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當年車騎將軍大破匈奴是何等的威風,斯人已逝,,唯有戰(zhàn)爭似永無停歇!
適時冬十一月,一路大雪紛飛,,前方戰(zhàn)況也像雪花般紛紛而至。
官家一行北征的隊伍在大雪狂風中砥礪前行,,未免糧道斷絕,,還以重兵殿后,以便緩急用之,,無腹背受敵之患,,數(shù)日之后,終于經(jīng)過韋城,,抵達澶州,。
黃河從澶州城流過,把澶州一分為南北兩城,,官家在南面大名行宮駐蹕下來,,大名宮北面就是黃河,渡過黃河就是前方戰(zhàn)場,。
扈從大軍先鋒官呼延贊心里一萬個不爽,,他早就熱血沸騰,摩拳擦掌,,巴不得即刻就披甲上陣,,可官家卻遲遲沒有渡河的意思。他不明白,,他們千里迢迢從汴京北上至此,,如今就一河之隔,為何踟躕不前,。
過了幾天,,他終于忍不住了,前去求見皇帝,,恰好王欽若他們幾個也在,。
“官家,城北的士兵正與遼軍激戰(zhàn),,我們得盡快渡河相援?。 ?p> 王欽若白了他一眼,,像是很介意他的突然闖入,,“呼延將軍,,你作為大名行宮外都巡檢,職責是保衛(wèi)行宮的安全,,前方的事官家自有打算,!再說要渡河談何容易,也沒有足夠的船只??!”
“寇相這段時間一直在周邊搜集船只,還差人造浮橋,,如今已經(jīng)準備得差不多了,!”
“可是王超援軍未至,我們過河也愛莫能助,!”
原來,,官家剛到澶州時就命步軍都虞侯以及天平節(jié)度使王超率真定十萬屯兵到行營支援,可好多天過去了,,仍然沒有援軍的消息,。
“可是,只要官家過河,,到時候士氣大振,,亦如虎添翼!”
呼延贊仍不放棄,,說著又望了望官家,,官家捋著美髯似在沉思,緩緩,,他才道,,“還是再等等援軍,到時一起北上,!”
既然皇帝都這么說了,,皇命如山,呼延贊也不好再繼續(xù)催促,,只得默默地退下了,。
“官家,聽說王超在定州剛為契丹所敗,,如今二十萬遼軍與我們就一河之隔,,臣恐王超久不至而使官家處于危境。臣之前提到的遷都之事,,還望官家三思,!”
沒想到,這時王欽若竟然又斗膽舊事重提,,見官家不置可否,,他又望了望其它幾個大臣以及幾名將士,。
有人連忙附和,“王大人所言極是,,官家萬金之軀,,決不能有半點閃失,昇州環(huán)山抱水......”
有人骨頭就是軟,,這跟他是文官武官,,男的女的都無關(guān)。
“誰要是再提遷都定斬不赦,!”
那聲音如春雷滾滾,眾人被嚇了一大跳,,只見說話那人兩目生煙,、七竅冒火,不是別人,,正是寇準,。
浮橋已造好,他特意前來催促官家渡河,,不想?yún)s聽到他們這一番喪氣茍且之語,,怒不可遏之余,撂下這句狠話,。
大家被他這一聲怒吼的強烈氣勢所壓,,頓時啞口無言。
寇準掃視眾人,,他沒想到,,他四處備戰(zhàn),流連于軍營校場,,可他們這些人卻又在官家耳邊花言巧語,,他也終于明白為什么官家一路北上都躊躇滿志,在行宮駐蹕下來后卻遲疑不前了,。
“這二十多年來宋遼連年征戰(zhàn),,我聽說每每遼軍南下,邊關(guān)百姓往往是父母備馬妻兒備箭,,男兒即刻上馬征沙場,。百姓們尚且不懼生死保家衛(wèi)國,想不到你們一個個食民俸祿,,到了緊要關(guān)頭卻慫恿官家南逃,!血氣全無,令人唾棄,!”
他的情緒飽滿深厚,,轉(zhuǎn)眼就渲染了整個行宮,。
數(shù)落完眾人,他又轉(zhuǎn)頭向著官家,,目光炯炯射人,,官家避開他的目光,可他的聲音還是鏗鏘如鉍躒傳了過來,,“堂堂大宋的一國之君,,對澶州將士的烈戰(zhàn)坐貽聾瞽,對花言巧語倒是洗耳恭聽,!”
王欽若氣弱聲細地嘀咕道,,“如今王超所率援軍未至,何必讓官家渡河犯險呢,?”
眼見寇準一人這么輪番訓斥眾臣與皇帝,,他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不服,于是壯著膽子回懟了這一句,,可是又不敢太大聲,,但此刻屋里鴉雀無聲,縱然他小聲嘀咕,,寇準還是聽到了,。
“犯險?我們一路從汴京過來,,就是要跟遼軍決一死戰(zhàn),,如今遼軍都在北城,那一對契丹母子親自擊鼓壯勢,,如果官家不去北城,,此行的意義何在?不入北城,,不足以鼓舞士氣,,不入北城,不足以震懾敵軍,!”
“官家,,寇老言之有理?!?p> 大將高瓊也勸將道,,“再說了,城北的將士現(xiàn)在正以熱血相潑,,隨軍將士的一家老小都在京城,,他們怎么可能拋棄妻子隨官家只身前往什么昇州或益州?如果官家決定遷都,,那必將軍心大亂,!”
他腰間帶著三百來斤的至寶--—雙錘,,倒像是掛了兩根狗尾巴草一樣悠悠然。
“高將軍,,竟然敢對官家無禮,!”
