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音樂游記之四 于懐陽
2000年的上海最貴的地界是太古里,,上海歌舞團就在最貴的附近,,歌舞團旁邊還有一間上海舞蹈學校。每次經過的時候,,總能在校門口看到一些豪車,,起先以為是送孩子上學的,,后來知道是接孩子的。當然并不都是親生父母,。那是在千禧年的時候親眼所見,,現(xiàn)在不知道還有沒有接的,。
太古里附近屬于HK區(qū),抗戰(zhàn)時期是日本僑民集結的地方,。1937年淞滬戰(zhàn)役的時候,,日本僑民是武裝起來的民間軍隊。當然上海人民也是全民抗戰(zhàn),。那些百樂門舞廳的漢奸們畢竟是少數(shù),。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演員宿舍附近的十字街頭有一些街頭地攤,,拉著三輪車,,上面有廚房所需的一切,干炒牛河是必點的夜宵,。以至于后來回青島的香港茶餐廳總是要點一道,。
上海的錄音棚那時候普遍用的是蘋果protools錄音系統(tǒng),在上海中唱的時候,,用的8路分軌,,然后回到錄音棚混音合成。當然不包括人聲和領奏樂器等等,。
作曲的課程需要聽大量的音樂,,并進行曲式分析。這是單獨的一種課程,。有一種靜止和弦,,作曲的使用和只是會用這一個和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在上海的校園里有一個禮堂,,有時候會有一些國外的訪問學者,其中一個大提琴演奏家的譜子讓我吃了一驚,。一片的黑杠,,后來知道那是一首現(xiàn)代派作品,無調性的,。
對于西方音樂來說,,調式已經成了桎梏,需要打破才會有新意,。但是對我們東方文明來說,,對稱的、翠玲瓏的,、有跡可循的才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