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宴會之上李申之亂說話搗亂,緊跟著宇文虛中替他站臺,,再到后來完顏亮也跟著湊熱鬧,,總之都是想給完顏宗弼不痛快,。
反觀完顏宗弼不僅沒怎么生氣,而是不急不躁,,一臉的淡定,。
完顏亮想讓眾人“飲勝”,他完顏宗弼只是坐著不動,,不端酒杯,,如此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讓在場之人有一大半不敢有絲毫動靜,其威勢之重可見一斑,。
現(xiàn)在正是完顏宗弼人生中最最巔峰的時刻,,不管是在皇族里的輩分、在大金國權力圈子里的資歷,,亦或是軍事政治能力,、權勢,全都是最高漲的時候,。
縱觀金國之內(nèi),,他說一,沒人敢說二,,包括皇帝完顏亶,,也不敢。
要知道完顏宗弼這一次重掌軍權,,揮軍南下,是靠了政變的手段才重新掌權,。
當他處于相對弱勢的時候尚且能夠通過不正當手段,,從肉體上消滅對手,更遑論現(xiàn)在如此強勢的狀態(tài)之下,。
金國的人雖然愛財,,但是更加惜命,沒人敢跟他硬剛,。
除非不要命的人,。
幾碗胡虜血下肚,饒是海量的完顏宗弼,,也略微有些上頭,。
高度酒喝得急了,酒量再好的人也會有點上頭,。當然,,離醉還差得遠。
微醺的完顏宗弼審視著大宋使者,,仿佛看一群跳梁小丑一般,,不屑道:“現(xiàn)在可以說一說和議的事了吧,。”
趙士褭沒接話,,直接讓李申之出馬,,全權接管這場別樣的“談判”。
李申之也不謙讓,,直接拱了拱手(沒有避席),,說道:“好叫都元帥知道,下官對這和議的條款,,有一點不同的想法,。”
完顏宗弼眉頭一皺:“你家秦丞相都答應的條款,,到你這里難倒還有什么變數(shù)不成,?”
李申之不聽這話還好,一聽見秦檜的名字,,立馬火冒三丈,。
當然,是假裝的火冒三丈,。
他李申之與秦檜不同戴天的人設不能崩,。只要是秦檜說過的話,一定要跳出來踩一腳,。
“難倒都元帥還不知道嗎,?正是秦檜這狗廝的阻撓,才使得宋金議和遲遲無法達成,。他答應的條款,,代表不了我大宋的誠意,自然不能作數(shù),?!崩钌曛米顝娪驳目跉猓f了最卑微的話,,強烈的反差,,一時之間讓金國貴族們和別國使者們都沒反應過來。
等細細一品味,,才知道李申之這是要做出更大的讓步來了,。
李申之這番話本就不是對完顏宗弼說的,而是故意拋出來的鉤子,。只有這樣說了,,金國的其他貴族們才會對他接下來的話有興趣。
而這些貴族們,,是今天宴會之上議和談判的關鍵,。
完顏宗弼戲謔地笑道:“那你倒是說說,,你們都有什么誠意呢?”此時的金兀術就像一只捕獵的貓一樣,,把自己的獵物老鼠擺弄在腳下,,玩夠了才會下嘴。
殊不知李申之這只老鼠,,可不是一般的老鼠,。
李申之說道:“和議第一條,大宋對金稱臣,,下官覺得不妥,。”
“這有何不妥,?”完顏宗弼略微有點不耐煩,,自顧自地飲酒,連“飲勝”都懶得說,。
在坐的眾人見狀,,也自顧自地喝起了酒。
今天的宴會著實是來值了,,不僅看上了一場好戲,,還能喝上美酒。要是每人能再來一盤炒豆的話,,那就完美了,。
李申之說道:“大金上國之皇帝陛下,乃是當今天下的天子,。自古大臣為天子牧民守邊,,自當食君之祿,與君分憂,。若是大宋官家成為了大金的天子的臣子,那么上國陛下到時候是否要給我大宋官家發(fā)俸祿呢,?”