樞密院事馮拯突然高聲呵責高瓊,高瓊一愣,,如果他方才這一番話就算無禮,,那寇準先前的話就是無禮至極了,可他當時卻什么都沒說,。
高瓊也怒了,,駁斥道,“我高瓊是粗人,,只會舞刀弄槍,,如今遼軍欺我邊疆,我勸官家出征,,我自當誓死抵抗全力殺敵,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我不像馮大人,,會耍筆桿子寫文章,不然,,你寫篇文章?lián)敉藬耻?,我就不再多說一句?!?p> 他年少誤入盜途,,在問斬之際卻突然大雨滂沱,因而得以逃脫,,后來參軍入伍,,加入了先皇太宗的麾下,和他一起北伐,,常年做邊關(guān)統(tǒng)帥,,可官家即位后,念他年老,,讓他入京做文官,,這在別人看來是無上榮耀的事,可他卻悶悶不樂,,老馬念戰(zhàn),,在京中他渾身是膽卻無處可使。
咸平二年,,遼軍南下入侵,,蕭太后領(lǐng)兵抵達狼山一帶,,他按耐不住面謁圣上請求去邊關(guān)應戰(zhàn),后來遼軍撤兵后他又被調(diào)回京都任職,,管理禁衛(wèi)軍,。他雖然做得不錯,官家還多次當面夸獎,,可是他還是心念邊關(guān)的歲月,,他倒是羨慕他在遼州做刺史的兒子,可以馳騁沙場,。
這下,,遼軍再次南下,他自然不會錯過機會,,盡管他已年至古稀,,仍主動請纓來前線。
如今他已年過七十,,體能相比年輕時肯定是下降了,,但是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是不會隨著老去而消失的,更何況,,只要還有沖動,、還有熱情,那就是最好的狀態(tài),。
為何要把年齡和身體等同于能力,?
“報!”
隨著一聲長謁,,一人幾乎是撲將而至,,“官家!前方傳來消息,!大將高亮在澶州城外戰(zhàn)敗,,陶老王妃為了不讓高將軍落入敵手,下令射殺了他,!”
在場的人無不震驚,。
“官家,陶老王妃年邁古稀,,以僅僅三萬之眾對抗契丹二十萬大軍,,死守澶州三月有余,眼下寧愿親眼射殺部下都不愿開門,,為的就是等援軍,,守住澶州,拱衛(wèi)京師!那北城的將士也有許多是含金玉出生的富家子弟,,或是良將門第翩翩少年郎,,他們不畏生死奔赴戰(zhàn)場......”
寇準眼眶微紅,聲音也混沌粘稠了起來,,“官家,,為人君者不能挾太山以超北海,但能為民折枝,,若官家北渡黃河向前方戰(zhàn)士霑恩撫循,,寒士必將挾纊,士氣高漲,!”
“官家.......”
王欽若還要說什么,,官家卻突然端起硯臺砸在案幾上,為了不讓眾人看到自己的怒容,,他背過身去,,哽咽道,“不要吵了,,朕這就去北城,。”
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再次北上,,狂風驟起,呼嘯著襲來,,吹得眾人思緒凌亂,、面如刀割,,風在江南是‘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到了北方就是‘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將軍角弓不得空,,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那些隨行的大臣哪有見過此等肅殺的景象,看著河岸旌旗蔽日,,于是又心生退意,,認為渡河太危險了,不如隔岸觀火來得妥當,。
“這怎么渡河啊,,又沒有橋!”
“橋修的是來世福,你把眼前的難關(guān)挺過去了再說吧,?!?p> 隨行中還有很多是宮里的常侍,他們常年深居宮中,,也沒有見過這邊關(guān)冷月,、烽火狼煙,害怕極了,,故意拖延不前,。
高瓊大怒,舉起手杖就往那后退的人背上打去,,“說句不好聽的話,,現(xiàn)在只不過是讓你們北渡去看一場我大宋將士豁出性命的表演,當然不如你們平日在宮里看的歌舞那樣美觀,,如今只是讓你們離舞臺更近一點,,又沒有讓你們上臺表演,你們囊慫個啥,?”
說著幾乎是驅(qū)趕著他們渡過了浮橋,。
官家過了黃河,在城樓上召見了各路將領(lǐng),,城下的士兵看見城樓上的黃龍旗,,知道官家渡過黃河御駕親征,皆翕伏于城下,,三呼萬歲,,震天動地,聲聞數(shù)十里,,官家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作為皇帝的尊嚴與無上的力量,。
官家在北城巡視后,仍回南城行宮,,寇準則留在北城指揮作戰(zhàn),。雖然回了南城,但官家還是掛念著北城的動向,,數(shù)次派人去北城探視寇準的起居作息,。
“官家,寇相正與知制誥楊億在城樓上喝酒下棋哩,?!?p> 官家稍微寬了心,“繼續(xù)觀察,,朕要知道他的一舉一動,!”
“是!”
接下來,不時有探子來報,,“官家,,寇相剛剛讓他的庖人下廚殺魚佐酒!”
......
“官家,,寇相吃完魚后就睡著了,,鼻鼾如雷啊,!”
......
“官家,,寇相在聽曲兒!”
......
“聽的什么,?”
“是《秦王破陣曲》,。”
官家點點頭,,示意他們不用去打探了,,他想,寇準既然如此放松,,既然他在北城都不擔心,,說明此次大戰(zhàn)成竹在胸。
其實,,寇準不過是有意安撫天子,,他每天承受的壓力唯有埋藏在心里而已。他堅信,,只要官家繼續(xù)坐鎮(zhèn)澶州,,宋軍氣勢必將不會潰散。而且遼軍深入宋境已久,,繼續(xù)下去,,必當糧草枯竭,他利用潭州地勢打持久戰(zhàn),,到時候遼軍不過是強弩之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