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
五柳先生就是陶淵明,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囊晃晃膶W大家,我為什么要吐槽他呢,?因為他帶給了我很大的困惑,!
我上學的時候?qū)W習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多年后在網(wǎng)絡(luò)上一再看到有人解讀這篇文章,,有的甚至弄成了遇鬼說,,讓我很不爽,,于是我就想寫上一篇同人,,把一些疑點給弄圓滿它,,所以我的《桃花源記之武陵奇譚》就在構(gòu)思良久之后寫了出來,期間反復(fù)修改自不待說,。
這里面最令人頭疼的一個橋段就是:漁人進了桃花源后發(fā)現(xiàn)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為什么我會頭疼這個說法,?
五百年,桑田滄海,,頑石也長滿青苔……
人世間的五百年可是從秦朝一直到東晉,,其間的人世變換可以說改天換地也可以稱之為物是人非!
怎么可能往來種作還有男女衣著都和外面一樣呢,?
沒辦法,,我只能大開腦洞設(shè)計了桃花源里面是刺客世家,能夠有暗道和外面相通,,時常有人入世歷練,,能夠把外界的消息以及風尚給帶回桃花源中,當然了李怡也生了個孩子,,兩個男孩學刺客技能游歷各方提升自己等等故事的后續(xù)章節(jié)寫了又刪除了,,因為那不屬于和《桃花源記》同步的內(nèi)容了。
但是呢,!
我讀了陶淵明自己寫的《桃花源詩》卻困惑了: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什么意思呢,?
祭祀仍遵古禮法,,衣裳沒有新款式。
哦,,衣裳也還是古代的式樣,!
那不就是說,在桃花源詩里說五百年來其實桃花源中應(yīng)該還是秦朝那時候甚至是六國時代的服飾嗎,?這就合理了,,因為秦時避亂搬遷進了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當然就應(yīng)該一直沒有什么改變,而稍有歷史知識就得知道外面的世界服飾早就變化很大了??!
問題是老先生的《桃花源記》里面寫的是和外面沒有什么區(qū)別呀,!
令人撓頭,令人千思不得其解,!
最后我只能這么認為,,這位陶淵明先生極其隨性,寫桃花源詩的時候和桃花源記的時候根本就沒想要一致,,放飛了一下自我,,寫桃花源詩的時候比較清醒,合情合理邏輯沒有問題,,而寫桃花源記的時候可能酒意正酣,于是下筆如有神而文不加點,,一切完全想當然,!
于是散文和詩就出現(xiàn)了矛盾之處,那也不管它,,喝酒是大事,,于是也沒有進行修改就著急發(fā)表賺稿費了。
老先生,,你隨性了一下,,可讓我花盡心思絞盡腦汁費了大勁了!
嚴厲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