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大地的曠野中,一支數(shù)千人的隊伍正在一路向南,,正是盧象升率領的禁衛(wèi)新軍。
有騎兵前哨,,有步軍后衛(wèi),中間是大隊人馬,。百余輛馬拉大車行走在官道中間,,大車上裝著的是虎蹲炮佛郎機炮,以及一窩蜂飛天神龍等火器,,皆用雨布覆蓋,。
車隊兩旁是默默行走的步卒。長槍手,、刀盾兵,,火銃兵,皆盔明甲亮,,裝備精良。
數(shù)十萬兩銀子砸下去,,但論裝備精良,,鮮有軍隊能和這支禁衛(wèi)軍相比。
只不過,,數(shù)月的時間,,兵工廠生產(chǎn)的銃炮也只夠武裝一營三千人而已。
一萬禁衛(wèi)新軍,,整編為三個營,,被朱由檢分別命名為忠勇、忠義,、忠貞,。忠勇營由曹變蛟任參將,最先裝備兵工廠的武器,然后被盧象升帶了出來,,去洛陽“平叛”,。
說實話,忠勇營裝備火器的時間也就一月而已,,營中的火銃兵炮兵也就剛剛熟悉手中的火器,,遠沒到熟練的地步?;鹌餮b填奇慢不說,,準度也慘不堪言。
禁衛(wèi)新軍還遠沒到形成戰(zhàn)斗力的程度,,別說和精銳的建奴八旗兵相比,,便是和山海關外的遼西邊軍比,也有所不如,。當然,,現(xiàn)在不過是去“平叛”而已,而且能不能打起來還為未可知,,倒是用不著太擔心,。
而在身為主帥的盧象升心中,恐怕根本就不會發(fā)生戰(zhàn)斗,。福王叛逆之心或許有,,但其若真的敢作亂,用不著禁衛(wèi)軍到洛陽,,洛陽的守軍就會把他收拾了,。
在大明,能以藩王造反成功的也就太宗朱棣一人而已,。然而現(xiàn)在和太祖時又遠遠不同,,太祖時藩王們有兵權有地盤,是真正的裂土封藩,,現(xiàn)在的藩王,,不過是圈養(yǎng)的罷了。哪怕正德時野心勃勃的寧王,,其造反也不過是笑話,。更何況地處中原受到嚴密監(jiān)視的福王?
所以,,對平叛之事,,盧象升毫不擔心,他只是把這次出兵當作是一次極好的練兵機會,,希望借著這次機會,,能使得麾下的忠勇營能徹底形成戰(zhàn)斗力,!
所以,一路上,,盧象升完全是按照戰(zhàn)斗模式行軍,。
行軍時分派前哨后衛(wèi),步兵保護車隊,,騎兵游弋兩側,。
每日只行軍四十余里,日上三竿才出發(fā),,不到黃昏便扎下營盤,,而且不是簡單的扎營,是正兒八經(jīng)的扎營,,壕溝,、垣墻、鹿角,、拒馬一應俱全,。夜里分派值守的部隊輪流守夜,盧象升每夜都會親自巡查幾遍,,檢查守夜部隊戒備情況,。
然后軍隊卯時便開飯,吃過早餐后會原地訓練一個時辰,,火銃兵練習裝填射擊,,炮手也會操練火炮。在西苑時顧及影響,,現(xiàn)在則可以進行隨意進行實彈訓練,。
訓練到半上午,隊伍才會繼續(xù)開拔,,行四十里便扎營,,每日都是如此。
一開始的時候,,忠勇營參將曹變蛟很是焦急,,認為應該加快行軍前往洛陽平叛。盧象升只是淡淡告訴他平叛的事情不必太在意,。
慢慢的,曹變蛟回過味來,,開始把精力用在行軍訓練之上,,不再急著打仗。
隨著一路南行,,行軍扎營訓練,,一切都越來越有法度,,隊伍的戰(zhàn)斗力快速增長著,這種增長速度隊伍里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
而對盧象升來說,,一路南行卻生出很多感慨,感慨民生之凋敝,。
從京師向南,,所過之處皆是寬闊的平原,人口稠密之地,,然而一路所見,,雖然沒有太多流民,但百姓們無不是衣衫襤褸,、面帶菜色,。
道路兩側皆是農田,男人們在田里干活除草,,婦女帶著兒童在田邊野地里挖掘野菜,。
看到路過的軍隊,大人們皆面帶恐懼的躲避,,唯有孩童睜著無辜的眼睛好奇的看著,。
好在剛剛崇禎元年,天下還未大亂,,陜北流民剛剛有些苗頭,,燕趙大地還算平和,百姓們對軍隊并不十分畏懼,。
然而盧象升卻從百姓們破破爛爛的穿著和滿臉的菜色看出,,大部分百姓日子并不好過,遠不如十多年前,。
而這一切都是加征的遼餉造成的,。自從努爾哈赤起兵叛亂占據(jù)遼東,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二十年時間,,建奴赫然取代蒙古成為大明最大敵人,。
遼東丟失,遼南丟失,,現(xiàn)在朝廷在關外只剩下寧錦一線,,而建奴無時無刻不想攻下錦州、寧遠,,兵臨山海關,。朝廷不得不屯重兵關外遼西一線,防范建奴進攻,。
每年,,光是花在遼西邊軍的錢糧便有五百多萬兩,,超過了國庫一年收入。
沒辦法,,只能加征遼餉,。可是遼餉征不到士紳和宗室身上,,只能由普通民戶承擔,,再加上地方胥吏的貪婪,朝廷加征一分銀子,,地方便會加征一錢,,這更加造成了民生凋敝。
越往南,,百姓們日子過的越凄慘,,經(jīng)過彰德府時,已然看到了有很多流民出現(xiàn),,看到軍隊也不躲閃,,只是用呆滯的眼神看著。
盧象升神色越來越凝重,,他有一種預感,,眼下的大明如同坐在火藥桶上,稍有一個火星恐怕便會迅速爆發(fā),。
彰德府地處中原,,土地還算肥沃,距離京師并不算遠,,這里尚且如此,,那么更遠的地方譬如連年大旱的陜西一帶,又是何等景象,?
盧象升心中暗自嘆息著,。
一路行來,免不了要經(jīng)過諸多城池,,盧象升約束軍隊從不進城,,只是派人提前去索要糧蔬。按照大明制度,,軍隊在境內行軍的話,,由所經(jīng)地方官府提供所需。
眼下朝廷的威嚴還在,,沒有地方官敢拖延不給軍隊所需糧食,,若是有不開眼的,不用盧象升發(fā)話,,自有隨軍的錦衣衛(wèi)入城,,接下來的時日,錦衣衛(wèi)會把該官員上任以來貪腐情況查個底掉,。
扎營時,,盧象升從來不選擇進村鎮(zhèn),而是會選在遠離村鎮(zhèn)的曠野宿營,。禁止任何擾民,,這是盧象升給部下定下的鐵律!
三月中從京師出發(fā),,到了四月中,,足足用了一個月時間,大軍方才到達黃河北岸,,過了黃河,,距離洛陽便不遠了。
而此時,,朝廷派出大軍前來的消息早已傳到洛陽,。
洛陽城內,人心惶惶,,福王更是驚恐不安!
PS:更的有些晚了,,抱歉。應該還會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