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海晏,,時和歲豐,,這是趙旌畢生的追逐與理想,。
——
時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內(nèi)憂外患,,奸佞當?shù)馈?p> 寧宗初期,,趙汝愚任右宰相,但因他為皇室宗親,,而朝廷并無宗室子弟官拜宰相的先例,,在韓侂胄的煽風點火下,終被罷黜,,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福州,。
趙汝愚為官端正,清介有守,,在位時引理學派文人入朝,,深得人心。
罷相消息一經(jīng)放出,不滿者眾,,民間亦嘩然,每日皆有人上書求情,,寫詞悼念,。
然,朝中反對者皆被韓侂胄貶謫,,韓侂胄更以此為由指責趙汝愚“倡引偽徒,,謀為不軌”,再謫寧遠軍副節(jié)度使,,貶永州,。
這一年的趙旌,才剛剛滿七歲,。
他永遠記得那個祖父臨行前的夜晚,,夜空很黑,濃云密布,,看不到一顆星星,。
他不知道祖父在書房里與父親叔伯們說了什么,只知道父親叔伯們送祖父出來時,,面色均戚戚然,。
“爹爹叔伯是舍不得祖父遠行么?旌兒也舍不得呢,?!彼娓傅溃白娓甘裁磿r候回來,?”
祖父抱起他,,矍鑠的目光一如往常,只是眼底有他看不懂的濃色在積聚,。
彼時只有七歲的趙旌并不能理解這種濃色,,他只是奇怪,明明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么祖父沉默了那么久,,久到他以為祖父不會回答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祖父突然笑了,,眼底的濃色煙消云散,化作一片赤誠坦然,。
“待到河清海晏,,時和歲豐之時,我便會歸來?!?p> 趙旌記得祖父當時是這么回答他的,。
這句話后來有人跟他說是句謊話,一句用來哄騙孩子的言辭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趙旌不以為然,祖父從不騙人,,他遲遲不歸,,只不過是因為這個天下還未承平,還未做到他心目中的河清海晏罷了,。
慶元二年正月,,趙汝愚赴任途中莫名暴卒,時人泣之,,詩曰:“左手旋干右轉(zhuǎn)坤,,群邪嫉正竟流言。狼胡無地歸姬旦,,魚腹終天痛屈原,。”
趙汝愚的靈柩運回臨安,,家中眾人皆泣,,唯獨趙旌沒有。
他看著滿堂縞素,,眼中有云翳遮繞,。
后來,趙旌習文亦習武,,他聽家里人給他講祖父過往的故事,,才發(fā)現(xiàn)世道對祖父是多么的不公。
當年祖父明明考中狀元,,卻只因他是宗室子弟的出身,,就被黜為榜眼,只不過祖父厲害,,外放時掙了大功勞,,平息了羌族對邊境的騷擾,仍是一步一步位極人臣,。
只可惜......只可惜世道終還是不公,!
皇室宗親,與天子同姓,,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是一把枷鎖,,牢牢地套在他們肩上!
祖父這般能耐,,最終都只落得這樣的下場,,趙旌自問何德何能,能憑借自己的本事翻過天去,?
如果說朝堂上的那些人就是這個世道,,那么這個世道不要也罷!
遠處伽藍鐘磬之音遙遙擊響,,趙旌終于下定決心,他要用自己的雙手,,親自去謀求自己的道,。
趙旌在武藝上更加刻苦了,與此同時他亦愈加的謹慎,,不輕易展露于人前,,平日總作一副游手好閑的模樣。
道阻且艱,,他不想連累家人,,有些事情,有些道路,,注定只能一個人面對,,一個人走過。
有道是,,十年磨劍,,一孤俠道。
十八歲的趙旌多年隱忍,,一朝爆發(fā),,成果無疑是驚人的。
一個又一個貪官污吏的橫死,,讓所有人都記住了這名橫空出世的無名俠客,。
百姓們將他稱之為“紅俠客”,因為有人看到他身上的佩劍綁有一段紅色布帶,,那顏色之烈,,猶如忠勇之士的一腔鮮血;那迎風之姿,,猶如三軍將士頭上獵獵旌旗,,聚散凝軍魂。
無人知道趙旌在第一次動手的前夜,,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從祖父的遺物中取出這段紅布帶的,。
它原是邊境將士的旌旗,可惜受損嚴重,,只剩那么一方了,。
從前它一直被趙汝愚當作貼身之物攜帶,趙汝愚跟年幼的趙旌說過,,旌旗是三軍之魂,,旌旗在,人就在,,三軍最后一個士兵不倒,,旌旗就永遠不倒。
這方殘破的旌旗,,時時刻刻提醒著他,,后來也提醒著趙旌抱守初心,銘記南渡之辱,。
趙旌把這方殘破的旌旗綁在了佩劍上,,從此往后,旌旗在,,人就在,,紅俠客在,道就在,。
惡人自有惡人磨,,開禧三年,為求與金議和,,韓侂胄被楊皇后和史彌遠設計劫持至玉津園殺死,,殺手當中,一名刺客長劍凜然,,劍柄紅帶飄揚,,獨樹一幟。
故事的后來,,紅俠客仍然活躍在南宋的土地上,,紅俠客所到之處,貪官污吏盡皆聞風喪膽,。
有人也曾在機緣巧合之下遇見過紅俠客,,見他獨自一人坐于茶肆之中,背脊挺拔,,卻略顯孤冷,,于是便問他:
選擇了這樣一條不歸路,是否在某個漆黑的深夜里,,感到過孤獨與后悔,?
紅俠客答曰,,不曾有過,吾雖只身一人,,但心中自有千萬人與吾同矣,!
在這樣漆黑的深夜里,他正如祖父給他取的名字——旌,,為無數(shù)活在暗處的有志之士指明方向,,為無數(shù)掙扎于困厄之間、看不見未來的百姓送去光亮,。
若世間無道,,他便化作旌旗指明道路;若此道險阻,,他便化作利劍披荊斬棘,;若此夜無星,他便化身啟明流照大地,。
他要以自己的道,為世間帶去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注:《趙旌傳》中趙汝愚,、韓侂胄等人均是歷史上存在的真實人物,,趙旌為原創(chuàng)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