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梅雪詩其二
老太傅說著說著就停了下來,。
即便是他,,有些事也不好說,,更不能說,。
于是老太傅將其跳過,,直接開始賞析下闋:“下闋寫的是梅花的靈魂,。梅花生在世上,,無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與招蜂引蝶,?!?p> “所以,梅花在時(shí)間上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既不與爭奇斗艷的百花爭奪春色,,也不與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獨(dú)地在冰天雪地里開放,?!?p> 老太傅賞析著:“可即便是這樣,仍擺脫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會(huì)被認(rèn)為是自命清高或者別有用心,。但正像梅花‘無意苦爭春’一樣,對(duì)他人的侮辱,、誤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聽之任之,?!?p> “同時(shí),不論外人如何議論,,我都將以不變應(yīng)萬變,,只求靈魂的升華與純潔。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軋成塵埃了,我的品格就像我的香氣一樣永駐人間,?!?p> 老太傅話不停歇:“最后幾句,把梅花的‘孤傲高冷’,,再推進(jìn)一層:‘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闋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fēng)雨交侵等凄慘境遇,?!?p> “這句七個(gè)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fēng)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一層。落花于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這是第二層,?!?p> 老太傅舉起三根手指道:“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結(jié)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p> “看,梅花的命運(yùn)有多么悲慘,,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他仍在鋪墊,,在蓄勢,他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推上最高峰,?!?p> “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但依然‘只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味的香味,,卻永遠(yuǎn)如故,,一絲一毫也改變不了。
老太傅贊嘆道:“最后一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fēng)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塵的凄涼、衰颯,、悲戚,,一股腦兒拋到九霄云外去了?!?p> “這首詠梅詞,,通篇未見“梅”字,,卻處處傳出“梅”的神韻,當(dāng)屬古今詠梅之桂冠,?!?p> 老太傅最后由衷的表揚(yáng)道。
老太傅長篇大論,,如此詳細(xì)的賞析,,讓大殿眾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既感慨老太傅之學(xué)識(shí),,陸、潘二人較之,,差距仍是極大,,又感覺與劉庇想必,方才大皇子與太子所作之詞,,簡直就像是在開玩笑,,像是在愚弄眾人。
此時(shí),,大皇子與太子的臉上很是不好看,,劉庇越是出眾,則越是顯出他們的無能,。
眾人反復(fù)咀嚼劉庇的詞與老太傅的賞析,,不時(shí)默詠劉庇詞,不時(shí)回味老太傅解說,,還有甚者先背一句劉庇詞,,在對(duì)應(yīng)的去回憶這句詞的賞析。
大殿朝臣,,或嘴唇微動(dòng),,或閉目沉思,或搖頭晃腦,,不一而足,。
直到潘如江咳嗽一聲,才將眾人拉回現(xiàn)實(shí),。
潘如江見皇上并沒有說讓劉庇寫下來,,就知道這事沒完。
上次雪梅文會(huì),,劉庇可不是只寫了梅詩與雪詩兩首詩。
眾人也回味過來,,有些大臣甚至有意無意的看向萬貴妃,。
上一次就是萬貴妃故意刁難劉庇,,才有了劉庇三首雪梅詩的神技。
只不過,,這次萬貴妃只是淡然品茗,,并沒有打算做些什么。
就在潘如江準(zhǔn)備由他來挑頭,,讓劉庇再寫一首既夸雪又贊梅的詞時(shí),,陸如海搶著開口了。
“老太傅所言不錯(cuò),,臣詩圣的稱號(hào)確實(shí)可以退位讓賢了,。”
陸如??焖匍_口道:“如今殿下已連寫兩首絕妙之詞,,不若再寫一首梅雪共舉之詩,來一個(gè)詩詞交相輝映,,何如,?”
潘如江見陸如海話都說到這種程度,他在反駁也不像樣子了,。
狠狠地剮了一眼陸如海后,,潘如江便默不作聲。
劉庇可以拒絕嗎,?
這一次并不同于上次,,上次有萬貴妃在一旁挑弄是非,而這次只是陸如海在詢問而已,。
當(dāng)然是:否,!
不論是萬貴妃挑撥還是陸如海詢問,歸根結(jié)底還是皇上想聽罷了,。
陸如海這次讓劉庇作雪梅詩,,不似上次一般,還會(huì)擔(dān)心劉庇是否準(zhǔn)備妥當(dāng),,是否能寫出來,。
因?yàn)椋辛饲懊娴脑娫~做背書,,在場的眾人也不覺得這是在為難劉庇了,。
劉庇點(diǎn)了點(diǎn)頭,翻了翻“記憶”這本書,,挑出一首道: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p> 這次寫詩,自然是由詩圣陸如海品析,,而且這首詩也不像之前的《卜算子》,,含義較為復(fù)雜,陸如海自然當(dāng)仁不讓,,不需要老太傅出馬,。
陸如海一句一句解釋道:“殿下這首詩,語意明顯,。第一,、二句是說,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么精神氣質(zhì),。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huì)非常的俗氣,?!?p> “至于后兩句則是寫,當(dāng)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潘如江亦點(diǎn)頭想著,,這首詩不似前兩首詞那般驚艷,,但也絕非是大皇子與太子能寫出來的。
說完這首詩的意思后,,陸如海又開始賞析起來:“自從有了梅雪文會(huì)后,,文人便分為梅派與雪派,梅派覺得梅比雪香,,雪派便說雪比梅白,,正如景王之前所寫‘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p> “而景王的這首詩,不只寫梅與雪的關(guān)系,,還加上了詩,。此詩闡述了梅、雪、詩三者的關(guān)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組成最美麗的春色,。”
陸如海繼續(xù)評(píng)析著:“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認(rèn)為如果只有梅花獨(dú)放而無飛雪落梅,就顯不出春光的韻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沒有詩作,,也會(huì)使人感到不雅?!?p> 陸如海最后感嘆道:“兩次梅雪文會(huì),,景王殿下一人便寫盡梅雪,臣不敢斷言以后,,但肯定前不見古人,。”
“梅雪之詩詞,,天下無人可出其右也,!”潘如江也贊同道。
“庇兒,,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