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強國弱民
謝紀想到了原身的這些想法,,心中想罵娘,。
這是什么想法,難道不知道得民心者的天下嗎,?
這該死的原身,,原來讓陛下多征收賦稅是出于這樣的思想作祟,這個想法真的是可恨,。
正是因為原身的這種思想,,才讓民眾更加苦不堪言。
要是原身真的是徹徹底底地奉行法家的那一套還好,,但是原身偏不,。
只截取那些有利于自己的思想,稱之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但是謝紀認為那是取其糟粕,,去其精華,。
要是原身以法治國也就罷了,但是原身偏偏自己就喜歡徇私枉法,。
那些所謂的法,,是交給那些底層的老百姓去遵守的,至于他自己,,怎么可能遵守,。
謝紀看來,法家有可取之道,,但是也有其糟粕所在,,而原身取的正是糟粕,精華一點沒取,。
棄之不用,,只取自己有利的,,還真是可惡啊,!
原身居然就喜歡跟老百姓對著干,,原身要做的就是做老百姓討厭的事,只要讓老百姓討厭了,,那他就高興了,,果然,這個奸臣沒有冤枉他,,果然是名不虛傳?。?p> 這個原身的行徑真的是特別過分,,而陛下為什么喜歡謝紀,,就是因為謝紀這一計策深得他的心。
我去,,這都是些什么人?。?p> 自己已經(jīng)很尊貴了,,還容不得別人,。
其實不是謝紀這種思想皇帝喜歡,而是經(jīng)常被百姓叛亂搞得煩了,,一點都不耐煩了,。
而謝紀的這個計策一出,只要將百姓搞得無法造反,,沒有糧食還造什么反啊,,這樣子就會減少叛亂了?;实壅J為很有道理,,就不謀而合了,這也是為什么謝紀能夠獨得皇帝喜愛,。
更何況,,這近幾年,還真神了啊,,叛亂的還真少?。?p> 不過謝紀想,,這是暴風雨來前的寧靜,。
物極必反,要是繼續(xù)奉行這個法律,繼續(xù)執(zhí)行苛政,,那真的是晚了,,幸好,現(xiàn)在很能有機會改正,。
原身的這個想法或許有點道理,,但是原身卻沒有想到百姓的力量不是他說能壓制就能壓制住的,要是一直壓制,,那么可能就離叛亂不遠了,。
況且,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適合那種只耕種的情況了,,原身的那一套根本行不通,。
現(xiàn)在整個王朝都開始走下坡路了。
原身的想法就是百姓與國家是水火不容的,,那種想法真的是有點變態(tài),。
原身喜歡看《商君書》,但是不喜歡看你們精華的部分,,而喜歡看你們糟粕的地方,。
比如這句政作民之所惡,民弱,;政作民之所樂,,民強。民弱,,國強,;民強,國弱,。
瞧瞧這什么意思,,這是什么意思?
跟百姓對著干,,做百姓討厭的事情,,百姓的力量就會被削弱,做百姓喜歡的事情,,百姓的力量就會被增強,。
百姓的一旦強盛了,,國家就弱小了,,百姓一旦弱小了,國家就強盛了,。
這將百姓和國家進行對立,,還真是好樣的。
這個觀點還真是有點畸形,這原身就不能光盯著那些糟粕看??!
這樣子讓他很有成就感嗎?
皇帝聽了這句話,,有點皺眉,,這是什么?,?
謝紀不是一直強調(diào)要弱民嗎,?
怎么突然為那些民眾著想了?
要是減少稅收,,那國庫豈不是要少很多,?
那官員的俸祿往哪里出,那軍隊運作的軍糧往哪里哪,,讓他們憑空變出來嗎,?
“丞相,您之前不是說那些百姓都是賤骨頭,,千萬不能讓他們得勢,,這樣才能讓他們知道當官的厲害,怎么沒過多久,,就變了,?”
因此謝紀說完這句話就有人來反駁。
“百姓怎么會是賤骨頭,?本相何時說過那樣荒唐的話,?”
謝紀拒不承認,他那是原身說過的話,,他才不可能承認,。
這個丞相不要臉!
忒不要臉,!
之前明明在朝堂上說過,。
當時還是因為這句話被彈劾了,結(jié)果那個謝紀二話不說就讓那些彈劾他的人滾蛋了,。
怎么現(xiàn)在就不承認了,?
這個奸臣的臉怎么變得那么快。
就連謝紀的人都看不懂謝紀了,。
想當初還是謝紀自己力排眾議將賦稅提上去的,,怎么現(xiàn)在要自己打自己臉?
更何況要是減收賦稅,,那他們的錢往哪里撈,?
他們不敢反駁謝紀,,因此只字不語。
“丞相,,要是降低賦稅,,那國家的財政就支撐不住了,難道丞相是要降低百官的俸祿,?”
這人說了這句話,,全場的人臉色就不是很好了,降低俸祿,,那他們吃啥喝啥,?
