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馬錢子
好不容易買到了五百克馬錢子,其外觀就像枚深棕色的厚銅錢,表面有致密絨毛,。
按裘教授的方法處理,,方法如下:將生馬錢子浸泡半個月,取出去毛,,切片后用香油煎至棕黃色,,撈出后用六一散(先配好:滑石粉600g 甘草100g)吸附殘油,篩去六一散,,研粉過篩,,灌裝膠囊,,每粒0.2克。
裘教授的炮制方法看起來簡單,,自己操作起來很痛苦,,特別是手工去毛皮。
因為我做的時候是冬季,,泡了半個月的馬錢子皮毛還是很難刮下來,。
我是每天早上換水,用開水泡,,最后還是用上各種工具,,好不容易把它弄干凈。
制作的關鍵在于香油煎時的火候,,不能炒焦了,。我的經驗是必須用小火煎,下鍋后翻炒時間很短就發(fā)黃了,,趕快撈出,,注意必須用香油煎,用六一散多吸附幾次,,一定要把油去干凈,,去油后最好再晾曬幾天再打粉。
裘教授制馬錢子使用方法:由于個體差異,,用藥開始時每次一粒,,每天三粒,此后每隔2-3天每日劑量增加0.2克(一粒),,直至肌肉出現輕微跳動后保持劑量,。對于個別沒有出現肌肉跳動者,可在每日8粒時維持時間長一些,,以后連續(xù)用直到肌力恢復,。
藥物的毒副反應與個體差異相關,分次服藥是避免發(fā)生中毒反應的關鍵,。
對于馬錢子的毒副反應,,裘教授也作了詳細探討。在其公開發(fā)表的文章《馬錢子治療重癥肌無力出現毒副反應以及預防措施的探討》一文中說,,毒副反應主要以下三個方面:
1,、頭暈。
2,、肌肉顫動感,。全身肌肉都可以發(fā)生顫動,以腰背肌肉明顯,,尤以夜間安靜狀態(tài)下易感覺,。
3,、肌張力增高。這種情況多表現在藥物劑量偏大時,。表現為肢體不靈活,,特別是下肢沉重感,走路乏力,,此時極易發(fā)生一過性全身肌肉僵凝感而跌倒,,導致機體損傷。
在談到劑量與反應的關系時,,裘教授指出:
在治療劑量0.6-1g/d 時出現頭暈,;
在1-1.4g/d 時出現肌肉瞬間顫動;
當劑量達到1.2-1.6g/d 時可能出現肌張力增高并出現一過性肌肉僵凝而跌倒,。
也有個別不太敏感的人,,用量到2.8g/d (分七次服)才出現肌肉跳動的。
有趣的是因肌肉張力增高突發(fā)性加重而跌倒的四例病人,,全部治愈,。
且有兩例是在跌倒后片刻肌力恢復,達到速愈,。
在裘教授文章報導的28例中,治療有效率達93%以上,,有痊愈的,,有好轉的,也有幾例無效,,這是非常令人激動的成績,。
當然,我一再強調,,我們不能把馬錢子當成治療重癥肌無力的特效藥,,如果你單獨用馬錢子治療,效果應該不會好,。
倪師經常教導我們臨癥時要忘了病名,,中醫(yī)是對證治療而不是對病。
同樣的重癥肌無力西醫(yī)還把它分幾個型,,如眼肌型,,全身型,脊髓型,,延髓型等等,。
即使同樣的型因個體差異也會有不同的臨床變現。西醫(yī)雖然把重癥肌無力分了這么多型,,但還是不知怎么治,。
中醫(yī)不管你什么型,,只要出現同樣癥狀治法就可以一樣。因此忘記病名,,隨證治之才是中醫(yī)思維,。
掌握馬錢子這味藥,就像我們用青龍—麻黃,,白虎—石膏等藥一樣,,是中醫(yī)手中的大將,而馬錢子更像是特種兵,,用在刀刃上才能發(fā)揮特種兵真正的功效,。
裘教授在用馬錢子時也按病人癥狀給出了兩個基本的用藥方陣做參考:
1、中氣虛弱型:用補中益氣法,;
?????生黃芪 30-45g 當歸 9g 白術9g 黨參15g 炙甘草6g
?????升麻 4.5g 柴胡 4.5g 仙靈脾30g
2,、脾腎兩虛型;用補益脾腎法,;
?生黃芪30g 仙靈脾30g 當歸9g 白術9g 黨參15g 熟地15g 淮山15g
?仙茅12g 知母12g 巴戟天12g
?寒盛加桂枝,、附子、鹿角霜,。
???裘教授強調對不同個體的癥狀針對性用藥,,一人一方,一證一方,,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等思想才是中醫(yī)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