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終于如釋重負去跟他最心愛的女人和最寵愛的兒子相聚了,,放下了并未入主中原的遺憾,,放下大清未竟的基業(yè),就這么去了,。但是對于整個大清王朝而言此刻又面臨著歷史的另一個轉(zhuǎn)折,,新君尚未確立,,皇上沒有留下任何指定繼承人的旨意,王爺貝勒阿哥誰都有繼承皇位的可能,,一場血雨腥風的宮廷政變大幕已經(jīng)徐徐開啟,,各個勢力都在摩拳擦掌,不知道會在哪一個時刻冒出來,,掀起一片血海,。對于皇上留下的的后宮而言卻是再一次籠罩在一片哀傷之中。這一年我31歲,,而九阿哥福臨只有6歲,,用孤兒寡母來形容特別貼切,因為除了科爾沁我們沒有任何靠山可依,。
姑姑因為皇上的溘然長逝而病倒無法操持整個喪儀,,貴妃因為有幼子需要照顧接了皇帝最后的旨意留于宮內(nèi),淑妃和我自然成了后宮主事的人,。難得這一次在籌備主持皇上喪儀的整個過程中淑妃巴特瑪與我的意見竟然出奇一致,,可能是大家面臨相同的境地,面對未知的惶恐,,也可能在她的心中有另一番盤算,,無論怎樣,這使得我們暫時擱置了之前的仇恨,,共同把大行皇帝的喪儀完成,。
前朝一眾老臣之前自然是隨著皇帝,,現(xiàn)今亦隨著實際掌權(quán)之人而潮涌。
與皇上同時代的老王爺只剩下了一個失勢的禮親王,,一個手握重兵大權(quán)的睿親王還有他一母同胞的兄弟豫親王多鐸,,以及睿親王的擁躉們,再往下就是皇上的遺子們,,肅親王豪格,、九阿哥福臨和十一阿哥博穆博果爾。
肅親王豪格雖然擁有著太宗皇帝長子的天然優(yōu)勢地位,,但是他母親出身低微,、位分低微,因而太宗對他并不是十分寵愛,,這也是盡人皆知的事情,。他一直自認為自己雖不是嫡出但皇長子的尊貴身份足以讓他傲視太宗的一切兒子,同時,,掌握有一旗的兵力,,赫赫戰(zhàn)功也并不遜色于其他幾位強有力的競爭者,唯一的對手雖是他的叔父多爾袞,,但是子承父業(yè)的信念讓他覺得自己繼位的可能性幾乎是最大,。加之貴太妃娜木鐘對豪格的支持使豪格如虎添翼,蒙古各部的支持便是大清皇帝最好的依仗?,F(xiàn)在太宗崩逝,,太宗的兩旗兵力自然可以歸于他的麾下,統(tǒng)有三旗兵力的豪格覺得完全有可能與叔父進行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上У氖牵栏耠m然擁有可以與多爾袞匹敵的勢力,,但是太宗并沒有留給他足以和多爾袞抗衡的智慧與情商,。
年輕的肅親王并沒有意識到他目前面臨的危機。
無論從手握兵力的情況還是和碩親王的身份,,尤其在外朝的紛爭中顯赫戰(zhàn)功傍身的睿親王多爾袞無疑是權(quán)中之重,,也是眾朝臣的擁護者。多爾袞此刻已經(jīng)不再是當年那個被皇上玩弄于股掌之上只知道盡忠和沖鋒陷陣的小阿哥,,他從先汗努爾哈赤時代起便征戰(zhàn)沙場,,統(tǒng)領將士,運籌帷幄,,為大清王朝開疆擴土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太宗一朝,他在戰(zhàn)爭中的指揮作用不同于一般的將軍士兵,,而他的勇猛沖鋒陷陣之能絲毫不輸任何一員猛將,。此刻的清帝國已經(jīng)幾乎完全掌控在多爾袞的手中,,他的八旗鐵騎可以踏遍任何一片土地,他的野心取決于他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客觀的可能,。
蒙古各部已經(jīng)臣服清帝國多年,,勇猛的蒙古將士也幾乎都淪為了清王朝鐵騎的一塊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科爾沁還是察哈爾,,而蒙古各部王爺雖然表面上還是對貴妃娜木鐘禮敬有加,,但是實際上比名譽上的敬重更重要的是掌有實權(quán)和能給結(jié)盟各部帶來真正的利益,這些非睿親王莫屬,,再加之姑姑和我的出身,,大清后宮和科爾沁便是睿親王最有力的支持者。
稱帝,,他只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或者說借口,。
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多爾袞并沒有趁著太宗大喪之際,、朝局未穩(wěn)之時憑借自己的威望和權(quán)力直接登上皇位。在豪格多次出言不遜之后他也并未有所行動,,他是在顧忌什么,?
