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的朝堂,,比朱由檢上一世和諧了很多,。
上一世的朱由檢對內閣閣老們阿附閹黨非常不滿,借著東林黨彈劾閹黨之際,對內閣來了個大換血,,四位閣老全部下臺。
然后為了爭奪內閣及六部閹黨留下來的位置,,朝堂之上整日里刀光劍影明爭暗斗,,掀起了激烈的黨爭,便是東林黨內部也是你爭我奪,,以至于眾多的國事因此耽擱,。
而這一世,經歷了亡國,、經歷了生死的朱由檢,,已經成熟了很多。他用人已經不再僅憑心中好惡,,也不在看其是名聲極好的清流還是名聲很差的閹黨,,而是一切以朝堂穩(wěn)定為基礎。
所以到目前為止,,除了六部換了一輪外,,內閣四位閣老都安然無恙。有四位閣老在,,國事自然一切運轉正常,,也省了朱由檢很多事。
諾大的大明,,十三省土地億兆百姓,,每天都有事情發(fā)生,無數的奏疏飛往內閣,,再送到內宮,,若是每一份奏疏都認真去看,還會和上一世一樣,,整日埋頭在奏疏的海洋中,,根本沒時間沒精力思考其他事情。
所以,朱由檢改變了策略,,在過年后他重組了司禮監(jiān),,除了隨身的王承恩以外,又設立六個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每個秉筆太監(jiān)分別對接六部中的一部,,負責先過一遍奏疏。這些奏疏都已經經過內閣的批閱并給出了處理意見,,若是沒有太大問題,,就由該秉筆太監(jiān)直接披紅,再交由掌印太監(jiān)劉若愚蓋印,。
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都是從小進宮在內書堂讀書,,很多太監(jiān)學問非常好,甚至不比那些進士們差,,而司禮監(jiān)又是協(xié)助皇帝處理國事的地方,,耳濡目染下,這些秉筆太監(jiān)能力并不差,。像魏忠賢那樣大字不識卻能當上秉筆太監(jiān)提督東廠者實在是異數,。
只有非常重大的國事,奏疏才會送到朱由檢面前,,由他御覽批閱,。
權力下放,朱由檢每天的時間多了不少,,有足夠的精力關心最重要的事情,,譬如禁衛(wèi)新軍,譬如兵工廠,、科學院,。
兵工廠的工匠們辛苦了兩個多月,到三月份時,,已經打制出魯密銃兩千余支,,虎蹲炮一百門,佛郎機子母炮八十余門,,另外還有一窩蜂,、飛天神龍等各種火箭火器若干。這些武器,,已經足夠裝備數千新兵,。
西苑的禁衛(wèi)新軍又經歷了兩個月的隊列軍姿訓練,嚴格的訓練使得他們具有極高的服從性和集體意識,。不管個人武技但從整體面貌來看,,他們儼然是這個時代精神面貌最好的軍隊,!這可不是自夸,而是京師百姓對他們的印象,。
朱由檢也并非整日把他們拘在西苑中訓練,,而是每十日會休整一天,他們可以出去在城中逛逛買些私人物品,。然后京師百姓們便非常驚訝的看到一支完全不同軍隊,。
禁衛(wèi)新軍士兵上街,從來都是穿戴整齊,,三人一列兩人一行,,便是逛街也保持著整齊的隊形,從來不會出現(xiàn)京營兵那副懶散吊兒郎當的樣子,。禁衛(wèi)新軍士兵買東西從來都是照價付錢,,從不會強買強賣,更不會搶奪百姓財物,。
僅僅數月的時間,他們便贏得了京中百姓交口稱贊,,直把他們和前宋“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岳家軍相比!
