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面前正在播放著片尾的大熒幕,李想現(xiàn)在是真的很佩服余祥和趙宇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太牛逼了,,他李想愿意稱他們?yōu)樽顝姟?p> 趙宇就不用說了,整部電影中只能用一個“真實”二字可以形容趙宇的演技,,在李想的心里,,趙宇的表現(xiàn)絕對是值得一個影帝的。
余祥這個人吧,,有點不太好說,。
從外表來說,就是一個儒雅隨和的中年大叔,,而且在和他的采訪中也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是一個溫和的人,。
但你看了他的電影,你會發(fā)現(xiàn)他拍電影時會是站在上帝視角,,會用一種冰冷甚至是淡漠的視角去剖析這個世界,,剖析人的內(nèi)心。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卻在余祥的身上完美的融合著,,這或許才是余祥身上最大的魅力所在,。
看了看時間,已經(jīng)深夜十一點多了,,從影院回到家中,雖然已經(jīng)是深夜了,,但他還是給自己泡了一杯咖啡,,因為他知道,他還有一些未完成的工作要做,。
相對于記者這個職業(yè),,李想更喜歡的是做一個影評人。白天的工作已經(jīng)完成,,現(xiàn)在,,他需要將他個人的另一種解讀放到網(wǎng)上讓大家觀看,這是與他白天時完全不同的猜測,。
拿出筆記本,,把所有打了問號的關(guān)鍵詞都單獨寫到另一張紙上,做完準(zhǔn)備工作后,,李想端起咖啡一口氣喝完,。
拿出筆記本電腦,打開一個空白的文檔,,李想在心里回憶著電影里的每一個場景,。在下班以后,,他又去電影院看了兩遍《白日焰火》,所以他現(xiàn)在更加相信自己現(xiàn)在的解讀才是對的,。
李想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始在筆記本電腦上正式寫下:
為什么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白日焰火》?
其一:白日焰火對應(yīng)著劇中的“白日焰火夜總會”,,這是一切事件的起源,。夜總會是什么地方不用多說,我個人覺得“白日焰火”四個字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給觀眾指向性,,即關(guān)于性沖動與壓制的探討,。
其二:電影中的環(huán)境和人物都是冷冰冰的,這種冷冰冰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激發(fā)所有人的沖動和欲望,。在這種內(nèi)在的沖動和外部冰冷的沖突下,,導(dǎo)致每個人所擁有的欲望和沖動都只能像白日的焰火般短暫存在,卻又被立刻撲滅,。
具體表現(xiàn)為片頭的張自力和前妻,、賓館里的梁志軍與吳志貞、張自力和吳志貞在冰場的親吻和最后摩天輪結(jié)束后被出賣的吳志貞,。
而在片尾指認(rèn)現(xiàn)場時,,樓頂發(fā)出的煙花也營造出了一種“白日焰火”的場景,個人認(rèn)為這與片名關(guān)系不大,,純粹是張自力對于出賣吳志貞的一種吶喊,,有種履行承諾并告訴吳志貞他的愛就像白日焰火一樣,稍瞬即逝,。
所以才會有在車上吳志貞似笑非笑的表情,,她看懂了,但這對于此時的她來說沒有意義,,所以才會似笑非笑的樣子,,看向車頭的方向。
居委會樓道里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一匹馬,?
通過臺詞我們可以知道馬是“拾荒人”留下的,,而馬這個意境不用我多說,它代表的是一種強力的地位,,在我個人看來,,它出現(xiàn)的時間是在王隊調(diào)查“蓉蓉干洗店”時,有種強烈的指向性,,干洗店老板,。
馬是“拾荒人”留下的,但“拾荒人”卻不見了,這點也對應(yīng)后文的“白日焰火夜總會”老板的失蹤,,一個大活人,,什么時候失蹤的都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在意,。這在隱晦的表明著看似平靜的生活中有著很多看不到的危險,,再結(jié)合馬的意境,這不就是“蓉蓉干洗店”的現(xiàn)狀嗎,?
所有接近吳志貞的人都死了,,為什么老板沒事?
