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埋了吧
盛寧街離皇城不遠(yuǎn),,金堂巷也挺近,,不管是拿箭的小黃門還是柴文道,,來的都不慢,恰好趕上吃午飯,。
主要是柴伐北捂著肚子對正貞帝撒嬌:“父皇,兒臣餓了,?!?p> 好吧,,這孩子又哭又鬧地折騰半天了,,又是能吃長個兒的時候,餓了很正常,。正貞帝還是頭一回被人這么撒嬌要吃的,,甚是新鮮,想著還讓這孩子著實委屈了一陣子,,便叫人傳膳,,順便請了幾位重臣也吃了頓飯。
柴文道來的時候,,飯菜還冒著熱乎氣兒,。
柴伐北直接招呼他:“叔父過來坐,你吃了沒有,?”
柴文道先見了禮,,正貞帝笑道:“先去跟澹華一道坐著吃些,想來你在老泰山家也沒吃好,?!?p> 柴文道便笑道:“祖母倒是給臣預(yù)備了不少好飯,見臣沒吃上,,說是放到食盒里帶回去?!?p> 眾人便善意地笑了起來,。
宮中宴席,向來是一人或幾人一桌,,這幾位都是重臣,,自然是一人一桌,桌上菜色略有不同。正貞帝若是吃著哪道菜好,,還會囑咐給某位或全體臣下加個菜以示皇恩,。到了柴伐北這里,便是許多肉菜,,生怕他少年食量大,,吃素菜不頂用。
柴文道謝了恩,,直接在柴伐北那一桌坐了,,小黃門遞上干凈的碗筷來,柴伐北便指著一道炙鹿肉道:“吃這個,,這個好吃,。小公公說這是鹿肉,我吃著比羊肉好,?!?p> 柴文道便去夾了鹿肉吃:“的確好吃。問他們從哪兒買的鹿肉,?咱們也買些回家,,娘沒吃過?!?p> 柴伐北就轉(zhuǎn)頭去問旁邊伺候的小黃門,,動作太大,滿殿的人都瞧見了,。
呂相仗著自己是個長輩,,就問道:“你們倆嘀嘀咕咕地做什么呢?”
柴文道回答:“回祖父的話,,是孫婿覺得這菜好,,想問問在哪里買的,?!?p> 柴伐北跟著道:“我娘沒吃過鹿肉,我們問明白了,,好買些帶回家,。”
呂相搖頭笑道:“真是孩子話,,這鹿肉是皇家專門養(yǎng)的,。”
柴伐北立刻沖著正貞帝要:“父皇您給兒臣一只鹿吧,?!?p> 正貞帝笑道:“給,給,你自個兒挑去,,能牽走多少牽多少,。”
轉(zhuǎn)頭對著呂相道:“朕的兒子們沒有一個像他這樣的,,如此跟朕不見外,,倒是嘗到了民間百姓兒女承歡的滋味?!?p> 呂相道:“如此才好,,要不好好的父子弄得跟個仇人似的,不值得,?!?p> 話中意有所指,大家都裝沒聽出來,。
宋大人感嘆:“皇上和駙馬是天生的緣分,,看著倒像是親父子。臣記得瓊林宴上,,駙馬就往皇上那兒躲,,現(xiàn)在想來,竟真真的是天意,?!?p> 在座的都是參加過瓊林宴的,有的還曾經(jīng)下手搶過人,,想起當(dāng)日情形來,,不覺失笑。
正貞帝也感嘆道:“當(dāng)時朕還想著,,這么好的少年郎到最后也不知道便宜了誰家,,再也萬萬沒想到,倒成了朕的,?!?p> 一直不怎么說話的華相便嘆道:“論搶人的功夫,誰都不及呂相,??梢摳7郑l都不及皇上,?!?p> 眾人便笑,紛紛道果然如此,。
吃了飯還要湊在一起議事,,吩咐完事后恰好趕上蹭飯的常相是行家,,看過了馬匹之后確認(rèn),這的確是五軍都督府中軍的種馬無疑,,見叔侄倆均是一臉舍不得的表情,,便笑道:“莫要當(dāng)我不知道,駙馬騎的那匹小紅馬,,就是這馬的種吧,?家里還有一匹?”
柴伐北警惕地道:“小紅馬是我家的母馬生的,,母馬是我們家自己買的,。它在我家白吃白喝了許久,就是這些天才拉了幾趟車,?!?p> 反正就是不給,不跟你要草料錢就不錯了,。
常相失笑:“好,,好,歸駙馬了,?!?p> 柴伐北還是一臉的好虧,早知道就讓這馬多拉幾趟車的表情,。
常相雖然沒能把他搶到手當(dāng)女婿,,卻著實喜歡他的性子,就指點道:“御馬監(jiān)里有不少良駒,,你挑匹公馬不就成了,?”
