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jié)局
唐隆政變結(jié)束,韋氏一黨也被清除,,但小皇帝李重茂還在,,盡管大多數(shù)人都是支持李旦做皇帝的,可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還是不能硬來,。
太平對李重茂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說他主動退位,。
接著,太平又陪同李重茂上朝,,告訴大臣們,,李重茂想要讓位的事,問大臣們的看法,。
劉幽求率先發(fā)話:“國家正在危難之時,,皇上能夠有如此舉動,,實在是高尚之舉!”
劉幽求宣讀完傳位詔書,,李重茂沒想到一切來的那么快,,他被嚇傻了,坐在皇位上一動也不動,。
氣氛變得尷尬,,李旦無計可施,這時候,,太平用力提了提李重茂的衣服,,強行把他拉了下來。
李旦再次當(dāng)上皇帝,。
做了皇帝之后,,立太子是必須的。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李旦一定會立李隆基為太子時,,李旦猶豫了。
面對大臣們的提議,,李旦卻說道:“成器和隆基都是朕的兒子,,隆基在此次政變中立下大功,可成器畢竟是嫡長子,,因此朕還需要再考慮考慮,。”
李成器得知后,,找到李旦,,說了這樣的話。
“父皇,,還請您不要把兒臣列為太子人選,,就讓隆基當(dāng)太子吧!”
李旦恨鐵不成鋼,,他指著李成器說道:“你好歹是個嫡長子,,怎么如此胸?zé)o大志?”
李成器解釋道:“父皇,,請聽兒臣一言,,并非是兒臣胸?zé)o大志,只是如果沒有隆基,,那韋后也不會輕易被除去,,兒臣對此次政變毫不知情,也沒有立下任何功勞,,太子之位理應(yīng)讓隆基坐,?!?p> 劉幽求等功臣也不斷的勸說李旦,認(rèn)為應(yīng)該由李隆基當(dāng)太子,,李旦迫于無奈,,只能讓隆基做了太子。
但是,,李旦心中對李隆基頗有微言,。從前,李隆基在他眼里,,那不過就是個側(cè)妃生的普通孩子,,可這一次,他怎么也不會想到,,李隆基居然做出此等大事來,。
而他之所以這么做的理由,只要稍微動腦筋想想,,也能一清二楚了,,這大概就是庶子的抗?fàn)幇伞?p> 隆基的心機,讓李旦意想不到,。
而對于太平這個妹妹,,他是心懷感激。
一是因為:李旦同太平年齡相差不大,,從小,兩人的兄妹感情就是最好的,;二是:李顯當(dāng)政期間,,對他們二人的打壓,也在無形中使他們成了一對患難兄妹,,更加增進了彼此的感情,;三是:李重茂肯乖乖讓位,讓李旦的皇位顯得名正言順,,多虧了太平的勸說,。
李旦先是將太平的封戶,從五千戶提升到一萬戶,,接著又封了太平的兒子當(dāng)王,,甚至朝政大事,也會主動與太平商議,。
一時之間,,太平權(quán)傾朝野,李旦想用太平來制衡李隆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太平后知后覺,,發(fā)現(xiàn)李隆基并非無能之輩,以前他對太平是言聽計從,,可自從他做了太子以后,,太平也看出他沒那么簡單,太平懊悔不已,。
原本,,只要按照太平最初所想,不管是李旦當(dāng)皇帝,,還是李隆基日后做了皇帝,,太平同樣都可以獨攬大權(quán),即使她無法像母親一樣,,真的坐上皇帝的寶座,,但只要她還能權(quán)傾朝野,那也沒什么區(qū)別,。
現(xiàn)如今看來,,一切都是她想錯了,她太低估李隆基了,。
因此,,太平開始散布流言,特地強調(diào)李隆基的庶子身份,,說他不是嫡長子,,做太子名不正言不順。
太平不僅有權(quán),,還有錢,,她最不缺的就是錢財,這一次,,她的萬貫家財再次派上了用場,。
她請了許多大臣到府上,命人備上各種山珍海味來招待他們,,又或是送他們價值不菲的禮物,。
在此前提下,她把李隆基庶子的身份強調(diào)一番,,慫恿大臣們向李旦上疏,,廢掉太子。
不久之后,,太平左思右想,,覺得光這么做,見效不夠快,。
為了能夠盡快廢掉李隆基,,她收買了一些大臣和術(shù)士,,讓他們在李旦面前,三番五次的提醒李旦,,說朝中已經(jīng)有大批的人依附于太子,,太子的野心很大……
李旦一聽,慌了神,。
為何李旦會輕易就相信了這些話呢,?
