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頓時安靜了許多,。莫凡一看時間又不早了,,還是明天接著再聊。
武則天:“莫凡,,你接著說,!”
莫凡也有點緊張,調(diào)整了心態(tài),,繼續(xù)說道:“武惠妃不久就死了,,李隆基日夜寢食不安,后宮雖多美人,,但沒有一個能使他滿意,。聽人說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huán)美貌絕倫,艷麗無雙,,于是不顧什么禮節(jié),,就將她招進宮里,,楊玉環(huán)懂音律,也很聰明,,還擅長歌舞,,很得玄宗歡心,是我們后世公認的四大美人之一,!”
李淵:“等會,,那個時候,這個李瑁還活著,?”
莫凡:“活著好好的!就因這事差點氣死,!”
李世民:“這個,,有點那個有悖倫理......雖然我是霸占了我的弟妹,但是李元吉畢竟已經(jīng)被我除掉,,你竟然生生霸占了自己的兒媳婦,!你老牛吃嫩草,你也好意思,?”
李治:“同意父皇觀點,。雖然我娶了我父皇的女人,但畢竟父皇當時已經(jīng)駕鶴西去,。你當著兒子的面搶了兒媳婦,,你讓你兒子的臉往哪兒擱?我也問你一句,,你枯樹發(fā)新芽,,你也好意思?”
莫凡:“我不得不說,,你們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朝代,,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使得各種外來風俗在大唐落地開花,封建倫理等級制度弱化,,因此李三郎這樣做并沒有引來太大的反對,。放到現(xiàn)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平常百姓家,也會讓人家戳脊梁骨,!所以我真的很佩服你們,!”
李治:“我孫子是從我曾孫手里硬搶的曾孫媳婦?這有點太過了吧,?也得講究個藝術(shù)吧,。像我把武則天從寺廟里弄進宮,也是經(jīng)過一番掩人耳目的操作的,?!?p> 莫凡打了一個圓場:“由什么樣的爺爺,,就有什么樣的孫子!李隆基看上楊玉環(huán)后,,倒是命楊玉環(huán)出家,,不過與武則天的尼姑不同,楊玉環(huán)是成了女道士,,之后過了幾年才召進宮立為了貴妃,,之間也有個過渡期,所以變相地照顧了一下兒子的感受......”
武則天:“這個女人后來起了多少風浪,?莫非又是一個韋皇后或者什么的?”
莫凡:“那到?jīng)]有,。您大可放心,,歷史上再次出現(xiàn)像您這樣的女性人物,已經(jīng)是1000多年后了,。所以您就孤芳自賞吧,。再說,這個楊貴妃最后也沒有成為皇后,?!?p> 武則天:“嗯?那這是為什么,?”
莫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楊玉環(huán)和李隆基沒有子嗣,,具體原因后世并沒有記載。沒有兒子肯定是封她為皇后的一大障礙,,冊立皇后畢竟要君臣參與,,詔示天下,冊立的皇后必須是懿德懿容,,能起到垂范萬眾,、母儀天下的作用。您就做到了這點,?!?p> 武則天:“小伙子,別拍我馬屁了,,沒有,。我已經(jīng)看淡這些了。如果重新再活一次,,我將和李治共同進退,。”
李治:“好,!我為武媚點贊,!”
莫凡:“楊貴妃雖然沒有成為皇后,,但她享受的待遇規(guī)格早就是皇后的標準了。她一入宮便集三千寵愛在一身,,民間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傳說,可見楊貴妃地位之高,,承運之深,,宮中的儀體規(guī)制都是為她而設(shè)了。楊貴妃雖無皇后之名,,但得皇后之實,,而且比一般的皇后更受尊寵?!?p> 武則天:“看來我這個孫子真是喜歡這個四大美人之一了,。哎,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你這樣一說,,我感到她有可能是紅顏禍水了。是不是,?”
莫凡:“讓您猜對了,!為了討貴妃的歡心,李隆基可謂費盡心機,。有了楊貴妃,,李隆基的奢侈之風越來越盛,其族兄楊國忠也平步青云,,做上了唐朝宰相,。楊貴妃的姐姐們也得到了實惠,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其他的兄長也有封賞,,做了朝中的高官,。”
李世民:“這是亡國的先兆??!李隆基,你給我滾出來說說,!我剛才還以為你會善始善終,,沒成想你竟然也是個司馬炎!”
李隆基:“祖爺爺批評的是,!我當皇帝后期確實糊涂了,,您曾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都忘了。在楊國忠的專權(quán)下,,整個唐朝開始混亂起來,,而面對各種社會問題和潛在危機,我絲毫沒有察覺,,反而向外發(fā)動了一系列的戰(zhàn)爭,,最終是內(nèi)憂外患!”
李世民:“你又去打哪個藩國了,?”
李隆基:“西邊和吐蕃的關(guān)系惡化,,開戰(zhàn)后互有傷亡,損害了歷來的和睦友好關(guān)系,。還有和西南的南詔國,,由于邊境將領(lǐng)的驕橫跋扈,致使本該平息的沖突日益升級,,結(jié)果我唐朝征兵和南詔開戰(zhàn),先后戰(zhàn)死,、病死的唐兵達二十萬之多,。”
李治:“窮兵黷武,!想當年我那時的疆域應(yīng)該是最大的,!你要學會詔安、撫慰,,而不是硬碰,!”
莫凡:“這個風雨飄搖之際,發(fā)生了安史之亂,,標志著你們大唐由盛轉(zhuǎn)衰,!”
李世民:“安史之亂?怎么亂的,?孫子,!你給祖爺爺說!”
李隆基:“天寶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jié)度使的安祿山趁我大唐兵力空虛之際,,聯(lián)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一路殺將長安城!”
武則天:“范陽,?那距離長安城比較遠,,可令中途官吏組織軍隊阻截之!”
李隆基:“哎,!奶奶有所不知,,當時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戰(zhàn),,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shù)乜h令或逃或降?!?p> 李世民:“?。吭趺催@么容易,?你這說的好像當年我和父皇隋末晉陽起兵一樣,!”
莫凡:“這在歷史上還真差不多!僅過了半年,,叛軍就占領(lǐng)了東都洛陽,,防守長安最后防線潼關(guān)的唐將哥舒翰,在靈寶被安史叛軍打敗,,全軍覆沒,,哥舒翰也做了俘虜。同年六月,,叛軍長驅(qū)直入,,攻陷長安~”
武則天:“什么?太輕巧了吧,!我的東都洛陽還有長安城都固若金湯啊,,怎么說攻陷就攻陷了?”
李世民:“兒媳婦啊,,沒有了民心,,一切皇權(quán)都是紙老虎!李隆基,,長安淪陷了,,你死哪里去了?!”
李隆基:“我在長安陷落前倉惶出逃,。到馬嵬坡(陜西興平西),,隨行的將士發(fā)生嘩變,殺楊國忠后又逼迫我縊死楊貴妃,。我無奈從了,,最后逃到了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靈武即帝位,,即唐肅宗。我的故事基本上就完了~”
李治:“孫子,!你差點把大唐給玩完了?。 ?p>

組織專八
求關(guān)注,,求好評,,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