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分商店中,,古怪的東西滿目的東西擺了后面的貨架上,,獲準(zhǔn)進(jìn)來的人們雖然沒什么話語不過眼睛卻閃閃發(fā)光。
每十天一次的工分兌換日到了,,許多林東谷的村民便早早的準(zhǔn)備好自己手里的工分卡片準(zhǔn)備進(jìn)去換些東西,。
工分卡片是一種印著花紋的精致卡片紙,每張上面有著50個小格子,,每個格子代表著一個工分,,需要兌換多少個工分,就可以將上面對應(yīng)數(shù)量的格子撕下來即可,,當(dāng)50個小格子全部都撕下來后,,這個工分卡便完全用光了。
楊峰早早設(shè)計出來的工分體系,,原本他想普及nfc卡,,但是發(fā)現(xiàn)刷卡一個是不直觀,這里的村民們并不愿意拿著一張卡片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如果使用這種卡的話,,每次消費都需要兌換人員輸入扣款金額,然后刷卡扣分,。
這個在自己世界里幾乎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外沒人不會的簡單動作對于這個世界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完全沒辦法做到的。
所以楊峰最終還是選擇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類似自己世界里的商家搞積點卡那種形式,。
每個人都可以領(lǐng)到對應(yīng)的卡片,然后格子里都是空的,,直到他們的隊長敲下對應(yīng)的印章,,比如一個男人最終一天得到了10個工分,那么隊長就會在他的卡片上敲10個格子,,等到一個卡片50個格子敲滿,,那就可以再去領(lǐng)另外一張工分卡,如此循環(huán),。
在楊峰的計劃中,,一個工分大概相當(dāng)于一元人民幣的購買價值,但是因為兩個世界的商品價格完全無法對比,比如一個最簡單的可以放在兜里的小圓鏡,,在自己的世界里大概只要三五元就可以在地攤上買到,,可是如果真的用三五個工分對比的話,那么在這個世界里一個男勞力就至少能換到5個這種小鏡子,,根本就不現(xiàn)實,。
所以楊峰經(jīng)過一番思考,對于自己帶來的本世界商品,,除了最簡單的大米,、面粉等外,其他的一律價格基本上都是乘以二十到一百倍,。
也就是說自己運來一個5元的小圓鏡,,那么至少需要500個工分才能兌換。
再說下來就是一個壯勞力需要干50天才能換的下來這個小小的東西,。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對于楊峰來說從自己的世界里運送這些價值不大的商品實在是太劃不來了。
原本楊峰還計劃印些票來限制商品,,比如什么油燈票,、油票、布票,、米票之類的,,后來覺得管理起來太麻煩就干脆統(tǒng)一用工分來兌換了,正好他也可以看看這個世界的普通人更對那些東西感興趣,,到時候就可以多運些來放到碼頭鋪的商鋪里賣給外來的商人了,。
當(dāng)然他也要盡量提升自己世界的商品價格,限制這些人兌換的數(shù)量,,才能不影響自己運送更重要的裝備,、物資。
但是楊峰并沒有想到,,即便是自己提高了兌換的價格,對于這些人來說也不是什么問題,。
畢竟他們到現(xiàn)在為止都是實行半大鍋飯制度,,每天早上中午那兩頓都是統(tǒng)一由膳食部門提供,只有晚上那頓飯才真正自己家里做,,而自己家里的米面又都是仙師之前發(fā)的或者用工分兌換的,,米面的兌換價格倒是低了很多。
在山里,,就沒有人會餓著,。
沒有人餓著,也不用擔(dān)心又仙師在將來還吃不上飯,再加上人人手里都積攢了不少的工分,,畢竟在山里不外出也沒什么其他消費,,所以每次兌換日的時候各種昂貴的針頭線腦、布料,、油燈之類的商品都成為了他們兌換的目標(biāo),。