“姑姑金安,您今日身子好些了嗎,?”我到清寧宮給姑姑請安的時候,,姑姑正在用早膳。
“泰兒來了,!來,,和姑姑一起吃點東西?!?p> “昨兒聽蘇茉兒說姑姑身子見好,,今日想著來看看姑姑有沒有什么需要囑咐泰兒的?!?p> “泰兒,,你真的成熟了,這次大行皇帝的喪儀你做得很好,,比姑姑想得周到齊全,。姑姑老了,以后這后宮的大事小情你就得多費心了,?!?p> “姑姑跟我還客氣?您不老,,等您身子痊愈了還得繼續(xù)管理后宮的瑣事呢,,我就幫著姑姑一起照顧這些小阿哥小格格們就挺好,。”
“剛夸你成熟懂事了就開始頑皮了,。都是做了額娘的人了,。你看看多爾袞,和你相仿的年紀,,已經(jīng)可以做獨掌天下的大將軍了,。”
“姑姑,,您真的覺得多爾袞只想做個大將軍嗎,?”
“皇上的這些孩子們這無論誰登基多爾袞必定是個輔政親王,坐頭把交椅,,但是如若他自己想坐那張龍椅,,以他的才干是完全可以的,只是肅王爺那邊肯定不會就這么善罷甘休的,,娜木鐘和察哈爾的勢力也不會允許多爾袞得了這個名分,。”
“那我們只能無條件地支持他了,,畢竟對于科爾沁來說,,多爾袞才是最好的靠山?!?p> “泰兒,,別怪姑姑多事,有件事情姑姑說與你聽,,你放在心上,。”
“嗯,,姑姑您講,,泰兒,聽著呢,?!?p> “太宗皇帝不止有豪格一個兒子,還有九阿哥和十一阿哥,?!?p> “姑姑是說繼位的可能?福臨和博果爾才多大,?他們怎么能跟——”姑姑沒有說話只是神態(tài)平和地看著我,,而我突然領悟到了姑姑的意思。
如果讓一個有科爾沁血統(tǒng)的孩子繼承皇位,對科爾沁來說將會是一勞永逸的辦法,,因為以后歷代的皇帝身上都會留著科爾沁族人的血,,換句話說,讓科爾沁的血脈做大清的皇帝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無論是察哈爾還是蒙古各部,,都將會是科爾沁的臣子。
“福臨,,只有六歲,,無論是多爾袞還是豪格他都不是對手,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拿出來與他們兩個比拼,?!?p>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道理你比姑姑更明白,。姑姑老了,,做不了太多事情也幫不了你太多,但是皇后的面子還是能在老臣和親貴大臣之前賣弄一下,。他們雖然沒有了繼位的可能,,但是他們皇親貴胄的身份擺在那里就是最好的依靠,如果他們可以轉(zhuǎn)為支持福臨,,那就有很大的希望,,再如果,多爾袞可以轉(zhuǎn)為支持福臨,,那么豪格便不是問題了?!?p> 姑姑一語點醒夢中人,,我從未想過讓我的兒子,一個六歲的稚子參與到繼位大戰(zhàn)中來,,這對他來說不知道是好是壞,,但是對科爾沁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也許我應當重新思考一下未來的路該怎么走,。
代善老王爺離開睿親王府的時候,,肅親王豪格正在給貴妃娜木鐘請安,后宮與前朝諸人儼然自覺歸于由蒙古勢力支持的兩派,,原本一直按兵不動的多爾袞突然決意要召集所有大臣在大政殿議事,,事關設立皇儲,所有朝臣一律都要到場,。隨后,,后宮御花園的牡丹開得正艷,那些王公貴族、朝廷重臣的妻妾子女也都被皇后邀請至此,,以賞花為由招待宴請,。前朝與后宮完全沒有任何通訊的余地,大政殿上的眾臣絲毫不知他們的家眷此刻也身處皇宮大內(nèi),。
“各位,,皇上喪儀已經(jīng)完結(jié),守孝完畢,,太宗朝諸多事宜也都禮畢,,國中不可一日無君,皇位空懸于我國朝政不穩(wěn),,因此,,特由禮親王和我召集諸位王公大臣于此,商議立新君之事宜,?!倍酄栃栔z甲站在大政殿龍椅旁邊的時候,代善老王爺正坐在他的旁邊,。
“此刻正是與明朝戰(zhàn)事吃緊的時候,,若皇位空懸多時,恐怕會讓我軍將士軍心不穩(wěn),,不利于前方戰(zhàn)事,。”
“太宗臨行前并未留有遺詔,,這皇位該由誰來繼承,?誰能說了算?”