柴伐北大喜:“謝謝常相,常相您真好,?!?p> 這么直白的夸獎,常相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這個駙馬啊,,一看就是只知道埋頭讀書的,這性子還是一團孩子氣呢,。
看完了馬,,重新回到乾清宮里各自坐著,,托呂相和柴伐北的福,,就連柴文道這個官場后輩也有個凳子坐。
左都御史宋大人就問這馬的來歷,,柴文道娓娓而談,,和柴伐北說的如出一轍,,只是簡練了許多。見到那箭羽之后也是沉吟了一會兒,,細(xì)細(xì)看過之后才道時間長了不好確定,,倒是十分地坦誠。
聽說永安侯張羊正是中軍左都督之后,,也不過是嘆了口氣,,沉默低頭不語,一雙拳頭卻握得死緊,,十分隱忍,。
兩個少年倒是截然不同的性子,卻都令人欣賞,。呂相想起家中老妻對高媛的評價,,只盼著趕緊回家問問,也不知道孫女在這樣的婆婆下頭,,日子過得怎么樣,。
人證物證俱在,剩下的便是君意了,。正貞帝嘆了口氣道:“命中軍右都督暫代左都督之責(zé),,其余的內(nèi)閣擬了吧?!?p> 一個左都督騰出位子來,,就是一連串的職位變動,幾位閣老心里立刻打起了小算盤,。除了呂相這樣已經(jīng)領(lǐng)了兩部的除外,,其余的個個盤算著要不要塞個自己的人進(jìn)去。那可是兵權(quán)啊,,騰出個位置來可不容易了,。
“督察院既然管了這事,那就管到底,,刑部,、大理寺也盯著些。文相今日不在,,呂相跟他說一聲吧,?”
這便是民間所說的三司會審了,呂相領(lǐng)命,。
常秋道:“此事涉及兵馬,,臣請旨跟進(jìn)?!?p> 正貞帝也允了,,兩位閣老同時督辦一個案子,,這在大夏朝的歷史上也不多見,可見正貞帝對此事的重視,。
主要是柴伐北太壞,,他從高媛那里挑來的箭羽,全都是韃子那邊的,。
只要涉及外敵,,這案件就小不了。叔侄倆自從將公馬公布與眾之后,,步步為營,,處處挖坑,終于成功地將對手坑了進(jìn)去,。
不但如此,,柴伐北還順了一匹良馬,外加三頭鹿,。
正貞帝不是讓他能牽多少就牽多少嗎,?他帶著柴文道這個幫手去的。一人牽兩根繩子,,一馬三鹿,,正好。
正貞帝聽他牽了三頭鹿走,,還十分細(xì)心地挑了一公兩母,,說是要養(yǎng)著吃肉,只覺哭笑不得,,轉(zhuǎn)頭又讓人給他送了兩頭公鹿去,,免得他一時舍不得殺了吃。
事態(tài)的發(fā)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中軍右都督提了一級,,右都督的位子就空出來了。這個位子太重要,,看上它的不僅有領(lǐng)兵部的常相,,還有眾多都指揮司里的指揮使,還有更名正言順的五軍都督同知,。這些還是直接對此位置虎視眈眈的第一梯隊競爭者,,與他們利益攸關(guān)的人幾乎遍布整個大夏朝的軍隊。于是,,軍方沸騰了,。
常相領(lǐng)著兵部尚書一職,為了確保自己的人能夠獲得這個位子,,免不了和其他閣老拉拉關(guān)系,,其中便免不了利益交換。上面風(fēng)吹草動,,下面便驚濤駭浪,,兵部連著六部,京官連著地方官,,官場也開始冒燒開了的水泡,。
永安侯張羊為王府長史出身,成為侯爺之后免不了有些倨傲,。其子張洪輝又在錦衣衛(wèi)供職,,這些年得罪的人也有不少,便有趁機公報私仇的,,在本已燒得旺的灶中又潑了一勺油,。
然后便有火中取栗的、渾水摸魚的,、借機揚名的,、沽名釣譽的紛至沓來,真?zhèn)€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唱了一出席卷整個大夏朝的大戲,。
最早登臺的,是誰也沒想到的相國寺,。
紙里包不住火,,柴伐北在乾清宮里說的那些話如長了翅膀的蝴蝶一般四處飛舞,你若不理它,,它還到你面前撲扇兩下翅膀,,非要讓你看到不可。當(dāng)時聽到他那番話的誠然都是重臣不假,,可重臣也是會衡量的,,有些話不好說,有些話卻可以大說特說,,其中最安全的話題便是紅色公馬的詭異出現(xiàn),。
因為涉及小大師,相國寺立刻敏銳地把握住了機會,,知客僧在許多善男信女面前,,滔滔不絕地將公馬描繪成了小大師的多年坐騎,因為小大師為高媛所救,,便化身凡馬當(dāng)了兇手的坐騎,,待兇手要逞兇之時,將兇手摔落馬下,,一蹄踏上,,踩得兇手腦漿迸裂,、喪命當(dāng)場。它又投身于柴家,,每日拉車推磨,,只是為了報答高媛對小大師的搭手之恩。后來見元兇逍遙法外,,又由小大師自晉中召喚而至,,只是為了將元兇繩之於法,好還這世間朗朗乾坤,。真是佛祖下的忠心護(hù)法也,!
