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伴伴,準備膳食,,朕要與幾位愛卿喝兩杯,!”
陳策他們沒想到第一次晉見陛下就獲得此恩典,一個個都驚恐不已,。
“幾位愛卿不必拘束,,朕是個比較隨便的人,待會朕還要向幾位老將軍請教呢,!”
“臣等必然知無不言,!”
戚金如今已經(jīng)六十五歲了,,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是高齡老人了,,朱由校在后世就非常尊敬這位老將,。
值房
吏部尚書周嘉謨、禮部尚書孫慎行,、兵部尚書張鶴鳴正在商議如何對付魏忠賢,。
“兩位臣公,如今那劉福已經(jīng)入了詔獄,,魏忠賢很有可能以此為線索再向我等發(fā)難,,兩位臣公可有應對之策?”
孫慎行擔憂的說道,,以他這段時間對魏忠賢的了解,,斷定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當初他與那方賊勾結(jié)之時尚能接連害死幾十位同僚,。
如今他與那客氏在宮中蒙蔽圣聽,今天更是假傳旨意將兩位御史打入了詔獄,,很明顯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而張鶴鳴和周嘉謨兩人也沒什么好辦法,況且張鶴鳴本來就對今天阻止浙兵和川兵進京一事持反對狀態(tài),。
“本官早就說了,,此事只會引來那魏閹的報復,非要一意孤行,!”
張鶴鳴被氣不輕,,本來幾日前大家已經(jīng)商議好了,不去管這事,,沒想到昨晚他自己偷偷摸摸跑去那劉福家里了,。
而周嘉謨也找不出理由反駁,此事確實怪他,。
“眼下抱怨又有什么用呢,,還是快想一想對策吧!”
而孫慎行在思考片刻后說道:
“現(xiàn)在沒有其他方法,,唯有讓這劉福開不了口,,不然到時恐怕我等一眾清流俱要被魏閹誣陷致死?!?p> “孫公所言恐怕辦不到,,現(xiàn)在那廠衛(wèi)都已經(jīng)被魏閹重新整頓了,詔獄中恐怕也是閹狗心腹把守,,怕是做不到啊,?!?p> “今晚還是照例召集諸公一起商議吧!”
……
“哈哈哈哈,,不要拘束,,諸位都是久經(jīng)沙場的將軍,怎么吃個飯跟個女人一樣,?”
朱由校站起身道:
“先干了這杯酒,!”
陳策一眾將官連忙下跪謝恩,然后將滿滿一杯酒一飲而盡,。
“瑞征,,聽說你祖上是大漢的伏波將軍馬援?”
馬祥麟連忙躬身道:
“回陛下,,臣的先祖正是馬援,,三國的馬超也是臣同宗同族的族祖,當年正是臣的祖先跟隨馬超入的川,?!?p> “馬伏波乃大漢名將、馬驃騎亦是當世英豪,,瑞征,,朕希望你不要墮了先祖威名?!?p> 說完又看向戚金和秦邦屏,,浙兵和川兵的矛盾朱由校是知道的,這兩支強軍是他必須要倚仗的,。
“朕知道你們雙方多有不和,,所以今日朕親自來當這個中間人,希望你們化干戈為玉帛,、冰釋前嫌,,不知戚老將軍和秦將軍給不給朕這個面子呢?”
戚金率先上前道:
“臣自當謹遵陛下圣意,!”
“臣也聽陛下的,!”
朱由校又淡淡說道:
“既然兩位將軍都給了朕這個面子,那希望以后朕不會再聽到浙兵和川兵不和,,到了那時,,就不要怪朕偏袒誰了!”
“朕新建了一軍,,名為羽林軍,,想必幾位愛卿都聽說了吧,朕意以浙兵和川兵編入羽林軍,,幾位將軍有想法可以提出來,?!?p> 眾人都沒意見,能入陛下的親軍,,傻子才有意見呢,。
“王伴伴,擬旨,,著秦邦屏為泰山營參將,、張保為虎賁營游擊將軍、秦翼明為泰山營游擊將軍,,馬祥麟為中軍官,。”
“陳將軍和戚將軍年老,,朕不忍兩位老將軍赴死在一線,,不如兩位就入?yún)⒅\司替朕參贊軍務(wù)如何?”
陳策已經(jīng)近七十了,,他早就想退隱了,,而戚金雖然也只比陳策小幾歲,但是他那顆殺敵報國的心仍然熱血沸騰,。
“陛下,,臣雖年老,但臣還可上陣廝殺,!”
朱由校聽了也是感動,不愧是戚繼光帶出來的人,。
“戚老將軍就不必強求了,,老將軍年事已高,況且老將軍入?yún)⒅\司可隨時替朕解答疑惑,,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p> 戚金見陛下這么說,,也只能遵旨了。
朱由??吹介T口要要事匯報的許顯純,,只道:
“今日就先到這里吧,明天朕親自去軍營犒勞三軍,!王伴伴,,你親自帶他們?nèi)ツ虾W樱褜⑹總儼差D好,!”
待眾人都退出去以后,,許顯純連忙進來道:
“陛下,,這是剛剛一名書生上交的答題,臣已經(jīng)看過了,,請陛下定奪,。”
朱由校仔細的看著這名書生的回答,,越看越欣賞,,關(guān)于大明薩爾滸之戰(zhàn)的解答,他分為了幾點:
“一:大明的腐敗和吃空響的問題,!”
“二:明軍久疏戰(zhàn)陣,、缺少訓練!”
“三:武將貪生怕死,、軍士更是無敢戰(zhàn)之心,!”
“四:明軍武器盔甲極其落后、火器更加是慘不忍睹,,和燒火棍沒有區(qū)別,!”
“五:奴兵訓練有素,武器盔甲俱為精良,,裝備比明軍簡直是天壤地別,,明軍和奴兵相比就是個乞丐!”
“六:統(tǒng)帥的三路合擊決策非常之愚蠢,,讓本就捉襟見肘的明軍更加的分散了優(yōu)勢兵力,!”
“七:個別武將貪功冒進、違抗軍令,,導致被老奴集中精兵包圍殲滅,,導致各部連鎖反應,明軍幾乎全軍覆沒,?!?p> 朱由校看完這第一個問題就知道此人是有真才實料的人,,他的解答完全就是正確答案,。
薩爾滸之戰(zhàn)確確實實是因為這些原因而慘敗的,當年神宗皇帝動員全國兵力,,想要一戰(zhàn)定乾坤,,明軍紙面上的軍隊人數(shù)是二十余萬,可實際上不過六七萬而已,,再加上葉赫女真,、朝鮮、一部分蒙古部落的軍隊也不過堪堪十萬出頭,。
而且據(jù)逃回去的朝鮮兵的說法,,明軍的軍容,、武器、盔甲連他們都比不上,,話語中滿是貶低之意,,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大明可是朝鮮“親爹”,能被朝鮮人這么評價,,可想而知明軍當時爛到了什么程度,。
而反觀努爾哈赤,他為了這一戰(zhàn)精心準備了十幾年,,據(jù)后世的記載,,努爾哈赤的要塞深處,全部都是遼東逃跑的匠戶,,努爾哈赤將他們集中在自己的老巢,,就是為了專門給奴兵打造武器盔甲,綿延十余里,,晝夜不停,,只為這一戰(zhàn)。
薩爾滸,、明軍無論如何都贏不了,,不是換個決策換個統(tǒng)帥就能改變的。
明軍和奴兵,,從各個方面來看,,他們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努爾哈赤,、贏的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