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午時三刻,,百丈齋戒法場布好,,季禺等一眾十三人,皆身著藍底戒衣,,志真一聲令下,,鼓樂齊鳴,,靜仁領(lǐng)命張開仙幡絲條,這個也就是俗稱的楊幡,,以表上清祖師降圣于此,,觀看授戒。
志常手托金帛玉卷,,念頌季禺等人八字,,姓名,請于黃歷二月初一,,于蓬萊上清宮正式入道持戒云云,,這個喚做張榜,意為名錄法籍,。
而后志真領(lǐng)眾念頌真言,,銅盆盛甘露,以柚枝兒滌蕩四方法場,,這個換做掃穢,,因仙圣好清靈之氣,法場戒子皆為凡夫,,遂要掃清法場穢氣,。
隨后志常,志真,,二位紅衣高功法師,,攜后來法場的五位靛藍法衣道士,五道人各持磬,鐘,,鑼,,金鼓,木鼓,,奏起道音渺渺,,一眾小道則舞旗迎幡,自法簾之后迎出顫顫巍巍的老方丈,,這個喚做迎師,。
隨后演禮,審戒,,自不必綴述,,而考揭就是先前的問答題,已經(jīng)走過也不必多講,。
最后老方丈作為授戒三師五老之律師(開壇講戒,,傳授戒法的)朝眾人唱道:
“下學(xué)上達戒在先,降龍伏虎霓先天,。
明師點化須自勝,,寂然無為做天仙?!?p> 隨后授戒終于開始,,老方丈揮起太乙拂塵,掌法尺唱道:
“今授爾等初真五戒,,戒期三月,,曰:一戒不得殺生;
二戒不得葷酒,;
三戒不得口是心非,;
四戒不得偷盜;
五戒不得邪淫,。
這五戒是持身之本,,護法之根。在五戒之外加皈依三戒:
一戒,,不得雜臥高廣大床,;
二戒,不得普習(xí)香油,,以為華飾,;
三戒,不得耽著,,以作倡伎”
老方丈說罷,,靜禮又攜小道端盤送來戒文規(guī)條,,眾人紛紛把不過手掌大的黃帛戒書,持在手心,。
老方丈一只在陽光下微瞇著眼,,似睡著了一般,這時志真俯身在老方丈耳邊小聲道“老道爺,,該下一步了…”
兩道尺許長的雪白壽眉一抖,,老方丈又淡淡開口道“這初真五戒是初真戒的根基,,也是入道之初門,、清心之良方,亦是出俗與入俗之樞紐,。每入道者,,必須牢牢領(lǐng)會其意,爾等…可能持否…”
“弟子能持,,我等必謹尊道爺之言,,謹守清規(guī),潛心修行”眾戒子紛紛躬身下拜,,這個是季禺他們提前排煉好的,。
老方丈揮揮手,一旁分坐五方的五位保監(jiān)長老紛紛起身,,登箓大師取出龜殼,,著眾人排隊上前,堪定在上清宮授戒期間的道號,。
當(dāng)先是一位頭頂鹿角的道人上前,,登箓法師割開其手指,滴血于龜殼,,念頌真言后投入火池,。
片刻后登箓法師撿起燒裂的龜殼唱道“祖師賜號曰:德…此后汝道號便是玉德…”
玉德躬身應(yīng)是,一旁志常伸出玉如意輕點玉德眉心,,瞬間閉了泥丸,,化去玉德一身雜亂法力。
又用紫府玉箓,,將玉德生辰八字,,籍貫,何時入道,,以及道號書入金冊法籍,。
志真也授玉碟,戒衣,,道衣,,經(jīng)書,黃冠,道巾授予玉德,,這便算授戒完成,。
季禺排第二個,也上前滴血入龜殼,,放入火池中,,燒得啪啪炸響,隨后登箓法師取出龜殼觀察裂紋高聲唱道“祖師賜號曰:樞,,此后爾道號玉樞…”
見季禺也躬身拜謝,,志常低聲問道“前無古人,后可有來者?”