“這便是召集大家來此的目的,,為解決前方戰(zhàn)事以及朝廷無君的問題,,今日勢必要討論出個結(jié)果?!?p> “這還有什么可討論的,?睿親王驍勇善戰(zhàn),文韜武略,,又是這大清朝的實際掌權(quán)者,,他直接繼位即可。再說了,,我們女真人向來就有兄終弟及的習俗,,這皇位睿親王最合適?!?p> “太宗剛大行,,尸骨未寒,你怎能說如此不忠不孝之語?太宗皇帝有長子肅親王,,年輕有為,、一表人才,統(tǒng)領三旗,,英武威儀,,子承父業(yè)便是自古以來的規(guī)矩?!?p> “肅王爺又不是太宗皇帝的嫡子,,何來的繼位規(guī)矩?”
“當年太宗皇帝也不是嫡子,,就是因為才干出眾勝任汗位,。況且,肅親王是長子,,立長乃天經(jīng)地義,!”
……
重朝臣爭論不休,無非就是在多爾袞與豪格之間選誰更合適,。這兩位王爺作為當事人自然不便為自己爭論什么,,只得不做聲看著時局的發(fā)展。
此時的御花園一片春意盎然,,各色的鮮花爭奇斗艷,,惹得人好不憐愛。
“諸位福晉,、側(cè)福晉,,你們的父親、夫君,、兒子在前朝為國家操勞,,皇后娘娘和后宮妃嬪甚為感激,如今皇上的守孝期已滿,,今日御花園鮮花盛開,皇后娘娘特命各位來御花園賞花,,同沐皇家恩澤,,也是為感謝各位對于前朝的支持?!?p> 摸不著頭腦的各位命婦們不知道皇后娘娘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也不敢輕易離開,只好隨著眾人在御花園賞玩,。
大政殿此刻的爭論已經(jīng)白熱化,,圍繞著父死子繼、還是兄終弟及展開了激烈的紛爭。
“按‘立長’的規(guī)矩,,由肅親王繼承大統(tǒng),,合情合理,順理成章,。且豪格力大超群,,久經(jīng)沙場,屢建軍功,,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最適合繼位的人選,。”
“按照你的意思,,太宗早就該立肅親王為太子了,,但是皇太宗皇帝生前并未有立肅親王為嗣的任何舉動,這又作何解釋,?”
“太宗皇帝主掌兩黃旗,,如若皇位由太宗之子繼位兩黃旗無需變化,依舊保持在皇上手中,,但是若有其他人繼位兩黃旗顏色自然會變化,,這如何對得起太宗?”
“索尼,,你這明顯是在挑起各個旗之間的矛盾,!”
“好了,大家都同朝為官,,抬頭不見低頭見,,這急赤白臉的像什么樣子?”
“鄭親王,,您最德高望重,,您的意思是?”
“豪格是皇上的長子,,帝之長子,,理當承繼大統(tǒng)?!?p> “你看,,鄭親王說的是公道話!”
“鄭親王,,我女真人自古以來便是兄終弟及,,無論是牛羊、馬匹還是女人?,F(xiàn)如今受明朝那些漢人的影響,,弄個‘立長’,,這怎么對得起戎馬一生征戰(zhàn)天下的英明汗努爾哈赤啊,!”
