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失寵
銀簪瞬間面如死灰,。
英珠道:“我還能饒你,別人可不會,你想想清楚,。一點小錯,你可以全須全尾地回去,,至少留住了命,,一旦鬧大,可沒人會保你,?!?p> 銀簪咬了咬唇,忽地磕了個頭,,“奴才聽小主的,,奴才愿意回去?!?p> 英珠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留下銀簪終究是個禍患,她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且不說人已經(jīng)受了王氏指使,,隨時會做出對她不利之事。
何況,,銀簪伺候了喜塔臘氏多年,,對喜塔臘氏再了解不過,一旦發(fā)現(xiàn)她的不對,,告訴了他人,,等待英珠的不知是何等局面。
金鈴比銀簪聰明,,知曉什么不該說,,但銀簪不會,被人一誘惑,,很容易就背叛了她,。
是以她可以留下金鈴,卻不能留下銀簪,。
英珠給了銀簪五兩銀子,,算是對得起多年的主仆之情,也免得銀簪不甘心,,再做出何事,。
銀簪走后,金鈴遲疑片刻,,道:“小主當真放心的下銀簪嗎,?”
有些人的惡,,不是區(qū)區(qū)五兩銀子能填滿的。
相反,,有些人的貪婪是個無底洞,,端看是否能給她更大的誘惑。
英珠神色安然,,“至少我沒對不起她的,,畢竟服侍了我一場,我豈能太狠心,?”
話雖如此,,銀簪這番回去,當真能安然無事嗎,?
英珠不認為德妃和王氏會留下這樣一個人,。
縱然王氏不在意,可德妃呢,?
以德妃的謹慎,,一見銀簪被送回了內(nèi)務府,首先想到的定是她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會心存僥幸,。
身處高位之人不會給自己留下一絲一毫的后患。
如何能放過銀簪,?
是以,,把人送回內(nèi)務府,恰恰是對銀簪最好的懲罰,。
更不必臟了她的手,。
只是她不會告訴金鈴。
免得金鈴心生惶恐,,與她離心,。
她對銀簪的“寬容”,恰好能安下金鈴的心,。
誰也不愿跟著一個心狠手辣的主子。
至于王氏,。
不是她不追究,,而是她這般送銀簪回內(nèi)務府,注意到的可不止是德妃和王氏二人,。
就怕她們不作為,。
一旦有所作為,能瞞過某人嗎,?那人會不多心嗎,?
畢竟,,她現(xiàn)下正是討那人喜歡的時候。
以她的身份,,暫時對付不了德妃和王氏,,也不宜動作太多。
但利用帝王之心,,她也可以做很多事,,端看如何去做。
主動去揭發(fā)是不能的,,即便有證據(jù),,也動搖不了那二人的地位,于她也無好處,。
以退為進,,即便動搖不了那些人的地位,也會動搖了帝王的心,。
一切慢慢來,。
金鈴將那盞茶拿去換了。
英珠眸光閃爍,。
銀簪的確未曾下藥,,但下藥是遲早的事,她不會去糾結(jié)銀簪是否會真的下藥這一事,。
既然有過一次,,她便不會再心存僥幸,以為銀簪會收手,。
她不過是主動出擊,,先除了銀簪這個隱患。
當晚,,乾清宮來人,。
英珠再次踏入乾清宮東暖閣。
康熙正低頭認真看一本折子,,英珠走上前,,屈膝一禮,“奴才參見皇上,?!?p> “坐吧?!笨滴躅^也不抬,。
英珠謝了恩,便在榻幾的另一邊落座,。
康熙在那折子上用朱筆批了幾個字,,然后放到一側(cè)完成的奏折上,。
抬頭,看向面前垂眸靜坐的英珠,,“聽說你那兒攆走了一個宮女,,可是用的不順心?”
他果然知道了,。
英珠定了定心,,兩手攥著,露出幾分不安,,“回皇上,,銀簪犯了些小錯,奴才這才把她送走,?!?p> “小錯?”康熙挑了挑眉,,再問,,“當真是小錯?”
英珠默然片刻,,點點頭,,“在奴才看來,是小錯,,只是奴才不敢留下這等手腳不干凈之人,。”
她向貴妃稟報的是實情,,但對外說是偷竊之罪,。
事情發(fā)生在永壽宮,瞞不過貴妃,,她自然無須隱瞞,。
但在皇上面前,即便是實話,,也是要有技巧的,。
此事瞞不過有心之人。
比如眼前這位,。
“你倒是心軟,。”康熙一嘆,,握住她柔嫩的手,“有何委屈,,不必瞞朕,,朕會給你做主,。”
當真會做主嗎,?英珠心中哂笑,,嘴上卻柔順道:“多謝皇上關心?!?p> 康熙抬起她的下巴,,盯著她水粼粼的眸子,一望見底的清澈,,滿是依戀地望著他,。
他心中一動,陡然將人拉入懷里,,上下其手,。
過了會兒,康熙炙熱的眸子看著臉頰紅紅,,目光迷離的她,,捏了捏她的嘴唇,揚了揚唇角,,“在朕面前,,無需太過謹慎,朕不會怪你,,那些欺你之人,,朕便替你做主。
你是朕護著的人,,沒人能越過朕欺你,。”
這女人過于心善,,那樣一個背主的奴才竟輕易饒了去,,還全了主仆情分。
不過放也就放了,,沒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一味如此仁善可不好,。
他還是得護著她點兒,,警告一下那些人,免得再被人欺負了,。
他可不能叫她像別的女人一樣,,早早地凋零。
……
英珠依舊未留下,,回了永壽宮,。
鈕祜祿氏安排內(nèi)務府新送了個宮女過來,,說是今年初新進宮的。
便是尚未被人收買,,可放心用的意思,。
英珠便暫且用著,同樣用了銀簪這個名字,。
由金鈴調(diào)教,。
沒過幾日,英珠去正殿請安的時候便聽貴妃說了,,內(nèi)務府的銀簪今早病逝了,。
病逝個宮女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宮里每個月都有病逝的宮女太監(jiān),,就像一只螻蟻,,壓根不會有人放在心上。
是以才會有人如此肆無忌憚地行事,。
對方真動了手,,可見是真的謹慎,不容許有一絲意外,。
這也符合對方的行事風格,。
否則也不至于走到今日。
別的嬪妃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腌臜之事,,不過是身在高位,,無人敢言。
那位卻近乎完美無缺,,出了名的寬厚仁善,,只除了出身上的瑕疵。
或許正因如此,,才極力維持表面的形象,,來抹掉那些不堪的曾經(jīng)。
不過有時候過于謹慎未必就好,,謹慎是優(yōu)點,,卻也是缺點。
過于謹慎,,反而暴露了自己,。
習慣了謹慎的人或許意識不到這一點,但上位者心里卻門兒清,。
自那日皇上的話之后,,英珠知曉,即便皇上不懲罰那人,也會有所動作,。
果然,,皇上雖明面上不曾理會,仿佛不知,,卻已然半個月未曾臨幸王氏了。
以前王氏承寵的那幾次則落在了英珠身上,。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12-22/5fe14bbbede89.jpeg)
儂歲好
今天恢復單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