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牛耕
城郊外,趙悝讓張雚把新犁拉了出來給趙王看,。
趙王仔細看了一圈這個略顯小巧的東西狐疑的向趙悝嘀咕到:“這真有你說的那么好使?”
趙悝當沒聽見,,也不說話,,只吩咐科研院的幾個農家弟子牽幾頭耕牛過來。然后給牛套上牛彎,,結上犁繩與犁勾上,。
直接看趙悝怕趙王看不清效果,又讓倆人用原來的犁和新犁一起耕一塊地對比一下,,采用控制變量法讓趙王看看這寶貝的厲害,。
隨著趙悝一聲令下,雙方一起開始拉著牛耕起地來,。不一會用倆牛拉的直犁的耕地速度便跟不上單牛拉的曲轅犁速度了,。
而且看上去拉新犁的牛卻一點也不比用舊犁的倆牛累,很輕松的就背著犁走了,。新犁還可以兼具深耕淺耕并且解決了轉向困難的問題,。
趙王看到只用一個牛就能耕地時就已經(jīng)很震驚了。此時看到一頭牛的新犁反而耕地更快越發(fā)覺得不可思議,。腦海里不由自主浮現(xiàn)出了這新犁的出現(xiàn)對百姓和國家來說意味著什么,。
然后趙悝又帶趙王看了耕過后的土地,結果趙王發(fā)現(xiàn)新犁耕過的地反而更好更平穩(wěn),。
看到這趙王不由激動道:“我兒說的果然不錯,,這確實是比和氏璧還要好的寶貝啊。若是我趙國百姓都用這種新犁就能耕更多的地收更多糧食了,。寡人也終于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了,。”
“沒想到科研院連這種前所未見的寶物都能做出來,,于國有功,,當賞??磥磴寒敃r要求成立科研院的做法很對啊,。這用一頭牛卻比倆頭牛還好用的犁真是稀奇啊。”
趙悝對趙王解釋道:“父王,,舊的直轅犁本身就比新犁重,,而且挽繩位置高,力量轉化率很低所以需要的力量大,。而新犁則不同,,前端的曲形轅位置大大降低,使挽繩距離犁頭很近,。這能大大加強挽力的轉化,。所以原本需要倆頭牛拉才能耕地現(xiàn)在只要一頭就足夠了?!?p> 趙王古井不波的表情表示自己根本沒聽懂,,也不知道兒子跟誰學的這些稀奇的道理。但還是夸獎道:“悝兒說的不錯,,看來這些年和先生們學了不少本事,。已經(jīng)可以幫寡人處理國事了啊,!”
趙王感慨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了,。這讓趙何回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想起了自己十歲那年便被父親立為了趙王,??上ё詈髠z人關系出現(xiàn)了裂痕,沒能一起帶領趙國走向強大,。
現(xiàn)在看到自己的兒子趙悝也長大了,,并且心懷國事,還給自己獻出了很多好東西,。趙王真希望能在自己這祖孫三代的努力下使趙國變得更強啊,。
在趙王惆悵時,趙悝說到:“父王,,這次的曲轅犁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聽趙悝說完完后趙王也不說話,,只是用疑惑的眼神看著趙悝,,示意有屁快放。
趙悝見老爹不接話,,只能訕訕的自己接著道:“糧食是農夫拿著農具種地種出來的,,所以最后能得到多少收獲便和農夫,農具,,土地和種地方法有關,。”
趙王點了點頭表示趙悝明白的這個道理確實有點道理。
“相對于百姓和土地短時間不能增加的情況來說,,工具卻是最好改變的,。我覺得應該讓各個產糧的縣將這種新式農具免費推廣給百姓。就算官府暫時虧損一些,,但百姓能耕更多的土地官府收的稅便更多了,。”
趙王終于開口道:“然,,多虧科研院現(xiàn)在鐵也比以往更容易制作了,,新犁好用制作成本反而很低。我會下令盡快將新犁推廣給各產糧縣的鄉(xiāng),,里,。這樣等春耕時百姓就可以用上這種新犁了?!?p> 有了犁趙悝又說起了拉犁的問題:“耕牛的數(shù)量也是一個問題,由于耕牛少,,很多農夫根本用不起耕牛,,有些地方還在使用效率低下的耒耜?!?p> “新犁好制作,,但耕牛卻不易得。既然百姓買不起牛那便暫時先由國家統(tǒng)一管理吧,,一邊想北方提升耕牛數(shù)量,,一邊將現(xiàn)有耕牛更合理的分配給百姓使用?!?p> 趙王聽了趙悝的建議后道“沒錯,,現(xiàn)在貧苦的百姓根本買不起牛,能用的起牛的都是士家大族之人,??杉幢愎俑虢o百姓分牛也沒有那么多啊?!?p> “父王,,兒臣并非是想讓官府給每戶人家提供一頭牛。而是在每個鄉(xiāng)里設一個養(yǎng)牛所,,由縣里派小吏專門照料,。在農夫需要耕牛的時候暫時借給他們使用?!?p> 最后在趙王授意下趙悝做了一道詳細的計劃給趙王,。
首先便是禁止宰殺耕牛。因為馬牛是軍國所用,所以與余畜不同,。早在《禮記》中就開始有諸侯無故不殺牛的規(guī)定了,。這里趙悝直接選擇采用后來唐宋王朝對耕牛的保護方法,不準私下宰殺青壯耕牛,。
即使是老弱病殘的耕牛也需要在官府報備后再殺,。殺死后肉可以食用。牛皮,、牛筋則可制作戰(zhàn)靴,、鎧甲、束帶,、韁繩,、馬鞭、弓箭等物,,屬于戰(zhàn)略物資,。
同時由于現(xiàn)在耕牛還很少,所以暫時先統(tǒng)一由官府蓄養(yǎng),。農忙時租借給百姓,。這樣可以最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耕牛資源。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用的起耕牛,。
然后再在趙國的畜牧區(qū)代地大力放牧耕牛,,以盡快提高耕牛的數(shù)量。等數(shù)量稍微變多之后就不用官府再花錢養(yǎng)牛了,。
到時就可以把耕牛放到耕種的農夫家中蓄養(yǎng),,大牛平時由農夫照看,在農忙時就可以用來耕田,。小牛的話若是農夫能夠養(yǎng)成大牛則由官府取回并支付一定的報酬,。
這樣百姓就在耕地時有了耕牛使用,而官府也不用再繼續(xù)承擔養(yǎng)牛的費用卻仍然能得到農夫養(yǎng)大的小牛,。
反正在這個十六七歲就生孩子的時代每戶家里總有些半大孩子,,也幫不了大人什么事,閑著也是閑著,,可以做個牧童,,平時放牛去吃吃草。
這是趙悝暫時想到的方法,,便將它整理后交給了趙王,。希望這樣可以讓以后趙國耕種的百姓都能有耕牛和新犁使用,從而大大提高糧食產量,,解決趙國北方不宜耕戰(zhàn)的問題,。在這個戰(zhàn)爭頻繁的時代,,只有國內沒有糧食問題了才能沒有后顧之憂的對外作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