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綠鬢如云,,手若柔荑,持扇擋住半面,,只留眉眼看他,,眉如山黛,眼如水波,。
竟是像極了她,。
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這一雷,,直悶得李義山魂不守舍,前塵往事涌上心頭,,臉上隨之泛起幾分溫柔,。
女子沒有因為他的注視而羞惱,輕聲說道:“看你不喝酒時,,倒也平平無奇,,沒想到幾杯老春下肚,口氣就大起來了,,我看,,就連那狀元,,也不如你?!?p> “要論真才實學(xué),,我李義山何曾有懼,,狀元嘛,,嘿嘿,家世所占居多,?!彪m然醉酒,但李義山聽出了女子的揶揄,,也不以為意,,既然已醉,未妨清狂,。
李義山說完,,念頭轉(zhuǎn)處又問道:“難道你見過狀元?”
女子輕笑,,“見過幾個,。”
“哦,?”李義山眉頭一挑,,看著眼前女子。
女子蕙心蘭質(zhì),,知他起了好勝之意,,扇子抬得更高,聲如蚊蠅,,“都不及你,。”
李義山哈哈大笑,,“且借老春膽酣張”,,笑罷吟誦一句,出門而去,。
房內(nèi)女子久久未放下手中團(tuán)扇,,只因扇后一張俏臉,已是燒如云霞,。
----------
事情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令狐大人的兒子說王大人是李黨一派,李義山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背叛,,令狐大人剛剛?cè)ナ?,尸骨未寒,,他如此行事,令人齒冷,。
李義山不想爭辯,,知我者自知,不知我者,,即便聞驚雷,,亦掩耳矣。
他伸手揭開眼前女子的紅蓋頭,,她眉眼有荷花的影子,,也有荷花的溫柔,卻不是荷花,,她有個很好聽的名字,,晏媄,她是王大人的女兒,。
作為一方節(jié)度使的女兒,,她見過的男子多如辰星,卻偏偏一眼就忘不掉他,,自那日別后,,便朝思暮想,反復(fù)回憶兩人的對話,,真如他寫的詩那樣,,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如夢一般,,幸好,還是嫁給了他,。
她伸出手來去摸他的臉,,他臉色溫柔,跟第一次見她時一樣,,不曾改變,。
他拉起她的手,坐在床頭,,開口說道:“我想給你講個故事,,要聽嗎?”
她點點頭,。
春宵一刻,,月色如水。
等到故事說完,,她妝容盡花,,仍是淚流不止,,也不抬頭說話,只是緊緊抱著他的腰肢,。
兩兩無言,,只有飲泣聲聲。
待洞房再次平靜下來,,她抬起頭,,輕聲問道:“她好看嗎?”
“跟你一樣好看,?!?p> “你還想她嗎,?”
“想,。不過,現(xiàn)在,,我有你,。”
她再次把頭埋進(jìn)他的胸膛,,“以后讓我好好照顧你,,也有一分是替她?!?p> “你真的不在意,?”李義山有些驚訝,尋常女子若是聽了這些,,總會有幾分別扭甚至妒意,。
“說不在意是假的,但我選的男人是個有情有義的漢子,,該高興才是,。不過,還是有很多心疼和遺憾的,?!彼壑兴F又起。
“哦,?”
“心疼當(dāng)初那么辛苦的你,,遺憾沒有早一點認(rèn)識你,那樣,,你就不會那么苦了,。”
------------
這句話,,時隔十三年想起,,仍是讓船頭的李義山濕了眼眶,。這姿態(tài),已經(jīng)比當(dāng)年好多了,,他飽含淚水,,卻笑意盎然。
“這位客,,雨又大了,,別在外面受了涼,快進(jìn)來吧,?!贝ち雍暗馈?p> “好,!”李義山應(yīng)一聲,,返身往船艙走去。
婚后的生活很幸福,,他有了第一個兒子,,起名叫白老。
白老生前待他很好,,很喜歡他的詩,,有次半開玩笑跟他說,死后要投胎做他兒子,。
他跟她說這件事時,,她笑著說:“最好生一雙兒女,男子叫白老,,女子叫荷花,,多好?!?p> 但他的官場卻不得意,。
牛黨視他為叛徒,更甚于仇讎,,他不曾自辯,。
岳丈想讓他加入李黨,對牛黨進(jìn)行攻訐,,他又不愿掉頭反戈,。
最終,老丈人失望地扔下一句話,,再沒有登門,。
“你以為你的路就是正的直的,我們這些老家伙就都是歪曲是非的老賊是嗎?,!你以為這樣他們就會放過你,?!就你這種不喜逢迎不善鉆營的為官之道,,怎么在這個世道存活,?你講理,他們何曾跟你講過理,?浩然正氣能當(dāng)幾兩飯吃,?!告訴你,,要不是我女兒,,才懶得管你餓不餓死!”
