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在乾清宮老爹靈堂前接受了群臣的勸進,,正式宣布登上帝位,,同時吩咐翰林院擬旨,,通政司刊發(fā)邸報布告天下新君繼位的消息,,只等欽天監(jiān)選出一個良辰吉日舉行登基大典,。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君上位也一樣要有所動作,。舊臣需要安撫,,從龍之臣需要升遷。朝政還要在新舊交替之間保持平穩(wěn)過渡,,朱瞻基連續(xù)一個多月都是吃住在乾清宮,,每天不停的召見各個大臣,與諸臣商議國是,。
君與臣之間如同夫妻,,新君與臣子之間也是需要磨合,雙方需要在不停的試探中,,探得對方的底限,。
只有明了對方的底限才能更好的相處,雖然皇帝有先天的優(yōu)勢,,可以動用暴力手段對付群臣,,但是偶爾為之還行,一直這么做,,那就等著人心盡失,,說不定哪天就會來個落水死、紅丸死,。
臣子也要明白新君到底是想有所作為還是守成享樂,,只有明白對方想要什么才能針對性的做出相應的反應。
首先當務之急是就是抓緊修建大行皇帝的陵寢,,主要負責的部門就是戶部與工部,,在與夏元吉和吳中多次溝通后,確定下來陵寢的建制,。
大行皇帝在位時間太短,,陵寢還沒來得及動工就駕崩了。按著大行皇帝生前的一貫作風,,朱瞻基對夏元吉與吳中說道:“二位卿家,父皇在時一直都崇尚節(jié)儉,,每一兩賦稅都來自百姓,,都是民脂民膏,。父皇的陵寢以簡約大氣為主要格局,不要將一些浮夸的建筑用在修建皇陵之上,,憑白的浪費國帑,,這以后應該形成定制?!?p> “陛下圣明,!”夏元吉與吳中齊聲稱贊。
“吳愛卿多辛苦一些,,施工進度,,早日完工就能早日讓大行皇帝入土為安?!敝煺盎棺《说姆Q頌說道,。
吳中躬身行禮道:“臣敢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夏愛卿,!戶部錢糧可還夠支應,?”朱瞻基轉(zhuǎn)頭問夏元吉。
“陛下放心,,臣就算左支右絀也要滿足大行皇帝的陵寢修建與陛下的登基大典的花費,。”
“保證大行皇帝的陵寢修建就好,,朕的登基大典盡量簡辦,,大明未來用錢的日子還多著呢。單單過去的一年,,大明各地都有多少水旱天災,,被災百姓都在嗷嗷待哺,若是不能妥善安置百姓,,有失朝廷威信,。”
“陛下,!這怎么可以,,登基大典乃是國之大典,怎能委屈了陛下,!”
“大國威嚴在于國力,,在于兵戈之利,在于禮儀文化之盛,,就是不在于奢華浮夸的面子,。未來朝廷將極力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開支,將每一文錢糧都花在刀刃上,?!?p> “臣等謹遵圣諭,!”
這是朱瞻基第一次在群臣面前表態(tài)節(jié)儉的思想,這樣的思想很符合儒家思想,,這一表態(tài)得到了群臣的交口稱贊,,大贊天佑大明圣明君主降臨國朝。
不要錢的馬屁滾滾而來,,朱瞻基心中冷笑,,等到涉及你們的利益的時候朕就不圣明了。
欽天監(jiān)也在經(jīng)過多天的夜觀天象,,向朱瞻基稟報六月二十七日大吉,,最適合舉行大典。對于欽天監(jiān)計算吉日有什么根據(jù)朱瞻基也是不懂,,既然欽天監(jiān)煞有其事的說二十七大吉,,那就定在那一天舉行登基大典。
登基前四五天朱瞻基就開始了齋戒沐浴,,并在禮部負責禮儀的官員督導下練習禮儀,。
盡管朱瞻基一再要求登基大典從簡辦理,可是大多數(shù)環(huán)節(jié)都在儒生的堅持下保留下來,,整個典禮的籌備過程沆長繁雜,,在這個過程中,朱瞻基就像是一個提線木偶,,聽從著儒生的擺布,。
朱瞻基不乏惡意的揣測,儒生制定這些禮儀就是在用這些看似增加帝王威嚴的過程中約束帝王,,帝王表面上至高無上的權力實際上還是被儒家圈禁在了禮這個藩籬之中,。
六月二十七日卯時初刻,朱瞻基就被范安叫醒,,在宦官宮女的伺候之下更衣,。九章袞冕異常沉重,朱瞻基要穿著這樣一身行頭在奉天門接受百官的朝賀,。
就連鄭和與王景弘這樣的內(nèi)臣重臣也站在了朱瞻基的身邊干起了他們從前伺候人的老本行,,反倒是范安這個正牌的伺候朱瞻基的大太監(jiān)因為級別不夠,被擠到了一邊,,在那里委屈的自怨自艾,。
吉時一到,鐘鼓樓上鐘鼓齊鳴,,教坊司在鐘鼓聲停歇之后開始奏響中和韶樂,。朱瞻基在鼓樂聲中乘御輦駕臨奉天門,百官在禮部官員的指引下全部朝服入午門朝見皇帝,。
百官按照文左武右,,依品級站好,。鴻臚寺導執(zhí)事官高喊一聲:“請陛下升座!”
鄭和與王景弘一左一右攙扶著朱瞻基升上丹陛,,坐在御座之上,一左一右站在朱瞻基的兩旁,。朱瞻基望著丹陛下黑壓壓的群臣,,滿堂大多都是朱紫。
就算是知道自己一定會登上帝位,,看到如此盛況也是難忍心頭的激動,。坐在御座上看著下面的群臣,就像是神靈在俯視著眾生,。
鳴鞭的宦官看到皇帝已經(jīng)坐上御座,,揮動手中的鞭子,使勁甩動,。
“啪,!”
“啪!”
“啪,!”
凈鞭三響,,群臣齊齊下拜磕了三個頭,口中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鄭和高喊。
群臣起身,。
“再拜,!”
群臣再次拜倒。
“起,!”
“再拜,!”
三拜九叩,完成之后百官紛紛遞上賀表,,恭賀朱瞻基登基正式成為大明天子,。
接下來朱瞻基頒下了當皇帝后的第一道詔書:“明年起改元宣德,大赦天下,,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這改元詔書是要明發(fā)天下,,以及周邊諸藩屬國,。告訴周邊小國,從明年開始你們換爸爸了,。從此是宣德天子做你們的爸爸,。
大典一直持續(xù)到午時才堪堪結(jié)束,,朱瞻基就在奉天門外賜宴百官,接下來還有一件更為重要的事就是為大行皇帝上謚號,,定下廟號,。
謚號與廟號就是這個時代君臣功績的蓋棺定論,內(nèi)閣早已定好了幾個備選的謚號和廟號以供朱瞻基選擇,。朱瞻基從中挑出‘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圣達孝昭皇帝’為大行皇帝的謚號,,并挑出仁宗做為廟號。從此朱高熾的就成了后世的仁宗昭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