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應琪,、陸桂芳夫婦拼命耕作,,省吃儉用,、節(jié)衣縮食,,又斷斷續(xù)續(xù)地供兩個兒子上了幾年私塾,,在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一場地震又把他們的讀書夢敲碎了。時年,,黃虞夔15歲,,黃虞龍13歲,雖然身形略瘦,,但都長成棒棒的小伙了,。
萬歷三十二年夏,高要大旱,,七月,,地震,十一月初六夜又大震,,官署民房倒塌極多,。六灣村在西海之畔,滄江河更是緊挨村邊流淌,,水源豐富,,高要大旱自然跟它不沾邊,大震也沒有波及,。萬歷三十三年春至十一月的廣東全境地震,,幸運不再眷顧,六月,,六灣村的房子,也如那泥涅的一般,,東搖西晃、東倒西歪,、搖搖欲墜,直至轟然倒塌,。幸而地震是在白天,在午后,,村人大多出門勞作,死傷并不算嚴重,。
那時,虞夔,、虞龍正在私塾里上課,先生正在講課,,房子忽然就搖晃起來,,屋面瓦片稀里嘩啦墜落,,粉塵飄飛,。學童們東倒西歪,哭喊著,,亂成一鍋粥,,就是不知往門外沖,。先生知是地震,,大驚,,穩(wěn)住身子,,指揮學童往屋外撤,,有逃得慢的,,便在后面加上一腳。先生最后一個奔到屋外,,其時,,已滿臉血,,損手爛腳,,一條腿還是為瘸的,。他剛踉蹌奔出屋外,,學堂便轟隆一聲塌了半邊,。
這時,,到處是坍塌聲,,到處是尖叫聲,,到處是哭聲,,呼天搶地,,塵土彌漫,。學童已四散奔回家中,,先生叫也叫不住。虞夔,、虞龍也是撒腿往家跑,。已有大人趕了過來,,先生說學堂里并沒有埋人,,交待了情況,,也瘸著腿,急急腳往家趕,。
虞夔、虞龍在半路上遇到了也正匆忙趕來的父母親,,最親的人相安無事,,沒有比這更令人感到欣慰的了,他們抱在一起,劫后余生,,慶幸的淚水洶涌滾落?;氐郊依?,看見房子已是廢墟一堆,虞龍哭道:“阿爸,,我們的房子沒了,。”黃應琪道:“人沒事就好,?!标懝鸱嫉溃骸胺孔硬痪褪悄嘧龅穆铮?,我們有的是,?!痹掚m如此,陸桂芳在廢墟里扒物什的時候,,嘴里“天殺的”可是罵個不停。
屋邊的三棵桔子樹,,靠近房子的兩棵,,被埋了個干干凈凈,,最后清理出來,卻是活不成了,。桔子樹便只剩下一棵,繼續(xù)頑強生長,。
村里房子倒塌過半,幸而死人不多,,方圓也沒有太多人死亡的消息,,頭崩了,手斷了,,腿折了,多是外傷,。黃應琪和陸桂芳正在田里勞作,,忽然覺著地底震動,天搖地晃,,接便聽聞村里輕隆隆的坍塌聲,知是地震,,趕緊奔回家,見房子正轟隆隆倒塌,,待要搶救物什,忽想起正在私塾上學的兒子,,便撒腿往私塾奔,幸而兒子毫發(fā)無損,。
房子沒有了,,自然得重建。雖說泥土有的是,,但終歸有好些材料及家用物什要花錢買,,在秋天到來,,稻谷收割之后,新房子也建好了,。因為地震,水稻也受災嚴重,,收成很少,兼之建房子,黃應琪基本也是一窮二白了,。虞夔、虞龍哪里又有銀子交學費,,唯有又再一次失學,。
這次地震,私塾區(qū)先生家里房子沒有倒,,家人也只是受些皮外傷,反倒是先生自己,,為救學生,手折了,,腿也瘸了,。村中小財主們對先生很是感激,除了給錢看大夫外,,養(yǎng)傷期間聘金照付,,待先生傷養(yǎng)好,,私塾也修建起來了。先生再回去講學的時候,,財主們,、村人們對先生更是尊敬了。
對虞夔,、虞龍的失學,,先生極是嘆息,,在近年關的時候,,他又去了一趟黃應琪家。黃應琪家的房子,,看上去新簇簇的,但好像更單薄了,,也更家徒四壁了,。先生進門的時候,是晌午,,黃應琪一家四人當是剛從田間勞作回來,,正蹲在小桌旁,,喝著稀粥,。那粥多稀呀,,碗里臉的倒影,鼻子眉毛清清晰晰,,一根不少。
見先生進門,,黃應琪一家慌忙站起。黃應琪用手背擦擦嘴角,,朝先生鞠起躬來。自從兒子讀書后,,黃應琪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也懂得了禮儀,,尤其是對先生極為尊敬,。陸桂芳就更不用說了,她早拉起兩個兒子,,朝先生鞠躬喊道:“先生好,!”
先生還禮,,看見旁邊小凳上放著本書,,是《孟子》,有點臟,,還皺巴巴的,,當是常翻,,便拿到手上翻了起來,見著書頁間汗水和泥巴的痕跡清清晰晰,,心中感慨不已。先生道:“虞龍,、虞夔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只要勤苦,,天必不負呀!”