要知道一個官員養(yǎng)活一家,過著體面的生活,,這俸祿是很重要的,。
要是低了,那他們的生活品質(zhì)也就降低了,。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像謝紀一樣不靠著俸祿過活,。
就算是還可以維持生活,但是他們也不樂意,,誰不希望自己的收益多,。
要是貪污受賄的話,這個確實是可以得到不少錢,,但是有可能你貪污的錢還不夠你俸祿的十分之一,。
要是降低俸祿的話,高官還好辦,,畢竟他們又來錢的門道,,但是一些低微的官員呢,他們就算想貪污,,也沒有錢給他們貪污,,畢竟能夠貪污的錢是有限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的,。
因此,,這也派生出來許多清官,這些清官鄙視那些貪官,,跟他們不對頭,。
因此,這次,,謝紀說的要減少稅收可是惹了眾怒了,。
唯有一部分人正在觀望中,也有一部分人感到深為贊同,。
但是由于是謝紀提出來的,,他們的第一時間想的就是這個奸臣是不是又有什么詭計。
不然,,怎么會猝不及然的就要降低賦稅,,他們之前沒沒得到什么風聲。
難道是這個謝紀突然想到的,。
“本相何時說要降低俸祿了,。”
謝紀看他說的就是跟自己過不去,,自己就說一句要降低賦稅了,,他就說自己要降低俸祿了。
這不是純屬找自己麻煩嗎,?
怎么這個朝堂上那么多人跟自己過不去,。
讓自己一句話得罪那么多人。
“那丞相要降低賦稅這是何意,?要讓國家衰弱嗎,?”
“你閉嘴,本相說話何時容得你喋喋不休,?”
謝紀實在被氣夠了,,這些人有完沒完,處處針對自己,。
這個丞相做的還真憋屈,,真不知道原身怎么忍下來的。
原身其實不是忍下來的,,而是直接罷官流放一條龍服務,。
但最近謝紀比較溫和了,他們膽子就上來了,。
畢竟這些人這么殺都殺不完,,沒了一波,還有下一波,。
那人被謝紀呵斥的閉上了嘴,,但是還是不服,他倒要看看謝紀要玩什么花樣,?
“陛下,,臣近日翻看《商君書》,其中有一句說民勝其政,,國弱,;政勝其民,兵強,?!?p> “臣思來想去,,翻看歷代史書,竊以為此句不妥,?!?p> “始皇嬴政一統(tǒng)天下,履至尊而制六合,,正是用弱民強國之法,,但此法只適合亂世?!?p> “刑新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秦王未統(tǒng)天下時,,以重典治國,故而能一統(tǒng)六國,,然,,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結(jié)束了歷時已久的亂世,,故而繼續(xù)用重典只會讓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始皇延續(xù)了那重典治民的策略。因而秦朝的滅亡也就旦夕之間了,?!?p> “《商君書》亦有一句話,臣深以為然,,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商君正是因為變法而使秦強盛于東方六國,但也正是因為后來秦皇繼續(xù)延續(xù)當時的法律,,而使秦朝二世而亡,。”
“因此昔日之法不適用于今日,,法應與時俱進,,因時而變。變則強,,不變則弱,。因此當今之世,恩惠下民,,與民休息更能符合當今的時局,?!?p> 謝紀不緊不慢地說完這句話。
眾人感到詫異地是,,謝紀居然有這種想法,,往常謝紀不就是再說強國就要弱民,將民眾打壓地越狠,,越不能反抗,,那樣國家才會富強,,社會才會安定嗎,?
怎么如今,居然換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想法,,這些話不應該由那些清官來說嗎,?
謝紀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是要跟自己作對,?
他們越來越搞不懂謝紀了,。
他們搞懂了謝紀話里的意思,就是說謝紀現(xiàn)在要善待那些賤民,,讓那些賤民過得好一點,。
這不像是謝紀啊,他不是巴不得百姓被剝削的只剩下一條命嗎,?
“丞相,,百姓好吃懶做,一旦減稅,,讓他們手有余糧的話,,那他們就會不事生產(chǎn),坐享其成,,這樣豈不是增長他們的氣焰,,長此以往,便會不敬尊長,,這與治理國家不利?。∵@可是您親自說的??!”
謝紀手底下的官員有點不解,這個丞相是抽風了,,他好不容易力排眾議讓百官接受他這一套剝削百姓的理論,,他們這些官員也因為這套理論而受益非凡。怎么沒過多久,,這個丞相就自己改了這套觀點了,?
要是讓那些百姓得勢,,那他們就不好剝削了,他們好不容易可以這么快活,,怎么能夠這么快就結(jié)束了呢,?
謝紀有點有點想回到過去,將原身一巴掌拍暈,,去你的理論,,看看你的理論,毒害不淺,。
以往許多官員對待貪污還是收斂的,,不敢光明正大,更多的是倡導清正廉潔的作風,。
現(xiàn)在呢,,怎么官場的風氣都被原身搞亂了,明目張膽地貪污,,吃相難看,,明著不把百姓看在眼里。
果然,,學好很難,,學壞特別容易。
要是整個朝堂都是這種官員,,這個王朝不滅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