“有…”一個有字帶表徹底入門,,前無古人意為前面并無人走過,,須自己虛心學(xué)習(xí),以后只能依靠自己怒力走出自己的路,,后可有來者,,意為碧游有通天大法,你可愿拋棄前法,,來入此門,。
志常頷首點頭,照樣以玉如意輕點季禺眉間,,季禺瞬間只覺往日能看明白的各類元炁消失,,口吐彩霧一口,障目術(shù)也被廢去,。
志真拍拍季禺肩膀道“左道鵝幻之術(shù),,不過凡俗戲法也,學(xué)之無益,,我碧游宮有神仙變化法,,擬物化形法,指尖玄光變化法,,周天之?dāng)?shù)莫不能變化出來,,你喜歡變化持完戒后,求祖師傳你幾個就是”
季禺點頭應(yīng)諾,,再次一拜,,轉(zhuǎn)身領(lǐng)了經(jīng)書,道衣,,玉碟等物,。
后面則依此施為,劉環(huán)得道號玉鐘,,羅宣得道號玉離,,棗青得道號玉玄,,呂岳道號玉華。
見所以人都授戒完畢,,志真,,志常揮舞法器對眾人道“此后于各宮,各觀,,只要還在持戒期間,,皆要稱呼道號,同道稱道友,,前輩稱道長,,各執(zhí)司道人稱道爺或老爺,可記住了么”
“謹記道爺教誨,,弟子記好了”眾人自然躬身應(yīng)是,。
授戒結(jié)束,,知客道人靜法前來領(lǐng)走眾人,,至寮房分配觀宇修行。
知客靜法是個健談的,,不似其他道人一般寡言少語,,一路帶眾人穿梭在亭臺樓閣,走廊之間,,不停講解道:“上清宮有三閣,,藏經(jīng)閣,祖師閣,,講法閣,,祖師閣在最中供奉祖師教主法相,若無要事不要過去,,不小心摔個燈盞,,打個琉璃之類的都是大罪,會從重罰甚至逐出門墻…”
“講法閣是一眾經(jīng)師,,高功,,真人講經(jīng)的地方,你們無事就可以去聽經(jīng),,有時也傳授紫府玉箓,,云紋雷箓,蝕文蟲箓等仙家文字,,有時也講些上古秘聞,,三界格局勢力,這些以后都有大用…”靜法頓了頓見眾人聽的專注,,又慎重囑咐道
“最好常去學(xué)經(jīng),,你們授初戒三月間基本半月就有經(jīng)主道人過來考查進度,,若是不合格…嘿嘿…你們懂的,不僅受罰,,若屢教不改者就會三月再三月,,三月后不給你授初真十戒了”
季禺等人慎重點頭,表示知道,,這是玉鐘道人劉環(huán)疑惑道“靜法道爺,,你只講了兩閣,還有一閣呢”
靜法疾步領(lǐng)著眾人自走廊花卉中穿過,,一路皆是道人,,或一字巾,或黃頭冠,,有盤膝打坐的,,坐壇念經(jīng)的,弈棋論道的,,打拳煉舞的,,真?zhèn)€是進了道士窩了。
待走過人流,,靜法才緩緩道“藏經(jīng)閣可是個美差,,看守經(jīng)書典籍異志,即不用練功,,也不用干活,,還不用天天作早晚課,整天窩在樓里抄經(jīng),,也沒人管…”
見眾人皆面露想去的表情,,靜法輕聲道“你們現(xiàn)在別想了,入三閣至少得授初真戒,,你們得挨過初五戒才能授初真十戒,,至少還得數(shù)月”
行走不多時,又進一大院,,匾書:寮院,,靜法又道:“我碧游一脈下院有天臺宮在靠東崖邊距此千里,景致最好,,也最松散,,天臺宮也有三閣五觀,女冠居多,。
三元宮則在九龍臺旁邊,,有上元,中元,,下元三觀,,聽說以前最吃香,,祖師往年常于九龍臺上召集諸天十方真圣,不過那邊活兒挺多的,,而此紀(jì)百載以來,,九龍臺再未開過。
至于上清宮就是這紫芝崖下了,,三閣之外還有八觀,,分居蓬萊四方承澤觀,云霞觀,,尚德觀,,云袖管,玉露觀,,寒蔭觀,,青都觀,松風(fēng)觀,。
其中玉露觀何云袖觀也是女冠所在,,至于你們分那個觀,自有寮院安排”
說話閑談間進入寮院,,其中也有其它宮觀過來的人正在交接,,靜法自入內(nèi)間尋寮院主事,著季禺等人在外間等候,。
季禺朝坐著喝茶的呂岳和棗青笑道“二位道友,如今分配宮觀,,也不知還有無緣分在一起”
羅宣也不舍的把住劉環(huán)的手“咱兄弟同行多年,,猶如親弟兄一般,此番恐將分離,,若在聚還不知多少年月呢”
劉環(huán)眼眶一紅,,直要落淚,呂岳倒是灑脫些,,只是也緊緊握住季禺雙手附耳道“兄長且安心,,你知我性子不會受欺負的,倒是兄長你若受了委屈,,只管來尋著我,,咱二人燒了他的破道觀,自回南贍部洲去”
“賢弟慎言,,仙家宮觀,,不可如此放肆,若…若我不成,,你也要學(xué)好仙法,,以后也傳我兩個便是…”
季禺趕緊止住呂岳作死的想法,,開完笑這是甚地方,得道仙家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能讓你小子燒了老窩,。
棗青也有些不舍,但還是寬慰眾人道“眾位道友勿須憂慮,,分隔只是短暫,,日后自有再聚之時,只要持過初真十戒,,哪怕中極大戒熬不過去,,也能半部神仙之術(shù),數(shù)萬載不死還是有的…”
眾人正自談?wù)?,靜法領(lǐng)人幾個小道士過來道“你們各自道觀已經(jīng)分好,,他們會領(lǐng)你們?nèi)サ模接^里要好好修行持戒,,時時警醒反思,,其它的我就不多說了”
“謝道長領(lǐng)路之情,弟子謹記教誨”眾人收拾情緒,,朝靜法一拜,,靜法微笑擺手而走。
“玉鐘(劉環(huán))承澤觀,,玉玄(棗青)青都觀,,玉離(羅宣)尚德觀,玉成你領(lǐng)他三人去北邊”青衣道人戴混元巾,,招呼一位小道士玉成領(lǐng)三人先往北去了,。
青衣道人望了望手中竹卷又道“玉華(呂岳)…調(diào)入三元宮中元觀,玉樞(季禺)玉德皆入寒蔭觀,,玉合領(lǐng)玉樞,,玉德二人去寒蔭觀安排…玉華隨我過去”
季禺揮手同呂岳告別,與老鹿精玉德跟隨玉合道人朝寒蔭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