當然禁衛(wèi)新軍有如此軍紀,,一是因為朱由檢對他們的要求,,朱由檢完全是按照腦海中幾百年后那支軍隊打造;再就是盧象升給軍中定下的嚴格軍法,,這些軍法條例足足有四五十條之多,,每條都需要死死背下,觸犯任何一條都會受到嚴格懲罰,;當然最重要的是,,每個禁衛(wèi)士兵能吃飽穿暖,腰包里都有豐厚的餉銀,,而皇帝親軍的身份又給了他們極高的榮譽感,,再加上本身大都是淳樸的農民,能有如此表現(xiàn)也是理所當然,。
朱由檢曾經趁著禁衛(wèi)新軍休假的時候數次微服出宮,,親自觀察禁衛(wèi)軍的紀律,有一次甚至帶著負責整頓京營的李邦華一起,。
看到的結果讓朱由檢眉開眼笑,,也讓李邦華非常沮喪,和禁衛(wèi)軍相比,,京營兵表現(xiàn)的實在是一塌糊涂,。
在李邦華的整頓下,,京營其實已經好了很多,按照兵冊除掉了大量空額,,清除掉那些冒餉者,,共整頓出兵員七萬兩千余人。原來兵冊上總人數十二萬多,,將近一半被吃了空餉,。光是剔除掉吃空餉冒餉者,便為朝廷每年節(jié)省下數十萬石的錢糧,。
然而這七萬余人,,大半都是老弱人士,好些人白發(fā)蒼蒼已經四五十歲,,還有好些人瘦弱的風一吹就能吹倒,,真正能用的青壯頂多有三萬人。
昔年號稱二十萬京營,,現(xiàn)在只有三萬可用之兵,,其中大部分都是兵油子,這便是京營現(xiàn)在的狀況,。
雖然心里早就知道,,當再一次看到這種情形時,朱由檢還是忍不住怒火萬丈,。每年耗費百萬錢糧的京營,,已經沒有了一戰(zhàn)之力!
然而這種情況又能怪誰,?怪那些貪污軍餉吃空額的勛貴,?還是那些奴役京營士兵占用京營馬匹的朝廷高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京營積弊如此原因也實在太多,。好在禁衛(wèi)新軍已經成營,讓朱由檢有了底氣,。他當即下令,,罷免原先所有京營將領,游擊以上的統(tǒng)統(tǒng)罷官,!不管這些人是公侯,,還是出自公侯嫡系子弟!
若是以往,,朝廷大舉對京營動手,,而且動作這么大,非得鬧出亂子不可,,兵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這也是上一世,,哪怕知道京營爛到家了,朱由檢也不對京營大動干戈的主要原因,,非不愿,,實在是后果太嚴重。當時的他只能以騰驤四衛(wèi)為基礎組建勇衛(wèi)營,,不敢讓勛貴領勇衛(wèi)營,,而是由御馬監(jiān)管轄。
而現(xiàn)在,,西苑有一萬禁衛(wèi)軍鎮(zhèn)著,,其中一半禁衛(wèi)軍已經裝備上最先進的火銃火炮,朱由檢再無任何畏懼,。
而京營大動干戈之時,,也沒人有膽子跳出來叫囂。兵變,,更是想都不敢想,。許顯存的錦衣衛(wèi)陰險狡詐,西苑的禁衛(wèi)軍精銳犀利,,天子腳下,,沒人敢冒著殺頭滅門的危險。
原本吃兵餉喝兵血的軍官被罷免一空,,罪惡深重的被發(fā)配到遼東軍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剛剛被錄取的武進士,。
又哪來的武進士,?剛剛錄取的!
崇禎元年二月,,三年一度的會試已經結束,,共錄取了三百名進士。而在萬眾矚目的進士會試之時,,武舉會試也在低調進行,,錄取的武進士人數更多,達到了五百有余,。
朱由檢便把這些武進士統(tǒng)統(tǒng)放到了京營,,取代原來的軍官,來了個徹底的大換血,,讓李邦華以這些武進士為骨干,,重新編練京營。
當然勛貴們也需要安撫,,朱由檢把柳紹宗,、李國幀等二十多個勛貴子弟都放在了京營,,皆擔任中高級軍官,當然直接任總兵副將那不可能,,除非以后他們立下大功,。李國幀這些人經過了嚴格的操練,帶兵能力不說,,最起碼有了軍人的樣子,。
至于他們的父輩,原來在京營任職的勛貴們,,如襄城伯李守锜等,,皆打發(fā)到了五軍都督府任閑職。
京營的阻力皆已經除掉,,朱由檢只希望用上一年多時間,,京營能恢復一定的戰(zhàn)斗力,至少要有據城而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