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赴死
黛峨山舊址,,大戰(zhàn)仍在繼續(xù),。
老武夫李書文一雙鐵拳所過之處,血肉橫飛,。
“一群龜孫,,連讓我老李出槍的機(jī)會都沒有!”
扼月峰落劍堂長老于大猷,,佩劍長戚,,長戚劍身極長,為一般長劍的兩倍多長,,長于劍短于槍,,所以在之前的戰(zhàn)役中,常??吹介L戚劍上會掛有一串瀛國修士的尸體,,于大猷稱其為“串葫蘆”。
此時,,于大猷正手提長戚,,而長戚之上已掛了三個瀛國修士的尸體。
天子峰掌刑堂長老方子謙,,他本是使的雙手劍,,只是如今斷了一臂,雙手劍也就變成了單手劍,,只是在他斷臂那一側(cè),,他的那位副長老始終如一緊緊跟隨。
自晏池與澹臺云流一并消失后,,劍池眾人并沒有因為主心骨的暫時離場而士氣渙散,,相反,在先前晏池那一番話語刺激之下,,個個舍生忘死,,用李書文的話來說就是,“殺一個不虧,,殺兩個血賺”,,劍池弟子的戰(zhàn)斗力也因此達(dá)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興許是人人均無貪生怕死之念,,故而人人皆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
其實在此之外,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diǎn),,先前的戰(zhàn)斗,,不管是支援山下的諸多戰(zhàn)役,或是姑蘇劍池自己的守門戰(zhàn),,修士對陣,,往往是成群結(jié)隊,擺好陣型,,或攻或守,。可今天這么一打,,不管是劍池還是瀛國,,雙方都失去了陣法的加持,所以這時個人實力的高低也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姑蘇劍池,,作為劍術(shù)五大宗門之一,又是東勝神洲的仙道魁首,,其門下弟子的個人實力都是極為拔尖的,。
可瀛國仍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御劍甲、鎖劍符,,真要單打獨(dú)斗,,也不一定會怵姑蘇劍池的劍修。
不過針對那兩樣劍修的克星,,晏池最后在各位劍池劍修的心湖之上留下了兩段話,,其中一段如下,同時那也是石竭最后留給晏池的一件禮物:
“御劍甲,,武夫雙拳可破之,。”
只是在姑蘇劍池,,到底是劍修比武夫多,,所以僅僅是第一撥率先沖入敵陣的劍修,身邊會有一個致武堂武夫緊緊跟隨,。
御劍甲制作材質(zhì)極為特殊,,對劍修來說是一種絕對的防御力,但是面對武夫,,大概就跟一塊普通的鐵板一樣沒什么區(qū)別,。所以凡是遇到身著御劍甲的瀛國軍士,都會由武夫上去直接一拳將其護(hù)甲打碎,。
沒了御劍甲的瀛國軍士,,在劍修眼里也就成了沒牙的老虎,,只需遠(yuǎn)遠(yuǎn)刺上一劍,便可丟在一邊,,讓劍氣自行搗爛他的身體即可,。
而那些沒有武夫跟隨的劍修,一部分游離在戰(zhàn)陣之外,,負(fù)責(zé)擊殺準(zhǔn)備撤離或是正在逃離的瀛國散兵,;一部分沿著最先進(jìn)入敵陣的劍修的路徑殺入敵陣,因為有武夫開路,,所以很少會再遇到身著御劍甲的敵人,;還有很小一部分劍修則徑直沖入敵群,或手持長劍,,或駕馭仙法,,大殺四方,沖得最深,,也最為引人矚目,,只是他們的下場不用想也知道,大多極為慘烈,。
的確,,就算他們殺力再高,但面對如潮水般的瀛國軍隊,,還有層出不窮的冷槍暗箭,,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很難存活下來,。
可他們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劍修殺力,,也不僅僅是為了擊殺賊寇,他們?nèi)绱俗?,是在以自身性命為代價引出那些藏匿在瀛國修士之中的符箓修士,。
世人皆知,符箓一脈,,源于大成,,別國少有,不僅僅是因為符箓之學(xué)晦澀難懂,、講究天分,,更是因為符箓之法向來傳承極嚴(yán),若是隨意泄漏,,輕責(zé)遭到師門的追責(zé),,重則會被諸多符箓世家所追殺,所以少有符箓門派會在別國存活下來,,也因此在現(xiàn)在的瀛國軍隊之中,,符箓修士數(shù)量極其稀少,,可以說是比靈石還金貴。
而鎖劍符更是符箓之中,,制作極為繁瑣,,駕馭也頗需功力的一種符箓,。
除此之外,,鎖劍符對劍修的壓制力比起破劍陣和御劍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枚上等鎖劍符,,不僅能在短時間內(nèi)牢牢鎖住劍修佩劍,更能迅速破壞佩劍自身品秩,,且佩劍品秩越高,,效果越顯著,能達(dá)到一鎖二破三跌品的效果,。
所以能使用鎖劍符的瀛國修士,,對劍池劍修來說,是最最令人頭疼的存在,。
為了解決這些眼中釘,、肉中刺,晏池最后留下的兩段話中的另一段話就是:
“對鎖劍符,,需執(zhí)必死之心者三十六人,,鑿敵陣入腹地,牽引出敵方符箓修士,,以劍氣為引,,配合我方符箓修士擊殺?!?p> 姚若錚,,大成南海人氏,佛手峰執(zhí)事堂嫡傳弟子,,九境劍修,。
其實姚若錚還有另一重身份——大成隨軍修士。
這是姚若錚自幼年時便有的夢想,,從軍入伍,,作為一名最普通的軍人,保家衛(wèi)國,。
原本他也該在那一批進(jìn)入劍池池底密室的弟子之中,,可他卻將這一名額留給了自己的道侶和他還未出世的孩子。
分別前,,他對自己的道侶說道:“此去倘能生還,,固屬萬幸,,如遇不測,亦勿悲戚,,但好好撫養(yǎng)兒女,,望其為國效勞?!?p> 此時,,姚若錚已鑿陣數(shù)里,是三十六位劍池死士之中鑿陣最深之人,,他的身軀之上千瘡百孔,,眼神卻仍舊堅毅。
一路上他不敢戀戰(zhàn),,只是不斷放出劍氣勾引符箓修士擲出鎖劍符,,在他的劍氣牽引之下已經(jīng)接連斬殺了五位瀛國的符箓修士。
不少瀛國修士對此都恨的牙癢癢,,但他們卻毫無辦法,,因為姚若錚的佩劍寶山,是以速度著稱,。
若想抓到姚若錚,,便得將其佩劍摧毀!
在瀛國一方相繼付出五名符箓修士的慘重代價之下,,姚若錚的佩劍寶山終于也被摧毀折斷,。
靈力耗盡,佩劍被毀,。
姚若錚失去了速度優(yōu)勢,,便成了瀛國那群餓狼眼中的肉。
一個魁梧的瀛國修士推開人群,,出現(xiàn)在姚若錚面前,,擋住了他的去路,是個八境武夫,。
姚若錚知道自己是過不去這一關(guān)了,,他看了一眼劍池祖師堂方向,而后大笑著,,慷慨赴死,。
武夫一拳砸下,姚若錚形神俱滅,。
——————
此戰(zhàn)前夜,,姚若錚臉貼著道侶圓滾滾的肚子如此說道:“孩子記住了,長大后定要捍衛(wèi)國土,報效祖國,,莫讓后世子民再遭戰(zhàn)亂之苦,。”
還在肚子里的孩子似乎聽到了姚若錚的話語,,輕輕踢了踢他母親的肚子,。
姚若錚與他道侶,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