因為李旦打從一開始,就不相信李隆基,,甚至可以說,,在上次政變后,他非常不喜歡這個兒子,,否則也不會在立太子這事上,,如此的不情愿。
李隆基聯(lián)合太平一起發(fā)動政變,,沒有將這事告訴李旦,,這已經(jīng)讓李旦覺得他頗有心機了。
李旦擔(dān)心朝中大臣都依附太子,,找來心腹大臣韋安石問了問,。
“朕聽說,朝中眾大臣皆依附于太子,,當(dāng)真如此嗎,?”
韋安石平日里與隆基關(guān)系很好,他立馬幫隆基解釋道:“陛下莫要多慮,,太子殿下仁慈孝順,,是絕不會做忤逆之事的,據(jù)臣所知,,并無此事,這一定是太平公主為了爭奪權(quán)力所流傳出來的,!”
沒想到,,李旦當(dāng)即勃然大怒,他指著韋安石呵斥道:“好你個韋安石,,朕還把你當(dāng)做是朕的心腹,,誰知道,原來連你也成了太子的人了,!如今還敢?guī)椭?,在朕面前說公主的不是,你簡直不要命了,!”
盡管最后李旦沒有真的把韋安石怎么樣,,但韋安石也被嚇得一身冷汗,。
得知此事后,李隆基徹夜難眠,,他沒想到,,太平在李旦心中的地位,如此不可動搖,。
這事也讓他明白,,不能總是等太平公主先出擊,自己也要變被動為主動,,否則只能是等死,。
姚元之和宋璟,此二人是李隆基的得力助手,。
一日,,他們二人主動來見李旦。
“臣等參見陛下,?!?p> “你們有何事啊,?”
姚元之首先說話了,,“回稟陛下,臣等深知陛下近日為了太平公主和太子殿下的事苦惱不已,,臣等是來向陛下獻策的,,想為陛下解決苦惱?!?p> 李旦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他問:“你們有何計策,?”
姚元之看了宋璟一眼,,示意他開口說話。
宋璟說道:“陛下,,如今太平公主和太子殿下勢同水火,,太子殿下的兩位哥哥受到了挑撥,同太子關(guān)系十分緊張,,為避免日后兄弟間的相互殘殺,,還請陛下將太子的哥哥們移到地方去當(dāng)刺史,如此也是保全了他們,?!?p> 李旦若有所思。
姚元之接著說道:“陛下,太子的兩個弟弟,,不如讓他們做太子府的衛(wèi)軍將領(lǐng),,讓他們來保護太子,成為太子殿下的人,?!?p> 此外,姚元之和宋璟兩人,,還提出,,為了避免劍拔弩張,應(yīng)該讓太平公主和武攸暨一同離開長安,,到東都洛陽去,。
李旦深思熟慮后,同意了他們的說法,,也頒布了召令,,唯獨一點不同,李旦沒有讓太平去洛陽,,而是讓她去了蒲州,。
李旦說道:“太平是朕的妹妹,如今朕的兄長們都不在了,,只剩下這么一個妹妹,,朕實在舍不得讓她去遙遠的洛陽,還是就讓她去到蒲州,,離朕近一些也好?。 ?p> 這天過后,,李旦還讓李隆基監(jiān)國了,。
召令一出,太平捏緊拳頭,,換上一身明艷裝束,,親自來到東宮見李隆基。
“姑姑,?!?p> 李隆基見到太平氣勢洶洶的趕來,心里有些不安,。
“太子還當(dāng)我是姑姑嗎?”
“您當(dāng)然是我的姑姑,?!?p> “咱們就開門見山吧!我是怎么也沒想到,你居然讓你的兩個心腹大臣,,挑撥我和陛下的關(guān)系,,你不僅要讓我遠離長安,連你的兩個哥哥,,你也不放過,,你這安的是什么心?”
李隆基一時啞口無言,。
太平繼續(xù)指責(zé)道:“你好好想想,,你是怎么坐上太子之位的?你并非嫡長子,,當(dāng)初若沒有我的幫助,,你能成為太子嗎?現(xiàn)在你居然忘恩負義,,指使他們做出這樣的事來,!”
太平權(quán)勢極大,李隆基如今還趕不上她,,這時的李隆基心中感到莫名的恐懼,。
他弱弱的解釋道:“姑姑,請相信侄兒,,并非是我讓他們?nèi)フf的,。”
太平反駁道:“不是你,,那我怎么能憑只言片語就相信你呢,?”
