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又哪里會想到這勸降書不是給北地騎兵看的,,而是給趙王看的,。
于是依言接連寫了幾封書信。
確切的說是幾卷竹簡,。
兩卷分別給兩隊騎兵的二五百主,,向他們痛陳利害分析敵我形勢。
另一卷則是寫給全軍,,揚揚灑灑上千字,,講述此戰(zhàn)如何被許昌陷害如何兵敗臥牛山,最終只能歸降,。
接著又命全軍放下武器以保家人平安。
“趙雖有李牧,,奈何趙王輕賢慢士讒信小人,,且國力漸衰無力抗秦?!?p> “我等身死事小,,但家人尚在北地翹首以盼且深受匈奴之害……”
王柏這么說這么想其實沒錯。
北地兵長年在漠北抵抗匈奴而且勝多敗少,。
他們更痛恨的是匈奴而不是秦國,,他們的家園是北地而不是趙國。
更重要是這么多年與匈奴之間的戰(zhàn)爭還導(dǎo)致匈奴對北地軍痛恨不已,。
于是,,他們死了不打緊。
到時匈奴誰去阻擋,?
他們的家人怎么辦,?
北地的父老鄉(xiāng)親怎么辦?
王柏這說的是慷慨激昂,、聲淚俱下,。
沈兵相信如果自己是那北地精騎的話肯定會被這番話打動。
然而這些其實都不是重點,。
重點在于沈兵等人想把它拼成什么……
竹簡嘛,,就是可以一片片拆開的。
幾卷勸降書一拆,,選想要的一條條拼上再稍加改動,,那文風(fēng)馬上就變了。
原本苦口婆心的勸降活脫脫的變成了要與李牧一起“清君側(cè)除奸臣”的檄文,。
一樣慷慨激昂,、正氣凜然,。
一樣恨其不爭、怒其不為,。
一樣為李牧叫屈,、為北地兵叫苦。
而且還是王柏的親筆所書,。
絕對是王柏親筆所書,,沒人能看出破綻。
最后再加上王柏給出的信物……一塊玉佩,。
據(jù)說這玉佩還是李牧送與王柏的,,王柏隨身攜帶從不離身。
于是所有的證據(jù)鏈就齊了,。
這么一來,,那李牧只怕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當竹簡和信物交到張眩手里時,,尚不是很清楚詳情的張眩不由目瞪口呆,。
“這……那李牧當真要反了?”
“這么說那王柏本就想降秦的,?”
“好事,,天大的好事!”
直到沈兵大概的說明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張眩才算明白,。
聽罷,張眩深吸一口氣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居然有人能想出這等連環(huán)離間計,?
李牧那精明的戰(zhàn)術(shù)轉(zhuǎn)過來就變成了殺死他自己的屠刀……
還有那王柏,不過是無奈中被一步步勸降了而已,。
現(xiàn)今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留下各種“罪證”,。
這心計、這謀略,、這才智……
張眩愣愣的望著沈兵,。
如果說之前他對沈兵僅僅只是報恩的話。
那么現(xiàn)在,,他已是心服口服,。
甚至覺得眼前這個公士已到了用可怕、恐怖如斯來形容的地步,。
尼瑪這是人能想到的計謀嗎,?
若成功。
這千軍萬馬也不過就是幾句話,、幾卷竹簡就搞定了……
機智如妖說的就是這樣吧,!
“二五百主,,二五百主?”楊婷不滿的望著正在發(fā)愣的張眩,,問:“可是有何為難之處,?”
這時張眩才反應(yīng)過來,趕忙回答:
“不,,校尉大人,。”
“沒有半點為難,?!?p> 楊婷點了點頭:
“此事雖是危險卻至關(guān)重要?!?p> “那兩千北地精騎戰(zhàn)力不俗且人心未定,。”
“我等又因兵力奇缺只能分出兩千人馬,?!?p> “而你又新傷未愈……”
楊婷這說的是張眩新受的鞭刑。
張眩趕忙回答道:
“不過是皮外傷而已,,屬下定不辱使命!”
楊婷滿意的點了點頭:
“那就好,?!?p> “若北地騎兵不服,需盡力阻其逃跑,?!?p> “否則必會令其起疑?!?p> 張眩應(yīng)了聲“諾”,,然后便帶著書信和玉佩領(lǐng)上兵馬匆匆趕往姚莊。
臨行前還回頭看了沈兵一眼,,暗自下了決心往后要抱好沈兵大腿,。
否則下一個受“離間計”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看著張眩離開的背影,楊婷便細聲對沈兵說道:
“我知道你想親力親為,?!?p> “我原意也是讓你帶兵去姚莊的?!?p> “張眩終歸還是讓人放心不下,。”
這話把沈兵嚇了一跳,。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而且還是明刀明槍的上,。
萬一那兩千騎兵不甘投降,那就是兩千士卒對兩千騎兵而且還是北地精騎……
這可不是自己能把控得了的,。
一個不好把小命給丟了,,那就“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了。
于是趕忙回答道:
“校尉英明,?!?p> “屬下不過一介操士?!?p> “不僅無法服眾也無領(lǐng)軍之能,。”
“委實無法勝任,?!?p> 楊婷笑道:
“莫要自謙?!?p> “若說服眾……你還道這軍中還有人不服你么,?”
“其它兵士不敢說,那張眩一部早就對你佩服得緊了,。由你領(lǐng)軍又有何不可,?”
“至于領(lǐng)軍之能……只怕是我這個校尉讓你當了也是綽綽有余吧!”
楊婷這話倒不是空穴來風(fēng),。
幾天前楊婷中了李牧的調(diào)虎離山之計一時手足無措竟不知該如何應(yīng)對,。
若不是沈兵識破李牧偽裝和計策又用火彈阻敵,只怕秦軍那時便完了,。
所以讓沈兵領(lǐng)上一,、兩千人又如何不能勝任?
沈兵不知該怎么回答,。
不過他知道這也不需回答,。
因為楊婷最終還是沒把他派上去。
頓了下,,楊婷就解釋道:
“最終還是讓張眩去……”
“卻是擔(dān)心那些北地騎兵有眼無珠,。”
沈兵“哦”了一聲,。
暗道此言有理,。
雖說自己在秦軍中已有些威望和人氣,但在這通訊極度落后的時代要傳到趙軍卻是不可能,。
所以,,沈兵在那北地騎兵眼里還是一名公士。
勸降又怎能以一名公士為使?
那會被看成是一種侮辱,、一種輕謾,,甚至是一種挑畔。
這么做的結(jié)果便是兩軍大戰(zhàn)一場……
沈兵巴不得不要去,,趕忙拱手陪笑道:
“校尉英明,。”
“如此看來的確不合適,?!?p> 楊婷看了沈兵一眼,心下暗自奇怪:
這跟那豪言“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功勛,,以七尺之軀許家報國”的沈兵似乎有些不一樣,。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
人家的志向是那星辰大海,,又哪里會在乎屈屈兩千人,,這怕是要辱了他的身份。
所以“情人眼里出西施”這話是說得真好,。
此時的楊婷已想當然的把沈兵往好處想,。
她根本就沒發(fā)現(xiàn)……
此時的沈兵正一邊暗呼僥幸一邊擦著冷汗:
都怪自己吹得太過了,說什么帶三尺劍以七尺之軀云云,。
這小妮子還真以為我想“立不世功勛”呢,!
哎喲,不好,!
這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