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譚旨聽到這句話,臉上的的諂笑,,瞬間僵住了,。
太子此話,,倒是將自己生生逼入尷尬之地。
自己本想著,,從此在太子手下假裝效命,,將來卻是還可以找準(zhǔn)機(jī)會,,再度悄悄離開呢,。
卻沒想到,太子此舉,,可謂徹底封殺了自己的一切幻想,。
唉,,勸降那建始的九條龍倒也罷了,只是要去勸降二哥譚弘,,讓他將自己存身立命的夔州拱手交出,,這簡直是要逼著自己徹底賣身啊,!
見譚旨面現(xiàn)難色,太子王明迅速猜中了其真實想法,。
他冷笑一聲,淡淡道:“怎么,,看譚將軍一臉為難,莫不是不愿為孤去做此事么,?”
他這話語雖輕,卻令譚旨渾身一顫,。
譚旨迅速回過神來,,拱手稟道;“太子,,這是說哪里話,,在下只是在想著,要如何勸降九條龍那廝,,方更為有效呢,。安再敢心懷異志,,對太子之令,,不加遵從乎?”
王明直視他躲閃的眼神,,冷冷道:“你聽好了,在這般大勢之下,,只要那九條龍還有正常人的腦袋,,又如何會繼續(xù)抵抗到底,。只要你聽從孤之安排,前往建始城下,,令九條龍及其部眾,,見到你等結(jié)局,自會知道要如何選擇了,?!?p> 譚旨臉色灰敗,默然無言,,聽完王明的勸降建議后,,便喏喏而退。
而見他這般狼狽模樣,,圍觀的一眾太子手下軍兵,,無不竊笑,。
接下來,,將這一眾降兵給收拾完畢,,同時徹底打掃完戰(zhàn)場后,,太子王明下令,,全軍凱歌高奏,,直趨建始縣城,。
此戰(zhàn)大勝,全軍將士士氣如虹,,人人嘻笑顏開,,在鑼鼓喧鬧的慶捷聲中,押著一眾俘虜,,一齊離開山谷,,一路南下,迅速來到了建始縣城北門之外,。
相形之下,,那夾雜在其中的四千余名降兵,,則是人人低垂頭顱,一臉沮喪,,跟著太子兵馬南下而去的他們,有如喪家之犬,。
見到太子王明大勝歸來,,依舊圍于城外的兵馬,,頓是歡聲雷動,。
那李本深李成棟二人,對太子此番獲勝,,亦是既驚訝又佩服,。
很快,在城頭巡查的九條龍,,遙遙聽到城外如雷震動的歡呼聲,,不由得臉色大變,。
怎么回事?
難道,,北面的援軍,,已然敗于那太子之手了么?
他這般敏銳直覺,,倒是迅速地得到了證實,。
九條龍佇立城頭,,很快就驚懼地看到,,一幅令他恐懼萬分的情景,。
只見一行看不到頭的人馬,,正從北邊逶迤而來,。而領(lǐng)頭在前的,,竟是一長串有如螞蚱一般捆在一起,數(shù)量多達(dá)數(shù)千之眾的俘兵,。
更令他驚恐的,,則是走在俘兵最前頭,,須發(fā)蓬亂,無精打采的那個人,,不是譚旨,,又是誰!
這一刻,,九條龍頓覺心頭最大的希望,,瞬間化為泡影。
一股莫名的悲涼騰泛而起,,讓他無語凝噎。
完了,!
沒想到,,自己目盼夜想的援軍,竟會盡數(shù)成了那太子的手下俘虜,而那領(lǐng)軍而來的譚旨,,已成了此人手下被俘的敗軍之將,這簡直是噩夢般的場景,!
那么,現(xiàn)在的自己,,到底該怎么辦,?
九條龍正在迷思之時,,那譚旨已然被數(shù)名騎兵帶著,靠近了北面城樓外的護(hù)城河,。
譚旨一臉黯然,,在河邊頓了頓腳,,便扯著脖子朝著城頭大喊道;“城上主將,,可是九條龍么?”
