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珠對拜周氏為干娘并沒有什么抵觸,,畢竟周氏跟嚴(yán)鳳茹的關(guān)系一向密切。
嚴(yán)鳳茹對周氏母子有恩,,而傅長安又對顧青柏有恩,,兩家的關(guān)系早就已經(jīng)密切的不能更密切了。
現(xiàn)在她認(rèn)了周氏做干娘也不過是水到渠成,,促進兩家交情的事情,。況且多個“娘”疼自己也沒什么不好。
就是,,有些突然,。
難不成是她最近太可愛了?
顧玉珠已經(jīng)有一陣子沒想到老道士了,,不過眼下仍然忍不住想到他說的話,。
她這一世果然是個福氣包。不知道為什么,,每次想到老道士,,顧玉珠都不覺得難過。
就算前世她是親眼送他離開的,,可是潛意識里,,顧玉珠總覺得,老道士這樣有本事的人不管到了哪里都能活的很好,。
她都能碰到穿越這樣的事情,,那么普通的生與死早就失去了意義,也沒有傷心的必要,。
然而,,顧玉珠還發(fā)現(xiàn),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覺得傅長安看自己的眼神不一樣了,。
大概是……emmmm覺得她這個新鮮出爐的妹妹可愛吧?,!
反正冰冷的眼神都柔和了許多,。
顧玉珠忍不住想這位傅小哥哥大概是個有故事的男同學(xué),。要不然小小年紀(jì)怎么能如此高冷呢?
高冷的傅小哥哥這會兒內(nèi)心十分糾結(jié),,娘認(rèn)了個干女兒,,那以后他就有妹妹了?,??。?p> 他該如何對妹妹好呢,?聽寒舟說妹妹喜歡讀書認(rèn)字,?
傅長安覺得,他妹妹可真好,!竟喜歡讀書認(rèn)字,!他也喜歡。
再沒什么比讀書更有趣的事情了,!不過村子里其他的女孩子仿佛都不喜歡讀書,。
在傅長安年紀(jì)更小一些的時候其實也不是現(xiàn)在這樣。
那時,,周氏剛剛開始收徒,,也有年歲與他相差不多的女孩子到家里來,有一些小姑娘家離得遠一些,,就在周氏這兒用午飯,,那時候傅長安總覺得與她們相處不來。
她們喜歡的他都不喜歡,。而他喜歡的,,她們又不喜歡。
久而久之,,傅長安便不再與母親的那些徒弟過多接觸,。等他慢慢的大了,去了學(xué)堂,,就更知道了“男女七歲不同席”的道理,,久而久之的,給人的印象就是他十分高冷,。
寒舟,,乃是老師給顧青柏取的字,傅長安也有表字,,叫松廷,。
師兄弟兩人互稱表字以示親近。如今兩人更加親近了,。因為有了一個共同的妹妹,。聽說妹妹喜歡讀書寫字之后,,傅長安可高興了,打算下次休沐回來給妹妹帶字帖回來,,不過不知道妹妹喜歡什么樣的字,這就得問寒舟,,因為寒舟給人家做了五年的哥哥,,而他只當(dāng)了一天,還不知道妹妹的喜好,。
一說字帖,,顧玉珠就興奮了,然而,,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在這個“架空”時代,應(yīng)該沒有后世她所熟知的那些書法大家,,于是,,顧玉珠睜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裝天真,“我都可以,,只要寫得好看就行,,哥哥覺得呢?我寫什么字好,?”
顧青柏還真一本正經(jīng)的給顧玉珠挑選了起來,。姑娘家寫的字相對而言并沒有太多的限制,因為說句難聽的,,并無多少用武之地,。這便是這個時代的限制。不過小小年紀(jì)的顧青柏目前對此感觸并不算深,,但也有所感觸,。那便是妹妹不需要讀書,也不需要被先生檢查功課,。
他跟師兄的先生對此十分嚴(yán)格,,每次檢查功課一并還要檢查他們的字,若是寫的字與上次比沒有多少進步,,就要挨批評,。正所謂嚴(yán)師出高徒,對于先生的嚴(yán)格,,師兄弟兩人都深有感觸,。
那她要練的字只需她自己高興就行。顧青柏認(rèn)真的給顧玉珠選了一下,,有些舉棋不定,。
最后還是顧玉珠自己選了一種十分接近楷體的,,當(dāng)然,是繁楷,。然后顧青柏高高興興的去找傅長安了,。傅長安一看,這個字體啊,,他自己就可以,!于是他皺了皺好看的眉頭就應(yīng)了下來,一副十分鄭重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要出征呢,!
……
村子里的習(xí)俗,喬遷飯只請一頓,,但是吃不完的允許客人們帶走,,有主人家跟客人分享喜悅的意思。也有沾喜氣的意思,。還沒等天黑,,流水席上的飯菜幾乎就已經(jīng)完全干凈了,有一些桌子上甚至連盤子都抹干了……
就這架勢,,傅氏活了幾十年幾乎都沒見過,。
在他們深山里倒是也有這樣的流水席,基本上辦喜事嘛,,也是要熱鬧的,。不過就從沒見過這樣的,連一盤蘑菇炒青菜都被吃的干干凈凈的,。
不知道的還當(dāng)是他們深山來的沒見過世面呢,!
暗地里,傅氏跟自家閨女兒說起來也是嘆為觀止,。
“要不是親眼看見,,我都當(dāng)是你跟我吹牛呢,你家這個姑姐了不得,,等咱們新房子建好了也讓你大姑子給咱們掌勺,,咱也讓咱們的那些親戚們見見世面?!?p> 傅氏高興的說道,。應(yīng)父上頭兄弟也多,應(yīng)父排行老三,,上頭倆哥哥,,下頭還有倆弟弟,也是清一色的男丁。這兄弟多了妯娌也多,,在應(yīng)父他們這一輩其實還好,,住在深山里的人還挺多。
所以應(yīng)父的幾個兄弟也都有婆娘,,這妯娌多了,,就少不得比來比去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說起這個,,傅氏也是一肚子的氣。因為要搬家是一件好事,,當(dāng)初應(yīng)父的意思要不說服兄弟幾個一起搬下來算了,在深山里能有啥出息,?
可是樹大分枝,,他們也管不了其他親戚,只能盡可能的去說服應(yīng)父的幾個兄弟,,畢竟是親兄弟,,總不能自家搬下山了,留兄弟幾個在深山里面挨窮吧,?可是沒想到他們的一番心意并不被接受,,幾個妯娌紛紛發(fā)難,說什么搬家哪有那么好搬的,,這一搬走也就意味著要放棄山里的所有物什,,就算是要把這些東西搬下山,也費勁兒??!
總之就是一個意思,不愿意折騰,,整的好像他們攛掇他們搬家是多么罪大惡極的一件事情似的,。把傅氏給氣得不行。原本他們夫婦兩人想著,,其他人管不了那么多,,可是親兄弟幾個若是愿意一起搬家,那多少也要幫襯一二,。
主要是他們兒子多,,兒子也都有本事。相比較而言,,應(yīng)父的那幾個兄弟就沒那么多孩子,,有限的幾個孩子也沒他們家兒子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