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買路錢
楚國彭城附近水域。
“警惕些,這塊水域附近盜賊眾多,,大家都打起精神來?!?p> 陳有財叮囑護衛(wèi)們。
楚國近百年來越發(fā)強勢,而且楚國和中原強國晉,、齊不一樣不接受其他國家成為屬國這可苦了周邊的小國,,近百年來楚國不斷攻伐周圍其他國家,,不少的國家都被楚國滅了,。
國家被滅后,有些不愿效忠楚國的遺民便紛紛躲了起來,。楚國多水域,,一些遺民們便做起來了水盜,而這些水盜中以彭城的水盜最多,。
彭城原為小國彭,,楚武王熊通上位不久驅兵攻占彭改名彭城,這對彭國百姓來說本也沒什么,,換個君王他們照樣過他們的小日子,。
卻不想楚國攻占彭城后與吳國交惡,當時吳國實力強橫率兵攻打楚國,,延大江一路平推過來把楚國打的是落花流水,,連熊通都被迫遷都以避開吳國兵鋒。
彭城是吳國進攻楚國的必經之路自然也被攻占,,第一次吳楚大戰(zhàn)時,,彭城剛被楚國攻占不久,吳國便給彭國復國,。不久秦國出兵,,在秦國的幫助下楚國堪堪擋住了吳國進攻的步伐,后因國內叛亂,,第一次吳楚大戰(zhàn)結束,。
楚王熊通被吳國打得連都城都丟了,臉上掛不住,。于是剛被復國的彭城百姓便成了他發(fā)泄的對象,,但也僅僅是增加了賦稅。
不久之后第二次吳楚大戰(zhàn)爆發(fā),,吳國又隨著大江進攻楚國,。彭城之人因怨恨楚王,彭城百姓見兩次吳國都暴打楚國,,一咬牙一跺腳想著以后干脆就跟吳國混算了,,就算彭城離吳地較遠,但是有了吳國的支持楚國也不敢妄動兵刃,,吳國也答應了,。
于是在吳國大軍一來便投降,而且還再次復國,。結果剛投降沒幾日,,吳越交戰(zhàn),于是吳國的戰(zhàn)略目標變成了越國。這下彭城可就慘了,,楚王惱怒其反復,,這次可是下了重手。
給彭城定下了二稅一的重稅,,并且定位祖訓后人不得更改,。彭城百姓苦不堪言,分分躲藏起來,,為了生存便做了水盜,。因痛恨楚國,這里的水盜對來往船有時候會下狠手,。
彭城地處楚國邊界附近,,大江至此分流成兩段,往東行駛五日便可抵達吳地,,向南行駛一日便出了楚國邊境,。乎這里成了無數(shù)水寇打家劫舍的好地方。
江邊的蘆葦從中,,兩雙眼睛盯著正在江面行駛的兩艘船,。
“有生意上門了?!?p> 這兩人便是盤踞在彭城附近的水盜,,一個胖點的水盜沖著一旁的同伴說道。
“猴子,,你跑的快些,。把消息傳回寨里,我在這里繼續(xù)盯著,?!?p> “嗎的。胖子你又使喚老子,?!?p> 猴子咒罵一聲,但還是趕緊往樹林里跑去,。跑到樹林里,,猴子找到了一棵樹,在樹底下抽出一根繩子,,綁在樹上用力的ba'gu起來。
不得不說水盜們也挺聰明,,把老巢建在樹林深處躲避軍隊的圍剿,,但是這又不能第一時間知道江面的情況。于是找了一條粗壯的繩子埋在地上一路從老巢牽到江邊的樹林,每日派人在江邊打探消息,。一有消息便抽動繩子將消息傳回去,。
山寨內一個正在酣睡的水盜,發(fā)覺坐在身下的繩子有動靜,,趕忙起身找人過來將繩子拉直,。樹林里的猴子見繩子拉直后,便用力抽動兩下告訴山寨里的人,。
山寨里的水盜趕忙將消息稟告給首領,。
這是一伙規(guī)模不大的水盜,寨里的人數(shù)也就三四百人,,出去老弱婦孺真正能水盜也就不到人,。
楚國的商船樣式都差不多,一般走長途的商隊每艘船上大多都是三十到四十個護衛(wèi),,所以打劫兩艘商船也是這批水盜的極限,。
水盜首領考慮了一下,決定干這一票,。組織人手趕到了江邊,,此時江上的商船已經距離很近了,水盜們在蘆葦從中上了先前藏好的小船,,一艘艘小船浩浩蕩蕩的向商船駛去,。