“嘶……”
“噗……”
“哈……”
“吭……”
宴會之上,,眾人姿態(tài)各異。那最后一個人不知為何,,鼻孔里冒出了一根豆芽,。
就連完顏宗弼都差點沒憋住笑。
只有兩個人沒笑,,一個是儲君趙瑗,,他始終黑著一張臉。另一個沒笑的人,,是李申之,。心理素質極佳的他,,臉上無比地誠懇,一心為大金思考的模樣,。
完顏宗弼說道:“往常西夏對大宋稱臣,,大宋不過是封了個節(jié)度使而已,也沒見給西夏發(fā)俸祿,?!?p> 李申之一臉驚訝:“怎地沒發(fā)?發(fā)得還不少哩,!”說罷,,轉臉看向了魏良臣,發(fā)出了求助的眼神,。
北宋與西夏之間的議和堪稱千古奇葩,,西夏對宋稱臣,反過來卻是北宋給西夏每年許多歲貢,。讓一旁的大遼看著目瞪口呆,,不知道自己對大宋的歲貢是該要,還是不該要,。
只不過歲幣的數(shù)量,、以及交付形式,李申之記得不是很真切,。這時候突然提起來,,他需要專業(yè)的外交官提供準確的數(shù)據(jù)。
魏良臣飽讀詩書,,對大宋過往的歷史了然于胸,。他又是老牌使者,果然不孚眾望,,說道:“往年的宋夏議和中,,西夏對宋稱臣,大宋每年賜給西夏白銀五萬兩,,絹十三萬匹,,茶兩萬斤。除此之外,,每年逢年過節(jié)還會再賜給西夏白銀二萬二千兩,、絹二萬三千匹、茶一萬斤,?!?p> 魏良臣的言語之中,著重強調了“賜”字,,正好呼應李申之的“俸祿”,。想要人家對你稱臣,,就要支付相應的俸祿。
古代的重要節(jié)日,,有端午節(jié),、冬至、上元節(jié),,以及皇帝的生日等等,,少說也有五六個。
這要是全部加起來,,總數(shù)比宋金和議中大宋給金國的歲幣都要多,。
大金倒是沒覺得有什么,旁邊許多小國動了心思:要不,,咱們也對大宋稱個臣,?
他們又哪里知道,西夏的這些稱臣歲幣,,都是自己打出來的,。要不你去問問高麗和安南,看他們有沒有歲幣拿,。
大金死氣白咧地打了那么多仗,,死了那么多人,才不過得到了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的歲貢,。再看那西夏,只不過稱了個臣,,一年下來就能得到銀近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還有不下十萬斤的茶葉,,怎么看都是西夏大賺,。
這樣一個認識誤差,正是李申之著力想要引導的方向,。
李申之繼續(xù)說道:“若是大宋對大金稱臣,,那么當有外地入侵我大宋的時候,大金是否要發(fā)兵協(xié)助我們擊退強敵呢,?若是我大宋遭遇天災的時候,,大金是否需要調撥錢糧以助我大宋賑災呢,?”
宋使說的這些,,都是一個合格的中央政府需要對地方政府承擔的職責。若是中央政府連這些最基本的保障都做不到,,又如何讓別人對他臣服呢,?
這些話若是在宋使和金使兩人之間說出來,,大概會被金使罵得狗血噴頭。然而宴會之上不只有宋金兩國之人,,還有許許多多別國的使者,。若是現(xiàn)在金國矢口否認,不愿意承擔這些職責,,勢必會影響他們大金在周邊小國心目中的地位,。
盛唐時期的李唐王朝,給中央帝國塑造了一個良好的榜樣,,但凡想要威服四夷之人,,從來不是只靠武功可以做到的。
說到這里,,已經(jīng)有大金貴族開始搖頭了,。
李申之避重就輕地說了許多當宗主國的“責任”,凈是些麻煩事,。若是當了宗主國需要應對這許多麻煩,,這個宗主國倒是不當也罷。
至少這些久貧乍富的金國人,,只想收保護費,,不想當大保姆。
完顏宗弼倒也不是非要逼著大宋稱臣,,他只是想增加一些自己的籌碼而已,,讓大宋方面在和議之中付出更多的代價。
看了看左右貴族們的反應,,他并沒有繼續(xù)要求大宋稱臣,,說道:“既然你們想要體面,那就需要付出體面的代價,。這歲貢之事……”
李申之不等完顏宗弼落音,,伸出三根手指,搶白道:“三十萬,!大宋給大金每年歲幣三十萬兩白銀,,三十萬匹絹?!?p> 金人貴族們的區(qū)域立馬變得嘈雜起來,。
“唔……我沒聽錯,是三十萬嗎,?”