每個人都覺得手里的工分需要兌換成實物才能安心,他們即便是相信仙師可是對于手里的小卡片卻不是那么的信任,,畢竟這些人更是習(xí)慣使用銅錢和銀子,,而楊峰卻不愿意在自己內(nèi)部經(jīng)濟(jì)循環(huán)中使用這種金屬貨幣,他更愿意自己印,。
新來的青壯們自從知道了工分的作用后,,于是紛紛期盼著自己第一次的工分兌換日。
只不過他們的工分明顯要低于林東谷的村民,,基本上只有林東谷村民的一半或者稍微多點的樣子,,所以他們只做了不到十天自然也沒有什么太多的選擇。
而尤洋等三個人因為他們培訓(xùn)期間,,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幾個人的工分標(biāo)準(zhǔn)幾乎林東谷的普通村民相同了,他們幾天下來積攢了幾十個工分,。
當(dāng)然,,碼頭鋪的青壯們并不知道這些,他們拿著每天最多五六個的工分,,也準(zhǔn)備給自己換些什么東西,。
“胡老弟,你打算換些什么,?”尤洋開口問道,。
“不知道,我先看看吧,?!焙m芝說。
“你呢,?”他又問欒安,。
“我也不知道換些什么好,我爹不在這里,,要是在這里就好了,,可以問問他?!?p> “哈,,那你們可好好看看吧,。”
三個人排在林東谷的村民后面,,等待著進(jìn)入,。
是的,就是進(jìn)入兌換也是要排隊的,,而且是林東谷的村民最優(yōu)先,,然后才是外來的青壯們。
當(dāng)然,,至于焦廣,、柳先生之類的人,他們根本不會來這里兌換,,楊峰給他們有特供,。
幾個人說話間,看著林東谷的人進(jìn)去后很快拿著各種東西出來,,不由的羨慕道:“要是我們能留下就好了,。”
“放心吧,,如果你愿意留下來肯定可以的,,仙師讓你學(xué)開拖拉機,就是讓你留下來,?!焙m芝忍不住說道。
“要不然你學(xué)會了,,離開山里還能去那里開呢,?”
對于胡蘭芝的說法,另外兩個人都點頭稱是,。
等到進(jìn)到那個房子里,,他們就看到了各種擺在架子上的東西,花花綠綠的可是大多都不認(rèn)識,。
對面的人看到他們年齡不大,,先是拿出來一個圓鏡,就是賣的很貴的女士用化妝鏡,,“看這里,,可以看清人物面貌呢”,說著,,掰開圓鏡后,,露出里面兩片鏡片,,讓他們自己看,。
看著自己的臉面如此清晰的出現(xiàn)在鏡子中,,幾個年輕人忍不住做了幾下表情試試,“真是神奇”,,說著還用來照照其他東西,,好奇的很。
塑料杯和玻璃杯等穿越必備神器自然不提,,這幾種東西的效果已經(jīng)有無數(shù)穿越前輩證實過了,。
然后還有打火機和煤油燈,無不讓這幾個年輕人嘖嘖稱奇,。
鏡子什么的自不用提,,因為女人們對于鏡子的需求怎么描述也不為過,至于為什么還選擇煤油燈,,這要從一百多年前的中國開始講起,,晚清時期也就是19世紀(jì)70年代起,外國石油公司就將煤油引入中國,,隨后幾乎每個中國人家庭都接受了這種照明方式,,在中國一直使用到電力照明普及開來,直到21世紀(jì)前,,還有些偏遠(yuǎn)山區(qū)使用此種照明方式,,可見他的優(yōu)勢有多大了。
煤油燈,、馬燈和汽燈這三種用煤油做燃料的照明工具就是應(yīng)對低端,、中端和專業(yè)市場的產(chǎn)品。
煤油燈比較簡單,,就是一個玻璃瓶子上面有個燈芯,,外面有燈罩而已。
而馬燈防風(fēng)防雨可以在戶外使用,,照明效果好過燈籠火把,,家用也很方便,不過只有富貴人家才能接受,。
普通煤油燈只適合家用,,但是楊峰估計自己的賣價只有有錢人才能接受。
汽燈是最貴的一種,,使用的時候除了注入煤油外還需要手動打氣,,但是此燈確是最亮的,一個籃球場大小掛上二三盞汽燈后,,基本上就能照亮全場了,。
楊峰認(rèn)為,既然當(dāng)初煤油燈能打敗中國傳統(tǒng)的蠟燭和菜油照明,,自然在這個世界也能打敗其他照明方式,。
但是稍有不同的是在這里的實力比不上當(dāng)初進(jìn)入中國的外國石油公司力量,,所以他開始也搞不定供應(yīng)一個星球照明的煤油量,不好傾銷煤油燈具而通過煤油賺錢,,只能先走稀缺路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