朝堂眾人不語,,誰也不愿意此刻站出來當箭靶子。
看著有人搬出了先汗努爾哈赤,,豪格坐不住了,,他氣急敗壞地直接走上前去在向著多爾袞說話的那群朝臣中說:“我乃太宗皇帝長子,親征朝鮮,,爭戰(zhàn)明軍我都不曾比十四叔落后,。”又沖著多爾袞和代善方向嘟囔著:“皇阿瑪當年也是繼承了皇瑪法的汗位,,有我這個兒子在,,說破天也是子承父業(yè),你們看著辦,!”說完,,一甩手,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大政殿,。
“這——這成何體統(tǒng),?”
“豪格年輕氣盛,言語沖撞了各位大人是他的不對,,在這里,,我代他向各位大人致歉了?!倍酄栃栂虻钕碌母魑淮蟪脊傲斯笆?。“但是這新皇帝的人選還是要有個結(jié)果,?!?p> “這還怎么議政?候選人都走了,?!?p> “他這一走莫不是要放棄了?”
“鄭親王,,您看,,今日我們還怎么議?”
“議還是要議的,,各位大人的意思無非就是多爾袞和豪格必須要選一個出來。現(xiàn)在豪格離席,,這不代表我大清就沒人了,?!?p> “非睿親王莫屬了!”
“從一早到現(xiàn)在沒有個結(jié)果,,我看今日是議不出個所以然了,。”
“各位,,今日我們也議了良久,,忘記跟大家說一聲,今日御花園百花爭艷,,皇后娘娘邀請各位的親眷進宮賞花,,為的就是不拖累各位在前朝為國事勞煩,所以,,大家就地休息,,喝茶用點心,等恢復元氣了,,咱們接著議,。”
截斷了諸位大臣的后院這一招是代善,、多爾袞和皇后一起制定的,,有了掣肘之因,王公大臣們再也不像上午那樣任由隨性爭個面紅耳赤了,。家眷都被扣在了宮里,,這整個王宮的護衛(wèi)都在多爾袞的管轄之下,他們還有什么可爭論的,?
代善從位置上站了起來“各位大人,,聽了這么久,我也大概了解了各位的心意,,大家無非就是顧忌太宗皇帝有子當不當立子這件事,,既然豪格自己退出了這場競爭,那就是說他面對國是負氣用事,,此乃帝王大忌,!豪格不堪重用。但是大家別忘了,,太宗皇帝可不止有豪格一個兒子,,九阿哥和十一阿哥也是皇帝的兒子?!?p> 大正殿里一片嘩然,。
“是啊,太宗還有其他兒子的,?!?p> “除了肅親王,,其他的阿哥都才多大?最大的九阿哥才6歲,!”
“6歲還是黃口小兒的年紀如何能繼承大統(tǒng),?如何運籌帷幄?”
“諸位,,稍安勿躁,,阿哥年齡是小,但是有諸位大臣和輔政王爺?shù)妮o佐何愁不能繼承大統(tǒng),?”代善看向多爾袞,。
多爾袞沒有料到在他與豪格激烈競爭的時候半路殺出了一個九阿哥,一個他看著長大的孩子,,一個他心心念念喜歡了多年的女人的兒子,。
“太宗猝然離世,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的旨意,,而此刻正是我們與明朝的戰(zhàn)爭最緊要關頭,,拿下北京城,力主中原近在咫尺,,這是我們幾代人的希望和為之不懈努力才換來的,,難道各位真的希望看到我們大清內(nèi)部兄弟鬩墻,叔侄廝殺以至于給明軍一個喘息的可乘之機嗎,?大殿上的諸位你們很多人是從太祖時候開始就為大金效力的,,你們真的忍心看到這一切前功盡棄嗎?”
大殿下的各位王公大臣開始竊竊私語,,認同代善的說法,。只有多爾袞一個人,緊緊抓著座椅,,看著代善,。
“十四弟,太宗有子當承繼大統(tǒng),,但是幼子仍需要一個得力的輔政王爺來輔佐,,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多爾袞緊抓著座椅扶手的手突然松開了,。與其用戰(zhàn)爭和鮮血換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帝位,,不如安安穩(wěn)穩(wěn)、踏踏實實做一個掌握實權(quán)的攝政王或者太上皇,,換句話說,,有些事情身在其位反而不好做,但是換個身份就容易多了,。
“即便太宗幼子可立,,那么九阿哥和十一阿哥當立誰,?”