說到老板,,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張自力第一次進到店里的時候,,老板就說了一句話,“這人呢,,千萬不能給自己找麻煩,。”
還有“我就是可憐她”,,仔細想想,,這個時候的老板是不是就像是一個“拾荒人”,但他拾荒的對象卻是吳志貞這個漂亮的女人,。
而且細數(shù)老板出場的幾次,,他都會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這些話,,在事后你想想是不是正好是和吳志貞干過的一些事有關(guān)系,。
刑警們?nèi)フ{(diào)查老板后,得知老板每次都只看她換衣服,,從來不做別的事,,從而“讓”大家得到一個結(jié)論:就是老板有一定的功能障礙。
是不是太巧了一點,,剛調(diào)查到蓉蓉干洗店,剛開始懷疑老板,,然后就開始發(fā)生了這種事,,真的完全是巧合嗎,?
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假設(shè),老板是知道吳志貞殺人的事的。不說什么證據(jù),,單單從夜總會老板從那以后再沒鬧過,這一點應(yīng)該就不難猜出來,,更何況那個兩萬八的皮氅再也沒有來取,,而老板卻一直留著,并且頻頻拿給張自力看。
明確了這點之后,,是不是老板的行為就合理了很多,。一開始的不管不顧,中間的洗刷自己嫌疑,,后來的指出骨灰盒所在地,,一切都串聯(lián)起來了。
梁志軍脖子上為什么一直掛著冰鞋,?
梁志軍脖子上的冰鞋,,帶著冰刀。電影中有交代死者相似處是都是滑冰的時候遇害的,,而且通過王隊我們也可以看出,,冰刀是梁志軍的武器。
電影里的冰鞋是鞋子和冰刀的結(jié)合,,象征著“性與暴力的結(jié)合”,。這是梁志軍在控制吳志貞,對吳志貞的性渴望和因此而產(chǎn)生的暴力,。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本人的觀點,,老板知道吳志貞和她“死去”的丈夫做的事,但他沒有在乎,。在張自力出現(xiàn)后,,他意識到吳志貞已經(jīng)暴露了,干脆直接把自己撇清,,一直冷眼觀看著吳志貞一步步被捕,。
而張自力為了復(fù)仇或者是為了重新成為刑警,在吳志貞暫時屈服后仍然把吳志貞舉報出去,,然后完成了屬于他自己的救贖感,。
整部電影中除了王隊外,沒有一個好人,。張自力自私,、梁志軍變態(tài)、干洗店老板冷漠,、吳志貞狠毒,,還就只剩王隊有那么一點人性,然后他就死在了梁志軍的欲望和暴力中,。
整部電影最讓我觸動的有兩處:吳志貞在冰場里沉重而輕盈,、帶有懸浮感時滑冰的場景和張自力瘋狂的扭動著自己的肢體,在舞池中央瞎j8跳時,,那種狂放而裸露出的內(nèi)心世界,。
前者可能是吳志貞在電影里為數(shù)不多的放松時刻,,雖然這個放松的時刻同樣是充滿著那么多的血腥,畢竟前幾個人都是在滑冰時被殺害,,這不用我再多說了吧,。
所以吳志貞是對張自力是起了殺心的,只是在冰場時被王隊攪和了,,在電影院外,,又被王隊用生命給擋下了。
而后者,,導(dǎo)演用了很長的一段固定長鏡頭記錄著張自力用那種瘋狂的舞蹈釋放著自己的內(nèi)心,,讓在屏幕前的我感受到悲風(fēng)撲面而來。
最后讓我們用電影中的臺詞進行結(jié)尾,。
“你還想贏得世界?。俊?p> “不,,我只是想輸?shù)穆稽c,。”
……
李想又檢查了一遍,,看看有沒有錯別字之類的小錯誤,,拷貝到自己的私人賬號上,發(fā)送出去后又找到豆瓣影評,,在上面重新發(fā)了一遍,。
然后李想整個人都開始放松下來了,不管反響如何,,這個才是自己真正想說的解讀,,而不是在報社時,這也不敢說,、那也不敢說,。
合上筆記本,李想從凳子上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看了看時間已經(jīng)快一點了,去衛(wèi)生間洗漱以后,,躺在床上,,腦海里不自覺又想起張自力在舞池中央的舞姿。
嗨,,說不定趙宇真的能拿影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