李義山看著岳丈的背影,,心中默然回道,,我不在乎你們放不放過我,但我想放過我自己,。
接下里的路自然是崎嶇不平,,因為他做什么都是錯的,做什么都會有人出來指責(zé),,說他是白眼狼,說他是墻頭草,。
他寫“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何嘗是再求援引,,只是想提醒對方當(dāng)年情義,,怎能因外界種種而輕易消散,以至于不念半分舊情,。
他也會憤憤不平,,不明白為何世人如此待他。
每到這時,,她都會站在他身旁,,慢慢撫摸他緊皺的眉頭,然后告訴他,,不是他的錯,,恰恰相反,只是他的好,,為這污濁的世間所不容罷了,。
照梁初有情,出水舊知名。
裙衩芙蓉小,,釵茸翡翠輕,。
錦長書鄭重,眉細(xì)恨分明,。
莫近彈棋局,,中心最不平。
冷雨之下,,李義山方才醒悟,,他這一生其實什么都沒剩下,惟有她,,是上蒼沒有設(shè)立阻礙的恩賜,,是冥冥中的注定,也惟有她,,一直立于這棋局的心,,替他撫去不平。
年近不惑,,卻總是與她聚少離多,。如果這次在柳大人那里出仕再敗,定要回去好好陪她,,不再嘗這相思之苦,。
念及此,李義山快步走回船艙,,突然很想她,,突然有很多話想跟她說,千言萬語,,在落筆間,,成了一首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
張思年是一個傳令兵,。
在柳大人的府邸,他依次說著自己傳遞的消息,。
柳大人只是聽,,并沒有發(fā)表什么意見,大概在他看來,,這些消息無足輕重,,不值得說些什么。
但在聽到那個消息的時候,柳大人開口斷了他繼續(xù)說下去的打算,。
沉吟半晌,,柳大人吩咐道:“去叫李大人來,這件事最好當(dāng)面親口與他說,?!?p> 然后張思年就看到一個中年男人在空曠的大廳里,抱頭失聲痛哭,。
消息只有一句話,,李義山妻王氏,于六月初九,,病故,。
原來在夜雨詩成之時,她早已香消玉殞,。
李義山不知自己是怎么輾轉(zhuǎn)回家的,,君問歸期,只是沒有了她,,他再無歸期,。
共話巴山夜雨,已是生死兩端,。
沒人知道這個男人是怎樣堅持下來的,,因為他從未對外人提起過。只是一到煙雨朦朧時,,就會有人看到他的身影出現(xiàn)在中庭,,撐著一把畫著杜鵑花的油紙傘。
每當(dāng)下雨,,他都會想起她,這地方終年都在下著雨,,他也一直都在想著她,。
那一年,他入劍門關(guān),,天空飄起大雪,,四十多歲的男人再次崩潰,跪坐在雪地里痛哭,,“劍外從軍遠(yuǎn),,無家與寄衣。散關(guān)三尺雪,,回夢舊鴛機(jī),。”沒有了她,再無人給他收拾行囊,,再無人風(fēng)雪之中寄寒衣,。
李義山心如枯槁,卻也選擇了與這個總是難為他的世界和解,,他選擇原諒這一切,,讓所有苦痛都隨風(fēng)而去,他只留著那些幸福的記憶,,“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四十六歲的李義山寫下這兩句詩不久,,尋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