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五日后,,又是朝議,,黃瓊果然帶頭提出了改革舉察制度,,立刻就有大批的臣子站出來附議,。
由于此次改革主要針對的是低層官員的選拔,,并沒有改變中高層的推薦方式,。
再加上未雨綢繆,,已經暗地里做個許多準備工作,,所以反對的聲音不大,,很快就被擁護者蓋了過去,。
劉志龍心大悅,沒想到第一次試探著改革,,就能如此順利,。
可他來沒笑出來,尚書臺便奏報有緊急軍情,。
兩日前,,燒當、燒何,、當煎,、勒姐等八個羌族部落侵犯隴西、金城邊關,益州和涼州同時告急,。
戰(zhàn)火波及的地域十分廣闊,,人口眾多,一個不好,,恐怕就會釀成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諸位以為該如何應對?”
劉志學著梁太后的手段,,將問題先拋給臣子們,。
“臣以為,此次戰(zhàn)亂是由梁賊之事引起,,純屬誤會,,所以朝廷應該派使者與羌人磋商,以安撫為主,,免得大動干戈,,勞民傷財?!?p> 首先提出安撫政策的是太尉黃瓊,,他的主張也自有其道理。
“羌人性情彪悍野蠻,,自永和年間開始,,朝廷便一直采取安撫策略,十幾年來邊境都相安無事,,百姓才得以恢復民生,,安居樂業(yè)?!?p> 黃瓊在朝中德高望重,,又是三公之首,何況本身安撫政策實行了十幾年,,已經形成了慣例,,自然有許多人擁護。
一時間,,陸陸續(xù)續(xù)竟然有二十多人站出來附議,。
劉志的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他不覺得不戰(zhàn)而議和是件好事,,眼光巡視一圈,,落在了司徒尹勛身上。
“尹司徒,,你怎么看,?”
朝堂上,尹勛是后起之秀,但人人都知道,,他是皇帝的心腹,,身邊圍繞著許多年青新銳的臣子,儼然已經能與黃瓊分庭抗禮了,。
皇帝年少,,正是氣盛之時,對于如此保守的政策肯定是心懷不滿了,。
微微一笑,,尹勛氣定神閑的奏道。
“太尉所言謬矣,,先帝時之所以采取安撫政策,,是因為屢次大勝,羌人死傷累計逾二十萬,,這才主動招降納叛,。
朝廷為了穩(wěn)定人心,采取了懷柔的安撫之策,,但自永和年間至元嘉年間,,花費巨資逾八十億錢,導致大漢民生緊張,?!?p> 說到這里,冷笑一聲,,向著黃瓊拱拱手,,“請問太尉,其效若何,?還不是說反就反,半點不念朝廷恩德,?!?p> 他話音才落,司隸校尉張彪也立刻朗聲跟上,。
“這些羌人就是狼子野心,,桀驁不馴,給再多的錢也是無濟于事,,對付這種蠻人就要窮追猛打,,打怕了,自然也就聽話了,?!?p>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羌人乃僻野蠻民,不受王化,,又貪婪洞窟,,安撫只能助長其驕橫之氣,甚至以此為要挾,,動不動就出兵劫掠,。”
令劉志沒想到的是,,司空袁湯居然也是主戰(zhàn)派,,而且他說的話有理有據、一針見血,,瞬間打動了不少朝臣,。
劉志微微一愣,難道他是得到了太后授意,,才會在朝政大事上站在自己這邊的嗎,?
主和派與主戰(zhàn)派旗鼓相當,爭論十分激烈,,各自都引經據典口沫懸飛,,兩邊都互不相讓。
劉志確實希望能好好打一場仗,,羌人已成朝廷心腹大患,,嚴重削弱了整個大漢的經濟實力,也使得邊境民不聊生,。
但身為皇帝,,他知道打仗不是那么容易的,關系到國家的方方面面,,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僅僅憑著一腔熱血,根本行不通,。
待得爭辯告一段落,,劉志這才看向了大司農張歆,“若是朕興兵二十萬,,討伐羌族,,錢糧和鎧甲兵器可否供應得上?”
張歆面色凝重,,“回稟陛下,,目前國庫中的錢財,最多能支撐八萬大軍一月半所需,,余者若節(jié)衣縮食,,尚能多支撐半月,。”
打仗拼的是國力,,沒錢還打個屁啊,,一時之間眾臣都沉默了。
黃瓊嘴角一咧,,很不厚道地笑了,,“若是陛下沒免那半年的賦稅,或者還可以拼一拼,,現在……呵呵,。”
他這么一說,,許多臣子都向劉志投來控訴的眼神,,他們沒膽子跟太尉一樣直接開口嘲諷皇帝,還不允許用眼神表示立場嗎,。
劉志訕訕的摸了摸鼻子,,怪我嘍?現在天下饑荒嚴重,,他免這半年的賦稅,,也是為了緩解黎民百姓的生計。
不然的話,,到時候遍地都是造反的,,還不是一樣要費錢費力去平叛。
哪怕當皇帝的,,有時候也不得不受點委屈,,此時他也只有默默的認了。
沒錢,,那些主戰(zhàn)派們就沒辦法繼續(xù)開口支持了,,這么短時間根本沒辦法籌措資金。
總不可能剛剛免了賦稅,,又把它收起來吧,,那朝廷豈不是出爾反爾,信義全無,。
“要不這樣吧,,著護羌校尉段熲,,益州刺史以及車騎校尉共同出兵,,先打了再說。
等到局勢明朗了,,再進行招安撫慰,,眾卿以為如何,?”
連打都不打就直接認慫,他劉志絕對干不出這種窩囊事情來,,但戰(zhàn)事遷延太久,,于國家不利,只能采取這樣折中的辦法了,。
這樣基本上也糅合了主戰(zhàn)派和議和派的意見,,相當于雙方各退了一步。
原本他以為這下子沒人會再持反對意見了,,誰知大司農張歆神色沉重,。
“敢問陛下,若戰(zhàn)事遷延不絕,,一直無法分出勝負,,又該當如何供應所需?”
他負責朝廷財政的收支,,若是虧空太厲害,,十條命也不夠往里填的。
所以即使別人不開口,,他硬著頭皮也得問出來,。
“這……”
劉志也是一陣頭大,釀酒的事情八字還沒一撇,,肯定不適合拿出來說道,。
“要不這樣吧,從今日開始,,宮中縮減開支用度,,除太后的永樂宮外,其余吃用皆減五成,,今夏不添置衣裳首飾,。
而且如今宮中人少,宮婢眾多,,不如趁此機會放出一批,,一來減少開支,二來也讓她們回鄉(xiāng)與家人團聚,,以安天和,。”
皇帝此言甚合黃瓊的主張,,他向來崇尚勤儉,,何況當年順帝時后宮妃嬪眾多,伺候的人也多,,宮人數量龐大,,多達四五千之眾,。
現在宮里就只有太后、皇后和鄧貴人,,根本不需要豢養(yǎng)如此眾多的宮女,。
放出去可以搏個仁愛賢名,還能縮減用度,,又能解決一部分民間的光棍,,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見他決心如此之大,,朝臣們都是人精,見風使舵,,也不再繼續(xù)堅持,。
還是太尉為人老辣,立馬站出來表態(tài),。
“臣愿意免除今年所有俸祿,,支持邊關戰(zhàn)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