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若兄,,聽說荊州糧食極為便宜,,只要160錢一斛?”
楊俊問道,,河內目前糧價在320錢每斛,,陳留那邊稍微低一些,280錢每斛,,這糧食價格是他們極為關心的,。
“嗯,160斛是晚稻米,,荊揚不少地方都是兩季稻,早稻口感不少,,價格還要便宜一些,,在140錢到150錢,具體各地略有差異,!麥谷和晚稻價格是一樣的,!”
“這么便宜?”
楊俊也是吃了一驚,,由于南陽一直有戰(zhàn)事,,雖然不是大的戰(zhàn)事,但是魯陽,,葉縣都是屯兵對待,,只有少數(shù)商人能過往,難怪這些商人拼了命也要來襄陽,。
這一來一回的利潤太大了,,一千斛糧食就能有十幾萬錢的利潤,一畝良田才1.2萬錢一畝,,如果是販賣到關中,,那利潤就更嚇人了。
“荊州到底有多少糧食???”
“到了你就知道了,!”
荀衍看了看這些人被震驚的表情,心里早就波瀾不驚,,這種情況不是第一次,,而是很多次了,只是發(fā)生在不同的人身上,。
“這些災民楚侯都是怎么安排的,?”
楊俊好奇的問道。
“大部分都會安置在各縣,,如武當縣在修水利工程,,需要約三千青壯勞動力,正常情況一個勞動力養(yǎng)一個三口之家是沒有問題的,!
還是就是道路,,目前在修的道路主要是編縣到臨沮縣的道路,前幾年已經修好了襄陽到中盧,,到宜城,!宜城縣道編縣的道路!這大概需要三千青壯,,如果越多越好,!
江夏郡開墾了不少荒地,如今都已經是良田了,,但是缺少青壯種植良田,,按照楚侯的規(guī)定,這些良田收取的田租與賦稅一致,,皆為三十稅一,!
雖然地不是百姓的,但是相當于百姓只要交十五稅一就可以了,,而且楚侯管轄范圍內一律免除了徭役,!”
荀衍一項一項的解說荊州的政策,直接把這些人都說懵了,,免徭役,?怎么可能?荊州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荊州大規(guī)模的修水,,修路,居然還是在免除徭役的情況下,,這些士兵為什么會愿意來當兵,?而且紀律嚴格,一看就是受過嚴格操練的士兵,!
“到了,,你們就知道了,!”
司馬芝看到這情況,也是附和荀衍,,眾人聽了也只能等到了荊州在一睹真容,,其實藍田也在大興土木,只是不明顯,。
藍田不少房屋都在重新修建,,原先是一層或者兩層的,基本現(xiàn)在都修建成三層,,這樣居然空間自然就提升了,。
其次是一些看不見的,如下水道,,這些都是看不見的工程,,都在重新設計,確保道路在雨天不會有太多的積水,。
晚宴后,。
“卑職告辭!”
“去吧,,縣城新立,,百廢俱興,糧食等不用擔心,,如果有什么直接派人去通知李典就可以了,!”
新設的縣城是劉琮取名,直接通俗易懂,,洛水之南,洛南縣,!司馬芝為洛南縣新任縣長,,司馬芝現(xiàn)在就是一塊磚,哪有需要往哪去,,畢竟年輕,。
司馬芝也樂意,司馬芝對于這種丘陵比較熟悉,,有經驗,,其次,新設的縣城都容易出成績,,最典型的岳陽縣,!
部分災民便會安置在洛南縣,官府會提供糧食渡過冬天,,等到春天,,官府會提供種子,,工具!
張濟部經過整編之后,,加上原先的騎兵,,目前一共有了四個騎兵團,李典,,李進則分別統(tǒng)領了一個步兵團,。
李乾在武關還有一個步兵團,張濟在武關操練,,張濟操練的方向將是重騎兵,,張濟年齡大了,不適合出征,,但是操練是沒有問題,。
隨著關中百姓源源不斷流入荊州,使得荊州人口劇增,,劉琮不由的大喜,,劉琮正在劉表面前議論此事。
“武當縣之水渠,,钖縣,,上庸二縣皆可以開展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或挖水井,,水塘,,或開小水庫,待日后民力充足,,再考慮其他的,。”
武當縣(丹江口)屬于大工程,,劉琮的意思在武當縣開一個大型水利工程,,兼顧防洪,農業(yè)灌溉,,養(yǎng)魚為一體的超級工程,。
武當縣為上游,若是在武當縣有這樣的水利工程,,襄陽,,樊城等地水患就最少減少一半,如今襄陽,,樊城皆是繁華之地,,一旦發(fā)生大型水災,損失將不可估量。
“二公子所提議合理,,沔水上游關系著襄樊的安全,!”
在這個問題上,,幾乎沒有人反對,,你反對就是和襄樊人過不去,你就是和蔡家,,鄧家,,陰家過不去。
蔡洲之上,,依然有蔡家不少產業(yè),,到時候蔡洲遭了水災,因為你反對,,你看蔡家會不會講理,?
“此事劉先抓緊辦理!”
“諾,!”
“琦兒,,樊城西側修筑一個小型水利工程,此事由你監(jiān)督,,切不可誤事,!”
“諾?!?p> 劉表將這些事情一一交代下去,,不夠劉琮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父親,,如今公文所用字體頗多,,孩兒建議統(tǒng)一字體!”
