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引子
在這場爭斗之中,,太子占了名正言順的優(yōu)勢,,一眾老臣都上了折子,,太子既是儲君,,為先帝分憂處理國事本就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之事,因而最后被先帝派去湖北賑災(zāi)的,,是太子,。
太子前往湖北沒多久,就寫了一封折子讓人快馬加鞭送到了先帝手上,。
這封折子,,又揭開了另一件足以震驚朝野的貪腐案。
先帝先前下了令著人從浙西調(diào)集糧草送往湖北賑災(zāi),,可太子到了湖北之后才發(fā)現(xiàn),,被送往湖北的糧草了了無幾,因為糧食太少,,湖北的災(zāi)民甚至被餓死了不少,,太子大怒之下徹查,卻是查出了一樁大案,。
戶部侍郎郭恒勾結(jié)直省官員循私舞弊,,不僅私吞鎮(zhèn)江等府的賦稅,還盜賣官糧,!
當(dāng)時正值秋收,,浙西秋糧收獲之后還沒來得及上繳,也正是因為如此,,先帝才會下令從浙西征調(diào)糧草賑災(zāi),。
浙西秋糧本該有四百五十萬石,留在糧倉里的卻只得一百多萬石,,這一百多萬石還被人用新糧換成了陳糧,,精糧換成了糙糧,真正運往湖北賑災(zāi)的更是了了無幾,。
在這樣的情況下,,災(zāi)民會被餓死,著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郭恒只是個戶部侍郎而已,他哪里來的膽子做下這樣的大事,,他就不怕被發(fā)現(xiàn)了之后被夷九族嗎,?
而郭恒等人盜賣官糧,私吞稅賦,,那么多的銀子,,又去了哪里?
最重要的是,,郭恒,,以及與他勾結(jié)在一起犯下此大案的人,,都是端王一黨。
太子既然查明了此事,,自然不可能按下不提,,在送了折子進宮之后,京城就有不少朝臣知道了這件事,,一時之間,,舉朝皆驚。
端王黨這樣瘋狂的斂財,,為的是什么,?
這是再顯而易見不過的事。
因為這個案子牽連太廣,,就算先帝有意為端王遮掩,,也不可能壓得下來,而當(dāng)時又正值天災(zāi),,正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災(zāi)民知道他們之所以餓肚子,,不是因為朝廷不作為,而是因為端王一黨盜賣了官糧,,自然憤怒非常,,若不是太子及時安撫,又緊急從另一處糧倉撥了糧食過來,,只怕就要引起民變了,。
等到賑災(zāi)結(jié)束,太子自然立下了極大的功勞,。
而端王則正好相反,,因為郭恒一案罪證確鑿,無可辯駁,,便是工部貪腐案,,最后也被查出與端王有牽連,先帝大怒之下命人將端王禁于端王府之中,。
這般大的案子,,端王最后只是被禁足于端王府,由此也可以看出來,,先帝到底有多疼愛端王了,。
那之后的一段時間,端王黨老實了下來,。
在許多人眼里,,端王犯下了這樣的大錯,必定與皇位無緣了。
但端王還有皇貴妃華氏這個生母,,竟是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功夫,,就又差點翻盤了。
自從兩件貪腐案之后,,也不知是不是怒極攻心,,先帝便一病不起,太醫(yī)天天在御前,,湯藥喝了一碗又一碗,,病情卻始終不見起色。
便在此時,,皇貴妃華氏不知道在哪里打聽到了一個民間偏方,,道是以親生子的心頭血做藥引,可以讓先帝快些好起來,,隨后便傳來消息,,被禁于端王府的端王自知罪孽深重,但他對先帝的一片孝心卻是天地可表,,愿用自己的心頭血來給先帝做藥引,。
服用了用端王的心頭血做藥引的湯藥之后,也不知是不是這個偏方真有奇效,,久病不愈的先帝竟然真的極快的好轉(zhuǎn)起來,。
若說先帝之前對端王確實是極為惱怒,那么,,在這件事之后,,感念端王的純孝,再加上有皇貴妃華氏在旁邊哭訴,,先帝到底還是心軟了,,解除了對端王的禁令。
按說,,端王好不容易才總算是磨得先帝心軟了,,應(yīng)該就此好好表現(xiàn)一番再圖別的才是,但端王才一能出府,,立即就進宮見了先帝,,抱著先帝的腿就是一通哭訴,道是自己是被人冤枉的,,實則是太子想要打壓自己,,才特意偽造了證據(jù)。
不僅如此,,端王還指出,如今太子已經(jīng)得了太多朝臣的擁護,隱隱有太子甚至?xí){到先帝的意思在里面,。
也不知是帝王的多疑,,還是對最疼愛的兒子的信任,先帝竟然由此再次動了易儲之心,。
易儲,,不管在哪朝都是大事,若非儲君確實荒誕無道,,絕不可輕易而為,,先帝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才會在某次召了內(nèi)閣朝臣議事之時,,隱晦的透了些口風(fēng),。
太子無過,甚至還在賑災(zāi)以及貪腐案之事上有功,,不見先帝有多少嘉獎,,反道是端王,犯下了那樣的大錯,,卻被輕易的原諒,,這樣的對比實在太過明顯。
若只是先帝的家事,,那做臣子的自然插手不得,,但易儲卻是國事。
當(dāng)時季太傅已是內(nèi)閣首輔,,以季太傅為首的眾臣齊齊懇請先帝三思,,先帝便是再不愿,最終也只得打消了念頭,。
而這件事……
其實就已經(jīng)為季家后來遭遇的禍?zhǔn)侣裣铝艘印?p> 這之后不久,,先帝突然拿出了幾樣“證據(jù)”,那些“證據(jù)”直指季太傅,,道是工部和戶部的貪腐案都是季太傅在背后操縱,,之所以嫁禍給端王,是為了激發(fā)太子與端王之間的爭斗,,挑撥皇室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以此達到把持朝政的目的。
也不知先帝是認定了那些“證據(jù)”是無可辯駁的鐵證,,還是先帝知曉這些所謂的“證據(jù)”其實經(jīng)不起推敲,,涉及太子太傅、內(nèi)閣首輔的這樣一樁大案,,竟然未經(jīng)三法司,,直接就在先帝那里被定了罪,不過短短一日的功夫,季太傅及兩子三孫便被判了斬立決,,而季家其他人則被流放去了嶺南,。
偌大的季家,正是風(fēng)光無限的季家,,就因為先帝的一道旨意,,就這樣變得支離破碎起來,讓人震驚的同時,,又難免覺得悲哀,。
畢竟……
就連普通百姓都認定了,季太傅是被冤枉的,。
季太傅為官幾十載,,可謂是兩袖清風(fēng),官聲極佳,,從前外放時更是得了不少諸如萬民傘之類的東西,。
一個人能裝一時,不能裝一世,,能騙得幾人,,卻不可能騙過千人萬人。
這樣的一個人,,豈會是為了弄權(quán)而不顧百姓死活的人,?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6-07-31/579dcbee46a7a.jpg)
莞邇
今天兩更,第二更可能是下午,,也可能是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