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都去世了過后,我也回家,,回再也沒有他們的家,,雖然這些年來,村里的土房子慢慢地差不多都沒有了,,但是大家的生活依然清貧,。小學(xué)過后,我的生活就一直在外,,慢慢地父母拉近了距離,,跟家就越來越遠(yuǎn),家越來越陌生,,陌生得就像是一個暫時的居住地,。初中的時候是周末回家,高中的時候是月末回家,,大學(xué)的時候是寒暑假回家,,有時候懶得自己弄吃的,或者來不及等自己刷完鍋抹完灶臺鋪好床打掃好一切衛(wèi)生再弄吃的,,就會在某個親戚家吃一兩頓,,中間突然地插入一段如家般的鄉(xiāng)村生活。既然都是生活在這里,,大家的條件也都差不多,。
在親戚家有時候吃的是面條,面條的成本也比較低,,村里就有一戶人家是做面條的,,他家里還養(yǎng)了一只大狼狗,小時候奶奶總是帶著我們?nèi)ツ抢镔I面,,我看到那只塊頭比我還要大的狗,,腿就忍不住發(fā)抖,心里念叨著如來佛祖觀音菩薩齊天大圣,。煮面條只需要放一些自家的青菜就行了,,桌上再擺著用土方法自己家里腌制的咸蘿卜干或者咸豆腐,有時還可能是鹽水泡過的大蒜,,當(dāng)做小菜,。我吃著這些東西的時候,總是在感嘆,,在學(xué)校食堂,,都吃不到這些東西,,有的東西很久很久都沒有吃過了。
有時候是吃的是粥,,粥里放著紅薯,,或者南瓜,大伯總喜歡跟我說,,多吃點,,這些粥,甜得很,,我喝著,,卻感覺不到有什么甜味,可能是后來的我糖果吃多了,,就再難嘗出淡淡的甜了,,我說,在學(xué)校的食堂里,,也沒有這些,,我也很久沒吃過這些了。我時常對著紅薯粥,,南瓜粥發(fā)呆,,我記得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奶奶還在的時候,,我們吃了好幾天的蒸紅薯,,還吃了好幾天的煮南瓜,我們都在南瓜里尋找米粒,,可是找來找去,,只找到了南瓜子,但是我們還是都硬著頭皮把南瓜吞了下去,,因為我們翻箱倒柜,,都沒有找到一點點的吃的,裝米的缸里面一粒米都沒有,,我們確定了,,奶奶沒有她把吃的藏起來……她把南瓜子掏出來,洗干凈,,曬干后就炒給我們吃,,跟過年的時候在砂鍋里炒花生差不多,但是炒的花生還有香味的,,花生米也比較大,,但是這個南瓜子,,長得小,,果肉也小……終于在后來,,我們吃上了真正的南瓜粥,里面不止有南瓜,,還有米粒,,我們覺得南瓜粥真的甜,很甜,,我們問奶奶是不是放了糖,,買了糖,她說什么都沒有放,。盡管時間過去了很多年,,南瓜粥,紅薯粥依然還是在飯桌上,,而且會持續(xù)很長的一段時間,,因為那段時間,南瓜熟了,,還特別多,,紅薯熟了,堆了一堆,,而這些東西,,放久了就會壞,就算后來有了冰箱,,冰柜,,也冷藏不了這么多東西。
更多的,,是吃現(xiàn)飯,,吃現(xiàn)菜。有一回我看到一盤清炒的葫,,熱了很多次,,成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那種,我還以為是絲瓜,,只是不確定,。葫這個菜我走出家鄉(xiāng)后就沒有吃到過,甚至都快忘記了它的存在,,我問大伯,,那個是不是絲瓜,大伯說那是葫,,我才恍然大悟,。我想到小時候,在外婆家,,還是我跑到菜園里去摘葫,,外婆說,,指甲很輕易就插進(jìn)去,聲音還很清脆,,就說明是嫩的,,炒著好吃,外面硬邦邦的,,就說明老了,,可以剝皮切成絲腌著作為小菜,更老的就只能留著作為種子,,來年再種,,生出很多很多的葫。在我自己家,,連葫刮下的皮就留著炒著吃,,有的可能嫩一些,還能吃,,有的老得都咬不動,,但是炒了一次又一次,就都煮爛了,,也就可以吃完了,。
通過這些,再回想那些隨處可見的浪費(fèi),,我就很疑惑,,他們的生活真的好起來了嗎?資源已經(jīng)多得要靠浪費(fèi)來帶動消費(fèi)嗎,?商業(yè)的作用就是使分布不均衡的資源進(jìn)行合理配置,,它的作用是這樣發(fā)揮的嗎?它是這樣進(jìn)步,,發(fā)展的嗎,?如今使酒肉臭的人又是誰呢?我一直記得,,上個世紀(jì)三十年代,,美國的經(jīng)濟(jì)危機(jī),商品大量過剩,,于是進(jìn)行銷毀,,一大桶又一大桶的牛奶倒進(jìn)了大西洋,將一大片海域染成了白色……然而那陣子,,美國國內(nèi)大批人口失業(yè),,為生計而擔(dān)憂,當(dāng)然了,,這些都不是經(jīng)濟(jì)學(xué)家研究的問題,,也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八九十年前如此,八九十年后還是如此,,資本主義如此,社會主義也會如此,,社會道德不論放在那里,,好像都是一個笑話。
