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云氣喘吁吁在石階上攀登,揮汗如雨,,孤零零地一個人,,就像落單的南飛的秋雁,就像體弱多病饑餓難耐的孤狼,,就像失去庇佑脫離羊群的羔羊,。
邢云咬緊牙關,盡力轉移自己對酥麻腫痛的腳板和腰肢的注意力,心里默念經文對抗內心雜草叢生的思緒,,就如他在考場上面對苦思難解的考題一般,。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p>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p> ......
這種自我激勵法子雖然老套,,卻很有效果。
邢云在心里背了備考的時候夫子給大家準備的勵志古詩文集錦,,心里慢慢忘卻了道路的難行,,忘卻了驕陽的炙烤,忘卻了前途的迷茫,,忘卻了雙腳正在磨出水泡,,忘卻了家鄉(xiāng)的恩怨情仇,滿身心沉浸在古詩詞的豪情之中,,沉醉于和古時文豪神交之中,,步履如飛,,不去管它前途盡頭何在,,不去管它身畔險境何處,只管一步一個腳印,向上攀爬不休,。
心平氣和,,波瀾不驚;
一馬平川,,步步為營,。
這就是此刻邢云的心態(tài),這也是邢云曾經在科考場上所能達到的最佳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支撐著他,,在前途迷茫的時候,一步一步前行,。
邢云心里念詩念出了興致,,宛然忘卻了自己在祥云峰經受考驗歷練,心里想起了幼時夢中如真如幻的場景,,豪情頓起,,文思泉涌,不再默背凄苦的勵志詩,,反而將昔日夢中放浪形骸背誦的詩詞大聲地吟誦了出來,。
昔日夢中,邢云身著皇子冕服,,身處富麗堂皇的大殿,,跪坐酒案,面對高朋滿座,,往來文豪,,吟詩作賦,揮灑豪情,。
夢中的邢云,,一邊跟著殿中歌姬的歌舞扭動肩膀,一邊手指應和著絲竹琴瑟的節(jié)拍跳動,,興至酣處一把拍碎酒壇的泥封,,舉壇牛飲,如巨鯨吸水,,傾入腹中,,再暢快地打一個酒嗝,醉意大作,,開始放浪形骸,,吟誦詩詞歌賦。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祥云峰下的邢云好似不在攀登崎嶇的石階,,而是置身酒宴歡場,,暢聲吟誦詩仙李太白的《將進酒》,聲入云霄不知處,,一字一句仿似攀登石階的鼓點節(jié)拍,,身旁繚繞的云霧似乎似絲竹之音化形,深不見底的懸崖好似不見底的酒壇,,這場攀登祥云峰的考驗不再是一場考驗,,而是成了一場夢中的酒宴。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酒成三人......”這是李太白花間飲酒,對月賞玩的《月下獨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是一代梟雄曹操的《短歌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是王翰的邊塞詩《涼州詞》,。
......
邢云幻想中酒至酣處,暗道“有好酒怎能沒好魚,、好肉,、好菜?”,,口中詩風一變,,開始吟誦起了有關美食的詩詞歌賦。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先來一條鱸魚做下酒菜,。
“肉味魚腥吃不妨,,隨宜茶飯守家常。朝昏但莫為諸惡,,底用金壚爇乳香,。”
“洗凈鐺,,少著水,,柴頭罨煙餡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只是魚肉怎么夠,,不可不來上一盤東坡肉大快朵頤,。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吃葷菜雖好卻不好消化,再來盤筍佩魚,,葷素搭配,。
“說起下酒菜,煎豆腐似乎不錯,,嗯,,酸辣土豆絲也是必須的,酸辣可口,,當然油炸花生米,、藕片也必不可少!”邢云想起街坊紅白事宴席上見過的下酒菜,,也不管腹中有沒有詩詞可念了,,順道學說書先生報起了菜名。
“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稚雞,、燒子鵝、鹵煮,、鹵鴨,、醬雞......”邢云畢竟不是過耳不忘,報不了幾道菜,,就戛然而止,。
這一杯杯上頭的美酒,這一盤盤開胃的下酒菜,,雖是幻想出來的,,可經邢云這么一報菜名,一誦詩詞,,可比戰(zhàn)場上的行軍鼓還要帶勁,,讓邢云舊力剛去新力再生,在祥云峰崎嶇險峻的石階路上攀登得酣暢淋漓,,宛若游山玩水,。
邢云想起歐陽修說過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再觀這祥云峰石階路,,雖說云霧繚繞,溝壑奇石險峻,,雖顯單調,,也未嘗不是奇景啊,,這樣轉念一想,頓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悟之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碧K東坡的詩詞用在這里也好啊。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p> 邢云吟誦山景相關的詩詞到這兩句,想起拿鞭青年所說過的機緣之說,,忽然覺得這場考驗恐怕不是簡單考察體能和毅力那么簡單,,心性也肯定在登山的過程中被人揣摩,這清靈山長老恐怕都在山上不可見的地方觀察新弟子的表現,,看機緣收徒的可能性不小,。
想到此處,邢云停下腳步,,低頭思考片刻,,分析種種跡象,愈發(fā)覺得這想法頗有道理,,既然此時被自己勘破,,那么怎么能不把握住機會,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表現一番給可能存在的“貴人”一看呢,?就算想錯了,,也沒什么損失,如果猜對了,,說不定能得長老賞識也不一定,。
邢云想罷,打定主意,,肅立站好,,整理了一下衣衫,,昂頭挺胸,恭聲道:“諸位暗中考察的長老,,弟子有禮了,!弟子渴求修行大道,誠心求學,,請長老收我為徒,,定事師以誠,勤勉修行,,不負師長所望,!”說罷躬身行禮,靜候佳音,。
靜不過十息,,一道蒼桑的聲音從云深不知處縹緲傳至邢云耳畔:“倒是有些悟性!可入我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