“這問題需要問嗎?”多爾袞斜蔑了一眼提問題的人,。那人瞬間縮了回去。
“九阿哥人品貴重,,乃先皇親賜‘有福降臨’之名,,其母莊妃娘娘系出名門、出身高貴,,自先汗努爾哈赤始便頗得重視,,素有‘大金福星’之稱,其賢良淑德,、精通文略,,滿朝大臣無不欽佩,試問,,有母如此,,其子可當重任乎?”
“九阿哥是我看著出生,,看著長大的孩子,,他深得先皇的厚愛,由先皇親授騎射,,如此舐犢深情難道不可繼任大統(tǒng),?”多爾袞不溫不火地說了一番話,朝堂上的眾人立刻沒了聲音,。連睿親王都力挺九阿哥了,,誰還敢和這大清國實際的掌權(quán)者叫板呢?
御花園的鮮花嬌艷地讓人欲醉,,淑妃巴特瑪縱觀整個后花園并不見貴妃娜木鐘,,她不解地望向我,我走近她附耳上來,,“皇上的旨意,,大喪期間貴妃照顧十一阿哥不得出麟趾宮,前朝要變天,,大清經(jīng)不起折騰了,。”淑妃點點頭,,搖著扇子,,看向了中貴婦人簇擁中的皇后。
前朝緊緊關聯(lián)著后宮,,派系斗爭不斷,,一旦站位失誤或者決斷失誤那就意味著不止一個人會失去姓名,,是一家乃至一族。淑妃巴特瑪在貴妃娜木鐘左右多年,,早就受夠了她的壓制,,這些年雖然幫著貴妃出謀劃策但是大多都是順水推舟,如今眼見著貴妃地位一落千丈,,察哈爾的勢力隨之衰弱,,無兒無女的她在這偌大的后宮中為了求得自保必須擇一木而棲。終于,,在籌辦太宗皇帝喪儀期間她選擇了我與皇后這一邊,。
這位淑妃雖然從林丹汗后宮開始就一直位居人下,但是她的野心與謀算確是宮廷中少見的,,如若用在輔佐帝王上那便是一代賢后,,可惜的是她鉆營的皆是些見不得光的東西。自從她審時度勢覺得娜木鐘大勢已去后便刻意接近皇后和我,,甚至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賣主求榮發(fā)揮到極致,,以至于這些年貴妃娜木鐘所行種種皆有證有據(jù)悉數(shù)拱手奉在了皇后面前。娜木鐘原本只是依仗著自己的身份有些肆意妄為,,倒也沒有什么太狠的手段,,倒是淑妃,在這樁樁件件中都有著她的謀劃,,現(xiàn)在,,眼看著科爾沁在后宮中的勢力一支獨霸,淑妃立刻倒戈,,她想著新帝勢必要出自科爾沁或者睿王府,,不如早些和察哈爾的殘余做了了斷。
姑姑和我自然也不傻,,雖然巴特瑪帶著一些有用的情報投靠了科爾沁一派,,但是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的道理世人皆懂,我們權(quán)且留著她,,看著她和娜木鐘如何互相殘殺,,果真,娜木鐘無法接受這些年緊抱著她大腿為她出了很多陰損招數(shù)的巴特瑪對她的背叛,,在前朝后宮尚未穩(wěn)定無人顧及的情況下,,悄悄料理了巴特瑪,向慈寧宮報來的時候只是說淑妃思念先帝悲傷過度,,自己生殉了,。
得了賞賜的皇親貴胄女眷們魚貫出了宮門,各回各府,繼續(xù)等待著她們的父親,、丈夫,、兒子歸家。這一日,,大清朝變了天,,崇德后宮的對立地位也徹底被顛覆了,永福宮從崇德五宮的最后一位躍居與清寧宮并列的位置,;這一日,,科爾沁女人在大清朝后宮的后位牢牢穩(wěn)固,蒙古草原原本支持察哈爾的部族也紛紛開始轉(zhuǎn)向支持科爾沁,。從此后,科爾沁變成了大清王朝的后妃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