聽說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jīng)達(dá)到了百分之六十,,城市越建越大,,樓房越建越高,看起來,,中國好像是已經(jīng)騰飛了,,這些年來取得的成就也舉世矚目??墒鞘聦嵣?,這些生活中城市里的大多數(shù)人,過的生活還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省吃儉用,,去買房子,買小轎車,,省吃儉用,,去度度假,旅個游,,省吃儉用,,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條件……他們很多人的的生活,比在農(nóng)村的普通人生活好不了多少,,大概因為那句,,“我們都是農(nóng)民的兒子”,所以很多人下鄉(xiāng),,從農(nóng)村回去后都會帶上父母給捎上的很多蔬菜,,雞蛋,或者鯽魚,,很多人依然在菜市場討價還價,,嘴皮磨上半天,為了少給或者多賺一塊幾毛錢……
而生活在城市角落的普通工人,,生活就更加不如了,,他們在異鄉(xiāng)做著幾乎最艱苦的工作,也受著最不公平的待遇,,他們只去那些位置不好價格低的快餐店,,點幾個素菜,,有的人在家里做菜是為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注意營養(yǎng)搭配,,也注意衛(wèi)生,,他們在住的房間做菜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省錢。我一直記得我在爸媽那個廠里的時候,,我跟我弟弟,,我們?nèi)叶荚谀抢铮髅饔形鍌€人,,他卻只說兩個人,,因為除開菜,飯錢按人頭算,,一個人算一塊錢,,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3塊錢,他們點的菜也很簡單,,老爸說,,這簡單的菜只有在我們都來的時候老媽才舍得點。老媽說,,這里有幾個人,,吃飯都只吃一個素菜,一餐就兩塊五毛錢,,說她跟老爸的生活已經(jīng)算是不錯的了,。他們有時也買水果,不過他們從來都不買新鮮的水果,,會故意等過幾天,,水果差不多要壞了的時候,價格就降下來了……我跟他們說過了很多次,,可以吃好點的,,身體健康最重要,他們嘴里答應(yīng)著,,卻不會兌現(xiàn),,我也習(xí)慣了他們的這種習(xí)慣性敷衍,只是每次想起他們的生活的時候,,就會覺得有點心痛,。
我知道我每接近另一種生活,我就會跟原來的生活越來越遠(yuǎn),,他們說的適應(yīng),,其實更多的就是順應(yīng),隨波逐流,見風(fēng)使舵,??墒俏以谛睦铮鞘植辉敢馔涍@些的,,這些實實際際的生活經(jīng)歷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而他們總是告訴我,在其位思其職,,問我總是想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干嘛,,又沒有用處。
在其位思其職,?我不禁苦笑。所以網(wǎng)絡(luò)編輯,,就只用完成自己的任務(wù),,拿到自己的工資,而不顧別人辛勤的汗水嗎,?所以新聞記者只用根據(jù)要求做事,,博取流量和關(guān)注給自己漲工資而不顧事實真相,社會的公道嗎,?所以工廠老板只想著自己能不能按時完成合同里的要求降低成本擴(kuò)大中間的差價賺得最大的利潤,,而不顧那些普通工人的生死健康,以及普通員工自己的家庭嗎,?所以作為餐廳老板只顧著營業(yè)額的上漲而無視浪費(fèi),,甚至還因為浪費(fèi)帶動了消費(fèi)而高興嗎?為什么人們總是只想著自己眼前的,,以及跟自己的利益相關(guān)的問題呢,?說好的文化建設(shè)呢,說好的思想道德建設(shè)呢,,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都去了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