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幾人告辭,,楊侗又陷入思考,。
暴君需要做的事,他已經做到了,,現(xiàn)在百官哪怕不敢在嘴上說,,心里也肯定把楊侗罵成千古一暴,。
但明君需要做的事,似乎一件沒做,?
清查一大批胡人,,平抑東都糧價,確實是惠民了,,但只是一時的,,百姓并沒有得到長久的實惠,以此自稱明君,,哪怕楊侗一直宣稱不要臉,,他都會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末了,,楊侗忽然想起‘永不加賦’,。
不禁精神一震。
永不加賦,,這玩意確實好啊,。
從字面上理解,‘永不加賦’的意思,,是永遠不增加賦稅,后世普通人也是這么理解的,,加上一些二鬼子的美化解讀,,所以將頒布這條法令的康麻子夸的天花亂墜。
但事實卻是很坑爹,。
從黃臺吉算起,,康麻子是滿清第三代皇帝,,當時滿清入主中原僅僅十七年,南明還在激烈抵抗,,滿清為了籠絡人心,,頒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法令。具體內容為:現(xiàn)有的人丁照常繳納賦稅,,新生人丁不征收賦稅,,倘若某一戶有人去世,則以新生人丁頂替繳稅,,倘若沒有新生人丁,,則以親族中的新生人丁抵補。
就是這么個坑爹的法令,,被當時的帶路黨美化一番,,立刻變成了永遠不征收賦稅。
百姓嘛,,都是淳樸的,,被帶路黨威逼利誘一番,不得不投入滿清的陣營,,最后發(fā)現(xiàn),,該繳納的賦稅,還是一個大子不能少,,滿清卻因此坐穩(wěn)了江山,。
等到后世,某些帶路黨仍舊借此美化滿清,。
便是楊侗,,也曾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最后認真研究一番,,才發(fā)現(xiàn)這條法令是套路中的套路,。
康麻子估計是套路界的鼻祖。
而楊侗想起這些,,自然不是要學康麻子套路百姓,,反而準備將‘永不加賦’,按照其字面意思真正施行下去,。
在古代,,賦和稅是不同的。
賦者,,以供車馬、甲兵,、士徒之用,,或充實少府,。
稅者,以供國之郊社,、宗廟,、百神祭祀,或供天子奉養(yǎng)百官祿食庶事之費,。
也就是說,,賦是進皇帝個人腰包的,稅則進入國庫,。
國庫的錢,,不能隨便動,但對于進個人腰包的錢,,楊侗覺得,,少點就少點罷,只要能讓百姓減輕負擔就好,。
因此蘇威剛出宮,,轉頭又被叫進來。
不禁一臉懵逼,。
楊侗并不廢話,,直接問:“蘇相國,你大業(yè)年間便是中書令,,你可知曉,,自大業(yè)元年至今,國朝繳賦最低時是哪一年,?對少府運作可有影響,?”
楊侗強調的是賦。
蘇威馬上道:“陛下,,自大業(yè)元年至今,,要說繳賦最低,當屬大業(yè)五年,。彼時全國物產豐富,,百姓豐衣足食,國庫充盈至糧米霉爛,,大行皇帝一再減免田賦,,對少府運作并無影響?!?p> 楊侗點點頭,,又將蘇威趕出宮。
后者更加懵逼了,。
但到了第二日早朝,,蘇威才知曉原因,,等聽到詔書內容后,馬上涕泗橫流,,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山呼,,群臣見狀,不得不跟著中書令一齊跪下,。
隋時,,大臣早朝,不興跪拜,,反倒人人都有一個蒲團,,碰到出班奏對,也是站在殿中央拱拱手而已,,了不起稍微鞠躬參拜,,反而皇帝遇見重臣,需要見禮慰問,。
可此時,,百官竟皆拜服在地,可見楊侗頒布的圣旨,,有多么震撼人心。
說是千古未有都不過分,。
只見百官剛山呼完,,楊侗便道:“王大伴,宣詔罷,!”
王大伴拿出一份早已書寫完的密旨,,走到御階前方,雙手顫抖,。
卻不是害怕,,而是動容。
這份詔書頒發(fā)下去,,陛下定會名傳千古,。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p> “詔曰:朕以沖齡,統(tǒng)承鴻業(yè),,祖宗功德,,惟祗服于典章;吏治民艱,,將求宜于變通,,是以決定與民休養(yǎng)生息,。朕不敏,,然亦聞上古賢王治世之妙,民不加賦,,而海內永存足矣,,乃欣然向往之,。其令,,天下官府及有司衙門,即日起,,以大業(yè)五年為準,有隋一朝,,永不加賦,。”
永不加賦,?
百官聽到,,當場懵逼。
這是什么法令,?難道是說朝廷將不額外收賦了,?以大業(yè)五年為準?大業(yè)五年那種程度的賦,,收與不收有什么區(qū)別?但賦是進少府的,,皇帝執(zhí)意和自己的腰包過不去,,百官為何要阻攔?
況且這種詔書,。
三皇五帝,,誰提過?
秦皇漢武,,誰提過,?
可稱千古未有!
一旦傳出去,,當朝皇帝必會名留青史,。
我等百官輔佐君王,怎么也得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罷,?此等仁政,,萬萬不可胎死腹中,一定要坐實了,,不能給皇帝反悔的機會,。
等到反應過來,百官皆動容,。
有老夫子涕泗橫流,,大聲呼喊,,卻沒人怪他君前失儀:“仁政啊,,這是真真正正的仁政啊,除了陛下,,上古賢王誰提過,?陛下頒布此等仁政,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大隋中興有望,大隋中興有望吶,,臣為陛下賀,,臣為陛下賀?!?p> 百官跟著道:“臣等為陛下賀,。”
蘇威更是撲倒在地,,淚眼婆娑,。
他忽然明白,昨日楊侗為何會反復叫他進宮了,。
他自大業(yè)三年被提拔為中書令,,一直到大業(yè)十四年,眼看隋王朝從鼎盛步入深淵,,那種無力感,,每每想來,令人心酸苦痛,。
如今聽聞《永不加賦》,,必可收回民心,再加上楊侗是元德太子的遺腹子,,血脈純正無人能比,,他忽然覺得大隋中興有望了。馬上跪地叩首,大聲道:“陛下,,臣雖年老,,難堪大用,但有生之年,,必唯陛下馬首是瞻,,誓死為大隋中興肝腦涂地?!?p> 百官見狀,,雖然覺得蘇威跪拜,,有些過分了,,卻不得不硬著頭皮跟隨。
口中道:
“臣等必唯陛下馬首是瞻,,誓死為大隋中興肝腦涂地,?!?p> “朕償聞,,男兒膝下有黃金,又聞士大夫不為五斗米折腰,。大隋是不興跪拜的,,諸卿都平身罷?!睏疃钡?,雖知曉其中一些官員是隨大勢,并非真心跪拜,,但至少證明楊侗暫時得到了朝堂的支持,,不會有人再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