至于小大師離開之后紅馬去了何處,沒人關(guān)心,。
相國寺還在小大師離開之處,,讓人雕了一座石像,正是一個小和尚騎在馬上的形象,,那馬還給涂了紅漆,。
談到此事,知客僧又有話說,,這話可就是貨真價實的了,。
話說石匠要雕石像的時候,相國寺眾人才發(fā)現(xiàn)并沒有小大師的畫像,,好在小大師在相國寺二十年,,見過他的不計其數(shù),更有清明小沙彌日日隨侍左右,,僧人中也有丹青妙手,,想來臨時畫個畫像不難。誰知他一落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不記得小大師的相貌了,。他以為自己記性出了問題,便去問師兄,,師兄卻也不記得了,。師兄弟二人有些犯嘀咕,四處找人去問,,滿寺僧人卻都驚恐地發(fā)現(xiàn),,大家都不記得小大師長什么模樣了,包括方丈和清明小沙彌在內(nèi),。
此事立刻引起轟動,,全京城的人都在尋找見過小大師的人,結(jié)果令他們感到更驚恐的事情發(fā)生了。由于此事太過匪夷所思,,一下子成了全京城的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狀元郎和駙馬爺,你知道吧,?聽相國寺的和尚們說,,這兩位那天,就是小大師升天的那一天,,明明是跟著賢良夫人去了小大師的院子的,。
對啊,,我也是這么聽說的,。
哎呦你不知道,這兩個人啊,,不承認(rèn),。
啊,?為什么?。?p> 這倆人堅持說他們根本就沒進(jìn)院子,,一直在院子門口和清明小沙彌一起等著來著,。清明小沙彌,你知道是誰吧,?
知道,,知道。
對了,,可是清明小沙彌呢,,一口咬定他們倆進(jìn)去了。
喲,,難不成他們有人說謊,?
不是,你不知道,,這里頭可玄了,。
你快說,別賣關(guān)子,。
是這樣,,駙馬爺不是精通丹青之術(shù)嗎?相國寺的僧人本來是想求畫的,,一見兩個人死活不承認(rèn)就急了,。還是賢良夫人站出來說了幾句話,大家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原來狀元郎和駙馬爺回到家第二天早上,,就把見過小大師的事情忘得干干凈凈了。
這樣???!
沒錯,,賢良夫人說了,,這是仙家手段,相國寺的僧人們也不記得小大師的模樣,,那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怪不得,怪不得,。
最奇妙的事情不在這里,。
啊,?還有,?
可不,你猜怎么著,?
怎么著,?
那賢良夫人把小大師的模樣,記得真真兒的,!
哇,!
真的啊,!
天哪,!
賢良夫人不善丹青,但人家會說啊,,指點著駙馬爺,,眼睛畫多大,鼻子畫多大,,就這樣把小大師的相貌給畫出來了,。我說這畫一畫出來啊,神了唉,,只見一道金光閃過,,那畫上的人啊,活了,!
哇,!
老天爺,!
不會吧?,!
怎么不會,?那畫還說話呢,說他本來就是為報恩而來,,用不著留什么畫像石像的,。還是賢良夫人說總該讓后人知道做好事有好報的道理,那畫像才留在了紙上,。
天哪,!
那畫呢?
那畫啊,,被皇上收到宮里去啦,!
哎呦,那石像可怎么雕???
不用擔(dān)心,,皇上派人,,對著那畫把石像雕好了,說是到時候給相國寺送去,。
遠(yuǎn)處跑來一個人,,見一堆人還在茶館里聽一人唾沫四飛地講故事,大喊道:“快去相國寺,,小大師的石像雕好啦,,方丈帶著人正開光呢!”
呼啦啦,,茶館里沒人了,。
店小二郁悶地在后面大喊:“回來,茶錢還沒給呢,!”
有人頭也不回地扔回一塊碎銀子來:“我給了,,這善事可是我做的!”
只顧悶頭往前跑的其余人等不覺后悔不迭,,怎么就忘了付茶錢呢,?多好的行善機會,被這個機靈的給抓到了,。
相國寺的熱鬧拉開了京城大戲的序幕,。先是在善男信女中流傳做人行善的重要性,編出無數(shù)故事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媛這個賢良夫人因為心動善念,,背了崴腳的小大師一回,結(jié)果就被小大師送了兩個文曲星來當(dāng)了孩子報恩,又在惡人加害時直接現(xiàn)身相救,,不但滅了惡人,,還讓兒子當(dāng)了駙馬,從此一世盡享榮華富貴,,可見好人有好報,。
此故事流傳甚為廣泛,還有說書的,、唱戲的編了書譜了曲去唱,,說書的借此得了不少賞錢,而演戲的那些人里,,扮演高媛的必是個青春貌美的青衣,,扮演小大師的必是個唇紅齒白的童子,至于扮演張氏和永安侯的,,則必是涂了紅臉蛋的丑婆子和大白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