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的山呀,,故鄉(xiāng)的水,,故鄉(xiāng)有我一顆少年心,,幾度山花開,,幾度湖水平…”我哼著愉快的小調(diào),,挑著廣子兜兜向河邊走去,,走到河邊一看,,都已經(jīng)有5,,6個同學(xué)已經(jīng)在拾礦子了,他們彎著腰,,手搬著石頭,,聚精會神的,慢慢的在石壩中間走著,,我只能朝上方走去,。
為了搞好庭副業(yè),那時候只有拾礦子,,錘花桿皮,,編草帽片片,養(yǎng)肥豬才是我們水沖壩的唯一經(jīng)濟來源,為了替父母分憂解愁,,所以星期天,,我也總是要找點事做,盡管日子過得不怎么幸福,,但還是活得比較充實,。
雖然我都已進入初中階段,但是,,頭頂?shù)倪€是只有抱大一個天,,對于坎過人生,還是一知半解,,父母的艱辛,,只有看在眼里,淚在心底,,姊妹太多,,光是油鹽柴米醬醋茶都成問題,更不要說改變我們年過已久的茅草屋了,。
母親每天吃完飯就出工,,夕陽西下就收工,循環(huán)的忙碌著,,一年到頭還分糧不多,。
不過那時候的日子不是過得怎么好,但人們卻過得快快樂樂,。
要是村上放電影,,男女老少簡直不得把機會錯過,學(xué)校壩子人都擠不過,,黑壓壓一大片,,晃動的全是人腦殼。
每到滿天星斗的夜晚,,在隊上曬壩里,,瘋上一大夜回去似乎才睡得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zhuǎn)眼到了1981年的夏天,那年大天干,,盡管村民怎么忙碌,,太陽一出來,玉米葉葉從早到晚都是紐索索,,本來收成就不好,,偏偏又遇上了天災(zāi)人禍。
開始是大天干,干得政府用大炮來打烏云,,實行人工降雨,,而雨都沒下過。
誰知到了陽歷7月初,,那個瓢潑大雨天天下,,接連幾天都沒晴過,于是山洪暴發(fā),,涪江漲起了平岸2河的大水,,偏偏又是莊稼剛要成熟之際,水越漲越快,,全村村民在村干部指揮下,,帶上家里貴重物品向救生臺轉(zhuǎn)移去了。
天還未黑,,洪水就翻壩了,,所有的莊稼遭沖毀了,并且地里鋪滿了一層厚厚的泥巴,。
水退了過后,,村民們回到了家中,實行災(zāi)后自救,。
過了兩三天,,人民故府查看災(zāi)情后,,家家戶戶都領(lǐng)到供應(yīng)糧,,雖然每月領(lǐng)得不多,但是總還算能過日子,。
雨后的天空顯得更藍,,太陽剛剛爬上書包頂,將紅艷艷光彩給美麗的水沖壩披上了勝裝,。
“各家各戶,,早飯后到曬院里開會”,這是隊長的聲音,。
吃過早飯大家來到了曬壩,。
鎮(zhèn)上工作組也來了,住村干部也到了會場,。
“根據(jù)國家政策,,土地實施承包責(zé)任制,并且全國性的實施,。
于是我們隊就按人口分配,,一家人一塊地,只需大小春交公糧就行了,也可以自由打工了,。
這也是社會的一個轉(zhuǎn)折點,,更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被洪水淹沒過的土地相當(dāng)?shù)姆饰?,村民將自己的?zé)任地都栽起油菜,,點上了小麥,長勢良好,,一片綠油油的,,也是水沖壩新的起點。
從今后再也沒人喊出工了,,村民們也自由了,,好多家里有多余勞力的開始打工了,學(xué)的學(xué)手藝,,做的做生意,,賣的賣勞力,從此走向了打工路,。
政策變了,,一切都變了,人們經(jīng)濟也慢慢變富裕了,,房子由茅草房的變成了大瓦房,,坐大瓦房的變成了樓房。
新農(nóng)村呀新氣象,,水沖壩一年更是一個樣,,共產(chǎn)黨的政策好,全國人民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