“真的是三十萬,,看來這個使者的確是帶著誠意來的。”
“聽說之前的談判很不愉快,,一直在二十萬上下糾結,。”
“二十萬已經(jīng)是舊消息了,,據(jù)我聽到的消息,,歲幣已經(jīng)談到了二十五萬,那宋人死活都不肯再讓步了,?!?p> “其實二十五萬也不少了,只要大宋愿意開放榷場,,咱們能換會需要的鹽和茶,,其他倒也無所謂?!?p> “嗨,,要是按我說,這宋人如果再多出一點歲幣,,什么稱臣不稱臣的,,全都無所謂?!?p> “你沒聽他剛才說的,,當了大宋的宗主國,還要給他們發(fā)俸祿,,還要幫他們打仗,,簡直太麻煩了?!?p> 完顏宗弼暫時沒有接話,,仍由這些金人貴族們討論。
當聽到再加一點歲幣的時候,,完顏宗弼心中一動,,說道:“三十萬不夠?!?p> 李申之立馬伸出了四根手指,,毫不猶豫地說道:“四十萬?!?p> 完顏宗弼眉頭一跳,,心中欣喜,沒想到只是隨口一說,,竟然就又加了十萬的歲幣,。那么自己再給大宋使者施加一些壓力,,是不是歲幣還能繼續(xù)往上再加呢?
沒想到李申之沒等他開口,,而是緊跟著說道:“四十萬不能再加了,這是官家給我的上限,。若是大金上國還要增加歲幣,,那么這和議便談不成,下官也只能提著腦袋回去見我大宋官家,?!?p> 金國貴族們露出了和善的微笑:這可真是個實誠孩子啊,上來就把自己的談判底線給露了出來,。這樣的孩子上了談判桌,,遲早被人給拿捏得死死的。
完顏宗弼也是這般想法,,心情大好,,說道:“那便依你,歲幣四十萬,,不稱臣,。”
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條款,,所有人都很滿意,。
大宋要到了面子,大金要到了實惠,。
反觀各國使團,,他們在這第一次的交鋒里,看到了大宋的經(jīng)濟實力和大金的軍事實力,,感覺這倆家伙都不是好惹的,。
金人貴族那邊有人開始煽風點火:“我就說秦檜那小子不可靠,當年宗翰就一直倚重這個家伙,,現(xiàn)在都元帥也如此看中,。我看呀,要不是秦檜這小子從中作梗,,咱們早就能過上太平日子了,。”
“秦檜那小子,,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既然他以往能背叛大宋投靠我大金,現(xiàn)在就能背叛我大金重新投靠大宋,?!?p> “你知道嗎,,秦檜那小子的老婆可是宋國前朝宰相的孫女,他秦檜是現(xiàn)在宋國的宰相,,他們還能心向著我大金咯,?”
“你說那秦檜的孫女竟然是宰相的孫女?可惜了,,沒嘗嘗是啥滋味兒……”
“我跟你說,,這宋國的公主們,滋味當真是妙……”
說著說著就跑歪了話題,,趙瑗再度氣成了一臉豬肝色,,趙士褭、魏良臣,、陸游等人也沒好到哪里去,。
只有李申之面不改色,一切如常,。他認為那些被虜之人都是活該,,他們棄百姓于不顧,只顧著自己吃喝玩樂,,享受民脂民膏,,活該落入金國五國城那般地獄。
說回秦檜,,一直以來,,秦檜都是宋金和議的橋梁。不論是宋人,,還是金人,,都是通過秦檜來傳遞和議的意愿,并且達成具體的條件,。
誰曾想機緣巧合之下,,金人已經(jīng)拋棄了他,把他當成了宋金和議最大的阻礙,。
李申之等金人議論了一陣,,見話題漸漸遠離了秦檜,再討論下去對今日的議和談判沒什么意義,,便再次開口說道:“這割地之事,,下官也有一點不同的意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