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谷雨,,是一個杜鵑花映紅紫藤蘿瀑布的季節(jié)。是自己的結(jié)婚登記紀(jì)念日,,這些年每次去川沙還是特意會走到南橋路和川黃路那邊逛一圈,,那邊的那幢小樓曾經(jīng)是婚姻登記處,我們在那里領(lǐng)的證?,F(xiàn)在婚姻登記處早就搬離了,,自己的兩次結(jié)婚和一次離婚都是在不同的地方辦的。
不到想談小孩子了,,反正對于中年人不要有什么大喜大悲和大起大落,,“安安康康,平平常?!笔亲罾硐氲臓顟B(tài),。其實對小孩子也是。
回過頭來看自己的婚姻,,就是我一直說的那句話,,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個正常范圍和理想范圍,太高太低都不是什么好事,。父母極力撮合子女的婚姻和強烈反對自己的婚姻,,其實都不是什么好事,本質(zhì)上這是一種“過度干預(yù)”,。當(dāng)然,,如果自己找的這個人正好讓父母很滿意,那就像考試中了第一志愿一樣,,這是一種極好的福氣,。
可是事過境遷來看,我父母好像并沒有怎么珍惜這樣一種福氣,,甚至有點得隴望蜀,,有點貪心。所以就是我說的,,我找的人正好是長輩滿意的,,又是如愿以償是男孩,又是隨女方姓,,其實“月滿則虧”了,,這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還有一點,不是我歧視自己的公婆,,他們這樣的人家,,就不配享受這樣的待遇。他們這樣一個抽煙抽得太過分,,一個身體上有缺陷,,女方長輩的態(tài)度是“人無完人,只要他們好好過日子,,長輩退一步算了”,,這樣的態(tài)度才是最合適的。死命地“撮合撮合撮撮合”,,這不是你們這點層次的家庭該享受的待遇,。
說的透徹一點,像我們公婆這樣的人家30%的歧視,,70%的接受,,才是最合適的。
我覺得最理想的就是我筆下男主人公的父母,,他們對待下一代婚姻的態(tài)度,。我對兒子找的這個女孩子的地域,不是很滿意,,而且他們還先斬后奏了,。但是凡事沒有十全十美,女孩本人和家庭和我們也算門當(dāng)戶對,,也算滿意到60%吧,!反正我們是60%的滿意,40%的放手,。兒子鐵了心要和她在一起,我們也支持,。兒子如果要和她掰,,我們也不生氣。
所以,,這個女孩婚后,,公婆對她的態(tài)度就是80%的善待,20%的歧視,。其實80%的善待已經(jīng)挺不錯了,。什么樣的人,在什么樣的位置,,過什么樣的日子,,這才是最合適的。
就是《蝸居》中宋思明說的那段話:他們一輩子過的都是那種省吃儉用的,甚至一分錢分成兩半花的日子,,現(xiàn)在讓他們住得寬敞一點,,手頭寬裕一點就可以了。因為他們是不會過好日子的,,給他們過更好的待遇,,要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