先生留下一吊銅錢,,走了,。年后,先生又托人帶來幾本書籍,,是《大學》,、《中庸》、《詩經》,、《禮記》,還捎來一封書信,。書信是寫給虞龍的,,先生說他認識西安圩上的六順寺方丈,,寺里需要一個抄錄經文的小童,,便推薦了他,,管吃,,一個月還有200個銅板,。先生最后告誡他,,要在寺里靜下心來,,看書,,寫字,,鉆研學問,,以能學有所成,,成就功名。
災后年月,,別說掙錢,,混口飯吃都極為艱難,何況還能看書,、寫字,,鉆研學問,黃應琪一家對先生感激不已,。
先生推薦虞龍去六順寺抄錄經文,,虞?羨慕得很,他眼里的渴望與失望,,黃應琪和陸桂芳看著,,心里不忍,可是人家六順寺只要一個抄錄小童呀,,又有甚法子,。哥哥的神情,虞龍也是看在心頭,心里也是難過,,便想著讓給哥哥了,,道:“哥,抄錄經文還是你去吧,,我小,,做不好,給人罵,,又給先生丟臉,。”
弟弟謙讓,,虞?心底自是高興,,可是他知道,虞龍比自己聰明,、好學,,做事也比自己認真,還善于思考,,在私塾讀書的日子,,先生表揚他比自己多去了,考取功名,,他當是比自己更有把握,,光宗?祖、家族振興,,還是得靠虞龍呀,。
虞?道:“虞龍,你是讀書的好料子,,哥比不上,,哥可不能把這大好機會給毀了。哥今年都16了,,你看,,哥身子比你高,手臂比你大,,正是勞作的好手,,哥跟爸媽在家耕田掙吃的,你只管去寺里,,用心做事,,用功讀書?!庇?說著,,一邊舉起手臂,,臂上果是有些小肌肉。
虞龍眼里淚花暗閃,,道:“哥,,我好多字都是你教的,我知道你更好讀書......”
虞?笑道:“你放心,,我在家里也不會荒廢學業(yè)的,,我也會勤奮讀書的!”
虞龍道:“哥,,先生送來的這些書,,我們一人一半,待學會了再交換,,有不懂的,,我們再去請教先生,,好不好,?”
虞?道:“好!這也是哥的本意呀,!”
當下,,虞龍朝虞?抱拳鞠躬行禮,道:“謝哥成全,!”
虞?也趕緊還禮,。
黃應琪、陸桂芳瞧著自己兒子互相謙讓,,頗有君子之風,,心下自是歡喜。
第二天一早,,虞龍就背上行囊,,動身前往六順寺。六順寺位于西安圩的松峰山上,,離圩集上約七八里山路,,離六灣村約二十余里,虞龍到達的時候,,已近中午,。六順寺不大,坐落在山腰,,周圍綠樹青山,,看上去倒也巍峨。虞龍已覺腹中饑餓,,便蹲在寺門外,,吃掉了帶來的幾只米餅,,然后走進六順寺。
寺內香火稀疏,。村里有土地廟,,也有大一點的神廟,還有過年時節(jié)行神,,跟隨父母一起,,祭祖拜神,小場面虞龍是見過的,,但寺里的神佛卻是頭一次見,,心中頓生莊嚴肅穆之感,不禁朝各神像一一跪拜,。末了,,掏出先生推薦信,找起方丈無塵來,。
無塵方丈五十出頭,,身形敦實,目光隨和,,正領著兩個青壯和尚,,扛著鋤頭,從寺門外走進來,。虞龍心想,,春耕時節(jié),出家人也要勞作,,自給自足呵,。無塵放好鋤頭,接過書信,,閱罷,,道:“區(qū)先生的弟子,歡迎,?!?p> 無塵把寺內所有僧人都叫了出來,介紹虞龍,,說是讀書人,,上灣村區(qū)先生的弟子。跟世俗人一樣,,僧人對讀書人也是非常敬重,,也不管虞龍小小年紀,均朝他行起禮來,。虞龍受寵若驚,,回禮不迭,,心底下自豪感頓生,越發(fā)堅定了努力讀書考取功名的決心,。當下,,對虞龍要做的事情,無塵作了詳細交待,,主要也就是抄錄經文,,及寺內外衛(wèi)生清掃等。
當虞龍安放好行囊,,午膳的鐘聲已經敲響,。虞龍隨眾僧人到伙房用膳。佛門乃世外清靜地,,不殺生,,不食肉,不沾葷,,日常俱是素食,,本就艱苦,眼下災后,,日子就更艱苦了,。縱是如此,,紅薯稀粥卻也是比虞龍家里的要濃實了,虞龍吃了幾只米餅,,已解決半肚饑餓,,此刻吃起紅薯粥來,仿佛剛才那米餅未曾吃過,,香甜無比,。
自此虞龍便在六順寺安頓下來,抄錄經文,,打掃寺院,。包括無塵在內,六順寺一共只有六名僧人,,現在虞龍來了,,算是有了七個人。廟小,,多數日子香火冷落,,法事也少,因而虞龍也并沒有太多的經文要抄錄,,多數時候還是跟著其他僧人到山上及田地里勞作,,種田,,種瓜,種紅薯,,種玉米,。
虞龍自知機會難得,無論是抄錄經文,,還是田地里勞作,,都極為勤快。字跡娟秀,,有章有法,,還透著少年老成的力度;種地也是有板有眼,,仿佛行家里手,。小小年紀,有點文武雙全呀,,眾僧人對虞龍甚是贊賞,。
虞龍日間稍有閑暇,便埋頭讀書,,見縫插針,,不敢有絲毫懈怠。夜晚,,待眾僧安歇,,繼續(xù)看書寫字,不敢私點油燈,,便到佛像旁的燭火下看,,常至燭火熄滅。無塵起身夜解,,見虞龍在燭火下看書,,也不驚動,心中感嘆,,小子日后必成大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