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好!闊別三日我們終于又相見了哈,,那個我的學委是哪一位?”
老早等在教室的李壯又睡著了,我想把他弄醒但又弄不醒,,無奈只能自己幫他交了作業(yè),老師看著我們交上去的構造圖一會褶眉又一會恍然大悟,,我發(fā)誓自己畫的肯定不至于看不清楚,。
“同學們啊,作為一名老師也作為資深的地質(zhì)勘探員,,我不得不說圖畫的怎樣無所謂,,大家的字一定要好看,咱們地質(zhì)畢業(yè)的雖然你們這一屆都用電腦了,,但基本功也別太水,,這個本根的字讓我想起去年住院時候醫(yī)生開的藥方.....”
終于叫醒了李壯,這貨擦掉桌子上的口水跟著集體來到實驗樓,。這節(jié)本來應該在課堂講的課被老師轉移到了實驗樓,,老師可能認為我們理解能力需要實物,就帶著大家每人領了一個工具袋子,。
本根問:“哥這袋子里裝的是什么,?怎么這么沉?”
我哪里知道喲~
實驗樓一共四層,,我們的實驗室就在二樓,,滿屋子的石頭分門別類放置在架子上,,有人發(fā)現(xiàn)了化石,,同學們紛紛拍照留影。
這課程叫構造解理,,顧名思義礦物的構造與敲開后的紋理,。老師指著一袋子石頭說:“你們領的袋子里有工具,咱們搞地質(zhì)的過去標配一是羅盤二是錘子三是尺子四是鉛筆,,有條件的同學可以隨身帶一枚硬幣,,這個硬幣怎么用哈,咱們把敲開的礦物上放置鉛筆或者硬幣,,就可以在圖片上區(qū)分礦物的大小,,就是做對比用。現(xiàn)在每人領一塊石頭敲開把解理寫下來,,下次的作業(yè)呢就寫一份自己敲開的礦物描述...”
二十多個小童鞋打開袋子拿出自己的錘子躍躍欲試,,有的人領到容易敲開的泥巖,,有的同學領到火山巖,我挑了一塊云母,,不用錘一撕就開了,。
實驗室響起了長達半小時的打鐵聲,李壯力氣大一些將泥巖砸成了粉,,本根為了早些下課玩命的錘花崗巖,。阿呆舉起手:
“老師,我有個問題,,這礦物太硬怎么辦,?”
老師的意思是沒有地質(zhì)生錘不開的石頭,繼續(xù)錘,!直到下課老師才發(fā)現(xiàn)不知道誰扔進袋子的剛玉被阿呆錘了,,硬度比鐵都大怎么錘?不怪阿呆于是免了阿呆的作業(yè),。上交了工具回到教室老師又教大家使用羅盤便下課了,。
李壯扶著累脫力的阿呆回了寢室,我順著路來到圖書館,,這個世界里最好的書都在圖書館,,沒有任何雜質(zhì)純粹的智慧傳承吸引著每一位求知者的心靈,很多珍貴的文獻只要你步入社會將再也無法找尋,,因為這些都屬于大學,。找了位置安靜的看著自己的書,沒有外界的喧囂與陳雜也少了人心中的浮夸,。
讀的連連稱奇,,書里說人都是小時候的愿望得不到滿足長大了會變向的去實現(xiàn),我開始思考那些是小時候沒有實現(xiàn)的愿望,?忽然發(fā)現(xiàn)在過去小時候沒有童話書看,,自己是不是應該看一看那些神話故事呢?
也許被走路聲驚醒,,也許純粹的好奇,,我發(fā)現(xiàn)軍訓時候的大長腿居然有了男朋友,這不是大三的學長嗎,?大長腿幸福的樣子像極了一只小貓,,而這位學長與阿呆有著相似的外表,長的白凈又表現(xiàn)的溫文爾雅,,倆人就在圖書館甜膩著,。
是在看不下去,太打擾人了簡直辱沒斯文!不等自己提示保持安靜,,隔壁桌子的一位面目兇狠的小哥站起身指著倆人罵道:“呸,!搞對象不要臉,你倆去別得地方,!這圖書館需要安靜懂不懂,?墻上的字看不懂瞎了嗎?”
這話說的極重,!張口臟話也不是該有的文明?。看箝L腿高傲的仿佛一只鵝子,,掐著腰指著兇狠小哥回了一句:“活該你單身,。”轉頭手牽手帶走了那學長,。
我無法理解這種邏輯,,難道不是因為越缺少什么才更加的表現(xiàn)出來嗎?窮人因為缺錢所以在朋友面前請客保存面子,,而戀愛中的人因為缺少愛變得不自信才會秀恩愛,。這件事情看本根就能知道,他就從來不秀恩愛,。
回了寢室阿呆還在床上呻吟著,,無病呻吟說的也許就是這樣,李壯問阿呆是不是用力過猛拉傷了,?阿呆說身體沒傷但心傷了,。
原來這件事因阿呆的前女友給阿呆打電話,說現(xiàn)在的男朋友要見一見阿呆,,義憤填膺的本根罵道:“阿呆你這些前女友都什么毛?。课腋杏X你要去應該帶上實驗室的錘子,?!?p> 我問:“阿呆這是你哪一位前女友?”
阿呆回:“第四個,,這個可不是我拋棄的她,,是她自己要分手的,?!?p> 那可是太操蛋了,安慰過阿呆便和飛少等人一起去看冰,,這是答應好他們的事情,,就在隔壁的樹林里秋天的積水凍成了冰,飛少搬起一塊冰對準了陽光,在照射下冰塊仿佛斑斕的水晶,,飛少說要是能把東北的冰搬到四川那肯定羨慕無數(shù)人,,這怕是半路就融化了。小白罵飛少的想法像個錘子,,然后自己圍著樹玩起了滑冰,,一圈又一圈就像游樂園的旋轉木馬,開心也許就是像冰一樣毫無雜質(zhì)又透著陽光,。
不久后終于迎來了冬至,,北方的習俗就是吃餃子,食堂都變成了餃子,,一頓三餐都是餃子,,早有冬至吃餃子夏至吃青菜,一直以來流傳的習俗就是這樣,。這事情要在集體大隊的時候說起:很多人因為冬天吃的不好身上肉少而被凍傷,,有一個名叫大毛的人因為冬至沒吃上餃子凍掉了一只耳朵,生活好了之后老一輩們就規(guī)定了冬至要吃肉餡的餃子養(yǎng)膘,,有條件的要豬肉蒜泥配著餃子一起吃于是農(nóng)村就在冬至開始殺豬,,而長輩們堅信老一輩所說的話,傳承了冬至養(yǎng)膘的習俗,,改革開放后凡來到東北隨處可見的大肚子壯漢也都是這樣吃出來的,。
我不知道大毛的故事真假,但人們都認為在冬至時候吃肉就會神奇的變胖變健康,,在夏至的時候改吃青菜憶苦思甜,。
小白問我:“哥為什么要吃餃子?餃子不是應該在過年的時候吃嗎,?”
我回:“在北方有一個傳說,,說冬至不吃餃子會被老天凍掉耳朵懲罰?!?p> 小白被嚇了一跳,,扯了扯毛線帽子把耳朵蓋的嚴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