太平的眼神中透露著寒光,她瞪著李隆基,。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李隆基硬著頭皮說道:“我會讓父皇殺了他們,以表我的真心,?!?p> 最終,李旦沒有將他們殺掉,,只是貶了他們的官,。
而太平,為了不讓李旦猜忌,,與武攸暨去往蒲州,。
李旦受夠了被太平和李隆基左右夾擊的日子,不論是妹妹還是兒子,,他們?nèi)魏我环降牧α?,都是李旦難以企及的,。
早年間,面對母親的威嚴(yán),,他就曾把皇位主動禪讓,,如今,為了早日結(jié)束他的窘境,,他又有了這樣的念頭,。
一日,他把大臣召集起來,,說了自己想要讓位給太子的想法,,諸位大臣都不敢明確表態(tài),但很快,,李旦的想法就傳到了太平和隆基的耳中,。
隆基趕緊托人推辭,說自己如今還難當(dāng)大任,。
隆基的這一做法,,不過只是為了避免父親的猜忌。
在蒲州的太平聽聞此事,,焦慮不安,,她讓人到李旦跟前說了些話,大意就是說,,李旦還年輕,,不應(yīng)該這么早讓位。
李旦雖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可還是進一步擴大隆基的權(quán)力,,因為覺得對不住妹妹,又讓太平回到長安,。
太平深感李隆基對她的威脅越來越大,,她決定先下手為強。
她讓一名術(shù)士到李旦面前進言,。
術(shù)士對李旦說道:“陛下,,臣夜觀天象,覺察到一絲不對勁,?!?p> 李旦問道:“哪里不對勁?”
術(shù)士答道:“回稟陛下,,近日有彗星竄動,,此乃以新?lián)Q舊的天象啊,!”
很明顯,,他這話指的是太子,。
適得其反,李旦不僅沒有因為術(shù)士的這番話猜忌隆基,,反而下定決心要讓位給隆基了。
太平的心情瞬間跌落到了谷底,,但太平絕不會就這樣認(rèn)輸,。
于是,太平勸李旦,,她對李旦說道:“隆基畢竟還是個孩子,,為了社稷著想,您雖退位做了太上皇,,可也不能完全把權(quán)力交給他,。”
李旦表示贊同,,他當(dāng)然希望把權(quán)力攥在自己的手心里,。
先天元年八月,李旦禪位于太子李隆基,,退為太上皇,,但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權(quán)以及重大刑案的裁決權(quán)。他每五日在太極殿接受群臣的朝賀,,仍舊自稱為朕,。而皇帝李隆基則只能自稱為“予”
起初,李旦第一次提出想要禪位給隆基之時,,隆基為了不讓父親過分猜忌自己,,便一再的推辭,如今父親不想讓出權(quán)力,,他自然不能反對,。
但他這皇帝,實在是名不副實的皇帝,,坐在皇位上,,權(quán)力卻仍然在父親手里,這讓他心中苦悶,。
不久之后,,太平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離開了人世,。太平經(jīng)歷過薛紹的死以后,,已經(jīng)漸漸變得麻木。
在太平眾多的男寵之中,,崔湜是最受寵的,。
他是貴族出身,,不僅容貌好看,舉止優(yōu)雅,,頗有氣質(zhì),,而且也很有才華,曾經(jīng)是上官婉兒的男寵,,婉兒死后,,他就被貶了官。
后來,,太平對他有了興趣,,他便回來了,成了太平的男寵,。
此時,,隆基雖然做了皇帝,但太平在朝中仍擁有強大的勢力,,七位宰相有五人出自她的門下,,文武百官也大都依附于她。
太平公然提出要廢掉皇帝,。
李旦也要遣隆基出京巡邊,,因故延期后,將日期改為次年的八月,。
原本,,按照這樣的局勢發(fā)展下去,隆基是一定斗不過太平的,。
可隆基也在心腹大臣的勸說下明白,,父親終究還是不想把權(quán)力交給他,父親從始至終都更偏向于太平,。
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隆基下定決心,軟的不行,,就來硬的,,自己已經(jīng)多番忍讓,是時候該反擊了,。
于是,,在隆基被遣送出京之前,他脅迫父親交出權(quán)力,,太平一旦沒了李旦這個強有力的靠山,,那也只能束手就擒了。
至此,,李旦徹底淪為沒有權(quán)力的太上皇,,太平也香消玉殞,,隆基不負眾望,唐朝迎來“開元盛世”的局面,。
太平有著不輸于母親武曌的智慧和才能,,只是她沒有母親的時運,隆基與太平,,二虎相爭,,既是姑侄,又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