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火星直播間
第四十七章火星直播間
隨著將近10萬名志愿者遷入火星基地,如火如荼的基地建設也穩(wěn)步展開,楊子江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將人類志愿者在火星的生活和工作向地球上的億萬人們進行直播。
以便讓地球上的人們能夠更客觀,、更全面的了解志愿者們在火星上的生活情況。
在征得了飛船核心控制小組成員的同意后,,火星志愿者直播間即將開通的消息迅速在火星志愿者中傳播了開來,。
當然,為了解決火星和地球之間信號延遲的問題,,楊子江又利用了粒子加速理論,,專門制造了粒子加速通訊衛(wèi)星,通過這種通信衛(wèi)星,,火星上的信號傳遞到地球,,延遲只有不到1秒,對于現(xiàn)在人類的感覺來說,,簡直就是相當于沒有延遲,。
隨著粒子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的通入使用,無數(shù)的火星志愿者的直播間開始登陸地球各大直播平臺,。
而因為地球上的人們始終還在關注著火星探索火星,,所以在地球的各個直播平臺上,火星志愿者直播間成了最熱門的直播間,,每天的流量簡直驚人,各類的打賞讓一些開通直播間的志愿者賺的盆滿缽滿,!
張大明是一位不到二十五歲的志愿者,,參加火星探索志愿活動以后,一直兢兢業(yè)業(yè)的忙碌在飛船中心控制系統(tǒng)安排的工作之中,。
而隨著火星志愿者直播間的興起,,他也嘗試著進行了一些火星探索方面的直播。
因為和年輕人有共同語言,,說話風趣幽默,,很快,張大明的直播間就受到了青年人的關注和喜愛,!
“各位老鐵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大明哥。現(xiàn)在大明哥正在控制著咱們的傳感機器人,,負責組裝基地外圍外殼,,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視角,,是通過咱們火星基地的傳感機器人傳來的。因為現(xiàn)在火星基地外的空間還不適合人類生存和作業(yè),,所以我們現(xiàn)在只能通過傳感機器人來進行在外作業(yè),!”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現(xiàn)在操控的傳感機器人,,高達40米,,是目前火星基地內(nèi)最大的傳感機器人?!睆埓竺髡f著,,把機器人的視角對準了相隔500米外的另外一臺傳感機器人!
“這些傳感機器人,,都是負責基地外圍建設用的,,大家看我的身后,那里就是我們?nèi)祟惸壳耙呀?jīng)移居的火星基地,?!?p> “我現(xiàn)在其實就是在火星基地里,身上穿著遙感服裝,。我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傳感到基地外部的機器人身上!”
“而傳感機器人所掌握的物品重量,,也會按照比例遞減的傳遞到我的遙感服裝里,,所以大家不要以為我們穿著遙感服裝在這里搬來搬去就非常輕松,其實我們這樣也算是一種體力勞動,,當然,,因為考慮到我們畢竟不是專業(yè)的工人,所以遙感服裝的力度是可以自己調(diào)節(jié)的,,如果不太想要真實的搬動物品的感覺,,我們還可以把遙感服調(diào)節(jié)成無實物狀態(tài)!這樣搬起東西了就沒有任何勞動的感覺了,!”
“大家問我最多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我們都已經(jīng)移居到基地里了,,還要繼續(xù)加蓋這么多的基地外殼材料?”
“今天我在這里統(tǒng)一回復大家,,其實剛才大家所看到的,,是我們這將近10萬名志愿者所居住的基地,目前這個基地里有我們生活的所有物資,!”
“但是這個基地只有1萬平方公里,,說實話,居住倒是綽綽有余,,但是還沒有可供我們種植,、養(yǎng)殖和發(fā)展工商業(yè)的空間,!”
“說實話,當我知道我們乘坐的飛船上面只有支撐我們這10萬人10年的生活補給時,,我的心態(tài)是崩潰的,,尼瑪十年后難道讓我們?nèi)タ谢鹦巧系难趸羻幔俊?p> “好在后來我得知了我們的飛船上已經(jīng)攜帶了各種種子和牲畜,,只需要我們開辟出足夠的空間,,改良這里的土地,讓它們適合植物生長,,那么這些種子將被播撒下去,,牲畜也將會從飛船上趕下了,被我們飼養(yǎng),,為我們提供食物,!”
“而現(xiàn)在,我們這些負責基地外圍建設的志愿者們,,將會對我們居住的基地外圍這邊長為500公里的平原進行全面的改造,!”
“我們現(xiàn)在首先在做的就是要把這個方圓25萬平方公里的火星平原全部納入到我們的火星基地之中?!?p> “大家看到了嗎,,遠處那些高高豎起的外殼材料,這些外殼材料的高度已經(jīng)達到了400米,,這個將是我們整個火星基地建成以后基地圍墻的高度,。”
“這個圍墻建這么高,,意味著將來我們的基地里也能生長出參天大樹,,甚至還能建設處高樓大廈?!?p> “像是我這種高達40米的機器人都得借助專業(yè)的設備才能站的那么高去拼接這些外殼材料,。將來給整個基地蓋房頂?shù)臅r候,甚至都得需要飛船親自出動,!”
“好了各位老鐵,我今天的直播就到這里,,大家如果對火星人類基地的建設過程感興趣,,可以搜索火星基地官方公眾號,在哪里全天24小時直播火星基地的建設情況,!”
沒錯,,張大明的直播過程其實正是火星基地建設的二期工程。
在確定飛船上的志愿人員和相關設備全部移居到了火星基地一期工程內(nèi)之后,,楊子江等飛船核心十人組召開了一次會議,,重點就是研究未來火星基地的存續(xù)和發(fā)展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核心十人組決定提前開展火星基地的二期建設工程,。
反正現(xiàn)在這些志愿者們也已經(jīng)建設完了自己的家園,,按照分工各自負責探索任務的志愿者也都駕駛著傳感機器人外出進行火星探索作業(yè)。
剩余的1000多名沒有探索任務的志愿者們,,就承擔起了這火星基地二期工程的建設任務,。
有了以前搭建一起人類聚集地的經(jīng)驗,志愿者們搭建起二期工程的速度也非???。
即便是基地二期工程把外墻高度提升到了400米,在專業(yè)施工設備和飛船的幫助下,,不到一周時間,,整個基地二期建設工程也實現(xiàn)了封頂和系統(tǒng)集成介入。
隨著空氣的不斷改造,,以及基地內(nèi)的不斷升溫,,基地二期工程內(nèi)終于達到了人類活動的基本要求。
而擺在整個基地決策者面前的唯一難題,,就是如何進行基地內(nèi)部土地的改造,。
如果只是楊子江一個人,那么這個問題倒是非常容易,,直接通過念力空間改變這些火星土壤和巖石的原子成分就行,,但是楊子江現(xiàn)在還不想暴露自己的能力!
那究竟應該怎么辦才好,?
就在楊子江開始考慮將飛船上的土壤搬到基地內(nèi)進行填充時,,曹景休找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