劉表有時候有些頭疼,,劉琮回來之后,,他非但沒有輕松,事情更多了,。
“去請蔡公,張昶,,邯鄲淳等人過來,!”
劉表派人去請這些人過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都是書法大家,。張昶的兄長是張芝,父親是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張芝與鐘繇,,王獻之,王羲之并稱書中四賢,。
因仰慕蔡邕書法,,過來交流,隨后被劉表門下眾多書法大家吸引,,于是待在襄陽不走了,,其弟張猛,如今在武威擔任功曹,。
“見過楚侯,!”
“免禮,召集你們過來是因為琮兒的意見,!”
劉表說了一遍劉琮的提議。
“諸位,,書法沒有高低,,在琮看來,書法是一種極致的美學,!但是在公文處理之中,如果書法字體太多,,耗時耗力,,而且容易出錯!因此琮希望有一種統(tǒng)一的字體作為公文專用,!”
劉琮先寫了一個隸書,然后再寫了一個楷書,,讓大家比較,!
“好字,興瑞的字又有進步,!”
蔡邕首先評價道,!
“不如我兄長,,不過也不錯了,,我來!”
張昶評價道,,廢話,,你兄長堂堂書法宗師級別的,張昶也是一手楷書,與劉琮所寫立見高低,,比劉琮強多了,張昶擅長草書,,在中國草書之中,,其草書地位僅次于唐朝張旭!
書法家一般有特別擅長的,,但是不代表其他就不會,,如王羲之,王獻之都有飛白體流傳于世,,蔡邕不僅飛白體厲害,,隸書水準也堪稱宗師級別。
至于邯鄲淳則基本所有字體都有很厲害的造詣,,但是和蔡邕他們又有區(qū)別,,沒有一個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極致。
邯鄲淳也是寫笑話的始祖,,中國第一本笑話集《笑林》便是他所著,,而且會寫詩作賦,可以說是文學全才,。
蔡邕在篆書方面自認在精密間理這塊,,他不如邯鄲淳可見其書法之強,其在書法史上也是有重要地位,。
“我也寫一種,!”
邯鄲淳寫了楷書,也許他認為劉琮希望推廣楷書,!
“好字,,比我強!”
張昶夸獎道,,這就是一個書法癡迷的人,,細細欣賞,蔡邕則沒有寫字,,他在思慮,,什么樣的字才是適合公文的。
“我再來一個,!”
劉琮這才開始露出自己原本的意思,。一個很奇怪的字,橫細豎粗,,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劉琮用早就準備好的紙張專門來書寫。
“此字頗為獨特,,但是有一個說不出來的味道,!”
張昶迫不及待的評論,而且是細細揣摩,,蔡邕也是對比觀看,,自己還寫了幾個其他字體對比觀察。突然,,蔡邕露出一絲笑容。
“興瑞,,既然早有成竹,,拿出來給大家伙看看吧!”
蔡邕笑著說道,,其他兩人有些愣住了,,劉琮讓人送了上來,一本宋體字印刷的書籍,!幾人打開一看,,好漂亮!好美,!工學之美,,同樣讓人心曠神怡。
“這是什么字體,?”
張昶問道,,他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字體!
“這是我為印刷書籍開發(fā)的字體,,通俗簡單,,雖然沒有飛白的磅礴一飛沖天的氣勢,沒有草書的奔逸之美,,但是是最適用于公文,!琮因此以為,當為漢體,!”
“好,!”
劉表首先贊同,他當然清楚公文統(tǒng)一的作用,,然漢末有的用楷書,,有的用隸書,,有一些寫的繚亂的直接是草書了。
“很方正,,也很好辨認,,對于公文不講究美學,更要求簡單易懂,!”
“確實是,,不錯,你小子到底還會多少,?”
蔡邕聽了劉表的評價,,也是認同,不過還是忍不住吐槽,,之前以為劉琮善楷書已經難得,,如今又有這本領。
“楚侯,,二公子的字確實適合做公文,!”
“不是我的字,我們是漢人,,自然用漢體做為日常公文的字,,而其他字體可以發(fā)展為一種藝術,一種書法,!”
劉琮說道,。
“好一個漢體字,要是家兄在世,,或許會與你一見如故,!”
張昶似乎回憶起自己的兄長,有些激動,,又帶著些許傷感,。蔡瑁等人看到這群書法大家都認同,他們自然不會反對,。
“楚侯,,卑職來晚了!”
“你也來看看,!”
劉表看到梁鵠也來了,,立馬將書籍遞給了梁鵠,梁鵠看了一眼,,大為驚訝,。
“好字,若是用于公文,,那最好不過了,!”
梁鵠一眼就認同了此事,,梁鵠擔任過涼州刺史,也做過尚書,!漢末由于靈帝喜歡書法,,因此書法大興,出了許多書法大家,,梁鵠也是其中之一。梁鵠善八分書,,八分書是隸書的一種字體,,蔡邕,張昶在八分書的造詣首屈一指,。
“既然孟皇如此說,,那便是了!你們幾人商量一下,,如何推廣,,由伯喈主持,梁鵠,,張昶,,邯鄲淳你們一起商議,琮兒,,你負責協(xié)助溝通,!”
蔡邕一聽,鄙視的看了劉表一眼,,但還是應下了,。劉表書法并不差,在隸書的造詣雖不如他,,但是差不了多少,,這明顯的是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