見他這般叫喚,,九條龍心下悲切,,卻猶只得硬著頭皮回道:“正是某家,來將何人,,喚我何事,?”
譚旨見他故意裝作不認(rèn)識,心下更覺羞慚,。
只不過,,現(xiàn)在已投降了太子的他,雖是假降,,卻也早就將所謂的臉面扔在地上了,。
譚旨一聲輕嘆,便向城頭喊道:“九條龍,,某家乃是譚旨,奉了二哥之命,特來率六千兵馬,前來援救爾等,。只不過,,在北面山谷之地,,被太子率軍伏擊,,身敗歸降,現(xiàn)在么……”
后面的話,他囁嚅了許久,,方賭氣般地朝城頭大喊道:“現(xiàn)在我特來此處,勸降爾等,,望你及一眾部眾,認(rèn)清形勢,不要再作頑抗之舉,,早早開門獻(xiàn)降,猶可保全身家性命,。”
譚旨說到這里,,看到城頭的九條龍已是一臉發(fā)青,,表情十分怪異,知他心下必是十分難受,,遂又大喊道:“太子說了,如若爾等定要頑抗到底,,決死不降,,那就休怪太子不客氣了,。將來攻下城池,必將全軍屠滅,,斷不留情,!此番關(guān)鍵時節(jié),何去何從,,還望你速速拿個主意,。”
譚旨一語喊完,,頓覺臉上羞躁非常,,他唉的一聲嘆氣,,險些從坐騎上掉了下來。
而聽完這番喊話,,九條龍已是臉色慘白,,整個身子都在微微顫抖,。
他當(dāng)然知道,,譚旨現(xiàn)在的話語,,可謂是句句實話,。
自己若想要保全性命,,除了開門獻(xiàn)降一條路外,再無任何可行之選擇,。
九條龍下意識地轉(zhuǎn)頭望向旁邊一眾守城的軍兵,,發(fā)現(xiàn)這幫手下,,正是用同樣可憐巴巴的目光在望向自己。而他們眼中的內(nèi)容,自是一眼盡知,。
九條龍心下暗嘆不已,他轉(zhuǎn)過頭去,,越過城下的譚旨,將目光投向更遠(yuǎn)處,,可以清楚看到,,那被串螞蚱一般串在一起,足有四五千人的被俘降兵,,其心下的痛楚滋味,當(dāng)真何可言說,。
他知道,那譚弘譚旨兩兄弟,,總共兵力也不過八千余人,,光在這里的被俘數(shù)目,便是足有四五千,,再加上伏擊時被太子消滅的兵馬,,只怕亦有一兩千人,,可見譚旨所說的六千入援兵馬,當(dāng)非虛數(shù),。
此番大敗,,只怕那譚氏兄弟的兵馬,,已然盡數(shù)折在此處了。
而譚氏兄弟折了恁多兵馬,,譚旨業(yè)已被那太子捉住迫降,,只怕是連老本夔州都難保住了,,又如何還復(fù)有能力來救自己!
可見,,現(xiàn)在的自己,真真正正的是外無援兵,,內(nèi)困孤城,已然陷于死境矣,。
更可以想見的是,現(xiàn)在這般境況,,城中軍民估計已是人人自危,,根本就就無心守城了,自己縱然還想再要繼續(xù)死守,,又能再守多久呢,。
再說難聽點,,就算太子這一眾兵馬只圍不攻,那城中的糧食亦是不敷兩月之用,。到時候,,除了把自己餓了個半死不活,再乖乖出城投降外,復(fù)有何辦法可想,。
他娘的,既無出路,,降就降吧。
想到這里,,九條龍一聲長嘆,苦笑著回道:“譚將軍,,你所言甚是。還請回稟太子,,本將愿意率部歸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