宴席持續(xù)了足足兩個多時辰,到酉時才宣告結束。其實眾進士在宴上沒吃什么東西,,主要是陪上官喝酒,,這年頭的讀書人都自詡千杯不醉,把喝酒當作雅事,包括林若愚在內似乎個個都是酒壇子。
宴席結束時,這些個酒壇子有說有笑離開,。但還沒出禮部衙門院子,就有人開始沖到墻角嘔吐,,令林若愚看了直皺眉頭,。
第二天,宿醉的進士們,,用極大毅力爬起來,,雖然慶典已經結束,但還有一些堪稱磨的步驟要走,,新科進士們撐著沉重無比且快裂開的腦殼,,邁開沉重與虛浮相結合的步伐,去鴻臚寺學習為官的基本儀禮,,接受皇帝賜予的朝服冠帶進士寶冊,,也就是制服和學歷文憑。
三日后,,培訓完畢后,,按照禮儀要求,由狀元率領諸進士上表謝恩。大約也算是對鴻臚寺三日禮儀培訓效果的檢驗吧,,這次上表謝恩是標準的朝會,,也就是說這一日剛好是文武百官上朝的日子。在朝會上謝恩,,最是能檢驗新進進士的禮儀了,。
這一天清晨,依然是宣政殿,,群臣皆聚,,隨著皇帝升殿,并宣布開始之后,,禮部官員來到大殿之外,,高聲呼道:“宣新科進士入殿?!?p> 林若愚站在一眾新科進士之首,,帶領著一眾新科進士陸續(xù)進殿,每進一人,,那禮部官員就會高呼該人的名字和此次殿試的名次,。
然后就是一陣山呼海嘯萬歲萬歲萬萬歲,三跪九叩,,跪地行大禮。
君臣見禮完畢,。便開始了本次朝會的正題了,,狀元郎代表新晉進士上表謝恩。
一個鴻臚寺的官員走下臺階,,領著林若愚上了臺階,,來到了大殿東門外那張龍紋幾案前,讓林若愚將謝恩表放置在這張龍紋幾案上,。林若愚來到龍紋幾案前后,,在鴻臚寺官員引領下,下跪捧著謝恩表放在了幾案上,。放好表后,,林若愚按照在鴻臚寺培訓的要求,再次行了一個三跪九叩大禮,。
行禮完畢,,林若愚再次退回臺階下的位置,領著新進進士在臺階下站好,。
“進表”
鳴贊官中氣十足的喊了一聲,。話音剛落,鴻臚寺的便有一位官員從列隊中而出,走至龍紋幾案前雙手取過林若愚放那的謝恩表,,走到大殿行大禮下跪,,捧著謝恩表跪在了大殿中央。
“宣表”
鳴贊官再次中氣十足的喊了一聲,。
鴻臚寺的官員便跪著開始宣表,,只宣讀謝恩表的目錄還有末尾總結。
高坐在龍椅上的皇帝看著大殿內跪成一片的新晉進士,,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勉勵和告誡,然后向伺候在身邊的王吉光點頭示意,,吩咐聲道:“吉光,,宣旨?!?p> 在聽到皇帝的吩咐后,,王吉光向前一步,手持圣旨,,揚聲說道:“陛下有旨,,眾新科進士接旨?!?p> 隨著宦官的話聲落下,,以林若愚為首,一眾新科進士紛紛跪于殿上,。
所有人都知道,,重頭戲來了,因為按照大乾的規(guī)定,,謝恩之后,,皇帝宣布對新科進士們的官職安排和諸般嘉獎。
當然,,皇帝只是決定一甲三人的官職,,二甲三甲的進士同進士,其今后的官職,,自是由吏部安排,。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新科狀元林若愚,,才華橫溢,品行優(yōu)良,,……授從六品翰林院修撰,,賞銀錢一千兩,,貢布三十匹,欽賜,?!?p> 新科榜眼周奕勛,才思敏捷,,名聲優(yōu)良……授予翰林院編修,,賞銀錢五百兩,貢布二十匹,,欽賜,。”
“新科探花趙山才,,才華出眾……授予翰林院編修,,賞銀錢二百兩,貢布十匹,,欽賜,。”
“其余二甲進士,,賞銀錢百兩,,貢布五匹。三甲進士皆賜同進士出身,,賞銀錢五十兩,,貢布三匹,所封官職,,著吏部在三日內商定,,欽賜?!彪S著王吉光將皇帝的旨意宣讀完畢之后。
“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林若愚等人跪拜了下來,磕頭謝恩,,就在冊封的一瞬間,,一團紫氣就降臨在大殿內,籠罩在所有進士的頂上,,五光十色的云彩升騰,,氣運變化,一絲絲紫氣下降,,頂上云氣頓時起了變化,,絲絲氣運形成了云氣,,隱隱有著一印之相,其印外圍輪廓是金色,,林若愚官印形成之后,,內部卻絲絲彌漫著青氣,同時又有一道氣運被皇帝攝取,。
在之后,,鳴贊官宣布禮畢,林若愚等人起身謝禮,,然后在鴻臚寺官員的引領下來到了文官的最后,,排隊站好,本次的朝會也就圓滿完成了,,皇帝宣布退朝,,文武百官謝恩。
各部官員潮水般散去,,除了一甲三人,,眾進士心里都空落落,頓時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新”光環(huán)已經消失,,剩下的就是一群還沒有分配的普通進士,話說京中哪一個不是兩榜出身,?自己還有什么可驕傲的,?便一個個夾起尾巴來,也不慶賀了,,都準備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參加三日后的朝考,爭取考個好成績,,能讓分配時的名稍高一點,。
與諸位同年道別。
林若愚鉆進車廂道:“回去吧,?!彼]目尋思起自己今后的處境來,他是狀元,,與周奕勛,、趙山才兩位三鼎甲,但這個光環(huán)并不會因為科舉的結束而散去,,甚至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他的聲望會達到頂峰,但是偏偏他現在什么也做不了,,因為按照他現在的官職,,這個差事除修史編書外,,就是觀政,學習各部衙門如何執(zhí)政,,學習內閣如何處理公文,,甚至會被派到各地的“采風”,也就是公費旅游,,其目的是讓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們,,做好從政的準備,然后等待某個機會之后,,便可能外放的方為知府或者充任鄉(xiāng)會試考官,,充各州提學等,總之從六七品一躍成為四品高官,。完成華麗麗的轉身,,這個過程最短三年,最長十年都有可能,,要看官員本身的年齡與能力,。
一任滿后,或者任一州巡撫,。者由外入遷,,則開坊后可到六部侍郎,所以翰林禮遇極隆,,升遷很快,,很可能十年可至巡撫侍郎,雖未必盡然,,亦差不多,,所以翰林院是個閑的蛋疼,卻又人人向往的好的方,。
但這種熬資歷的升官方式,,卻不是他所愿意的。
?。指睿?p> 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