這船隊就是上坐著的便是竇亥一行人。放哨的護衛(wèi),,察覺到了異常忙將事情稟告竇亥,。
“把人都喊到船頭會會這些盜賊?!?p> 竇亥領著一眾護衛(wèi)到了船頭,,此時水盜們的小船也到了商船面前。這些小船是真的很小,,每艘船上只能載七八個人,。
竇亥看著江面上二十幾條小船,大概的判斷了一下人數(shù),,發(fā)現(xiàn)這應該只是一股盜賊,。水盜們大多人數(shù)不多,主要原因是人太多不好養(yǎng)活,,而且在收過往船只買路錢可以分開收,。
平常水盜都是收收小商隊的買路錢,不敢去碰大商隊,。但是如果遇到大買賣,,這些水盜們也會聚集起來,。一旦聚集起來就證明船上貨物很值錢,這基本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竇亥也挺擔心有人走露了風聲,,將船上載鹽和珍珠的事情傳了出去。這可是一筆能讓彭城所有海盜都發(fā)狂的財富,。
此時江面一艘小船緩緩地向商隊駛來,,船上正是水盜首領,他沖著商船大喊道,。
“廢話不多說,,給大爺我留下三成貨物,便放你們離去,。不然等大爺上船之后可就一根毛都不給你們留下了,。”
竇亥聽完皺了皺眉,,看了身旁的陳有財一眼,,示意他上前交涉,陳有財領會了竇亥的意思,,上前沖著那個水盜說道,。
“鄙人路過貴寶地,未曾派人打聲招呼,,送上敬禮,,還要讓當家的親自帶人來取,甚是愧疚,。不過有道是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這三層實在是太多了,,怕是壞了規(guī)矩,。”
水盜首領一聽不耐煩的說道,。
“那你待如何,?”
“按規(guī)矩辦,一船百錢,。今日好漢出動二十余艘船,,按三十艘算。鄙人繳納三千錢的貨物,,此事就此揭過,。可好,?”
“五千錢,?!?p> 水盜首領還價道。
陳有財看了竇亥一眼,,竇亥微微點了點頭。得到竇亥的首肯,,陳有財便放心了,。
“就當交個當家一個朋友?!?p> 于是讓人取三斤鹽交給水盜頭領,,水盜頭領接過鹽顛了顛重量,打開沾了一點放在嘴里確認是鹽,,便放他們離去,。
其實水盜也是漫天要價,就算是商隊真的敢把三成貨物給他,。他也不敢收,,這可是壞了規(guī)矩。
各個行當都有潛在的規(guī)矩,,商賈和水盜們雖說勢同水火,,但彼此也有一些潛在的規(guī)矩。例如這買路錢,,一般都是按照水盜出動的船只數(shù)量來算,,一艘船一百錢到一百五十錢之間,。如果水盜收多了,,導致商賈損失太大,漸漸的也就每人愿意做買賣了,,自然水盜們也就收不到錢了,。
若是真的不愿意收納導致雙方開戰(zhàn)也是有規(guī)矩的,例如商隊不能靠自身的船只大去沖撞水盜的小船,。在最早的時候有些商隊就是靠著船只大的優(yōu)勢撞翻了水盜的小船,,導致水盜下水直接鑿穿船底。
商賈從楚西運往楚東的貨物大多都是糧食,,運回來的也是食鹽綢布等貨物,,這些貨物一碰到水就報廢了,所以無論是水盜還是商賈都不希望這種事情的發(fā)生,。
當然這些規(guī)矩也不僅僅是限制商賈,,對水盜也有限制。在水盜打敗商隊的護衛(wèi)后,,貨物可以全部帶走,,護衛(wèi)也能殺死,。但是商隊的領頭不能殺,船夫不能殺,,船只不能劫走,,還必須留下一些糧食夠船上回去。
水盜也明白竭澤而漁的道理,。
之前去吳地靠著竇府一群人的武力,,商隊一路碾壓也沒交什么買路錢,現(xiàn)在返程了,,人數(shù)也少了許多,,為了避免意外,竇亥還是決定交了這買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