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之后,也就是水陸大會正七,李世民又帶著文武百官到化生寺視察工作了,,觀音和木吒師徒兩人則喬裝打扮躲在人群里觀察唐玄奘,。
觀音還是有點不放心,雖然說唐玄奘是如來座下弟子金蟬子轉(zhuǎn)世,,根底是沒有問題,但是,萬一金蟬子這次轉(zhuǎn)世身是個膿包怎么辦,,還是眼見為實為好。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那一城人,,無論大小尊卑,,俱詣寺聽講。當(dāng)有菩薩與木叉道:“今日是水陸正會,,以一七繼七七,,可矣了。我和你雜在眾人叢中,,一則看他那會何如,,二則看金蟬子可有福穿我的寶貝,三則也聽他講的是那一門經(jīng)法,?!薄?p> 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唐玄奘的功課做的很足,,在大會上舌綻蓮花,,各種高深佛法佛經(jīng)信手拈來,上到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一個個癡迷的很,恨不得立刻剃度出家,,皈依我佛,。
恐怖如斯,這洗腦洗的,,簡直就是當(dāng)今社會不法傳銷組織的鼻祖,。
當(dāng)然,,這都不重要,普通大眾的喜歡不是喜歡,,最高領(lǐng)導(dǎo)人唐太宗的喜歡才是真正的喜歡,。李世民是非常滿意的,心想這次水陸大會如此順利,,想必自己日后在陰間的日子應(yīng)該會過得比較滋潤,,畢竟只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冤魂被超度,他心里不安的石頭才能落地,。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愧疚肯定是有的,好在他也算是一個好皇帝,,貞觀之治可不是白叫的,,唐朝在李世民的領(lǐng)導(dǎo)下,國力強(qiáng)盛,,老百姓安居樂業(yè),,沒有丟老李家的臉面。
自古皇位之爭就是如此殘酷,,父子親情也好,,兄弟恩義也罷,到頭來都抵不過金燦燦的帝冠,,黃橙橙的龍袍,,沉甸甸的龍椅。對于皇家子弟而言,,權(quán)力就像深淵,,靠的越近陷的越深,明知黑暗又不可自拔,,最終只有一人爬出了深淵,,其他人則成為奴隸。
成王敗寇,,我不殺你,,你就會殺我,無非是誰先動手的問題,,李世民作為一代明君,這些道理還是想的非常透徹的,,先不論對錯,,既然選擇做了,那就問心無愧,,與其在過去的傷感愧疚中沉湎,,不如把眼光放下現(xiàn)在和未來,。
自己無法原諒自己,那就做個好皇帝,,也算求個心安理得,。
兄弟無法原諒自己,那就超度他冤魂,,最好盼個兩不相見,。
觀音的擔(dān)憂是多余的,作為如來的座下弟子,,金蟬子并沒有丟了如來的臉面,,所以“地主家的傻兒子”這種喜聞樂見的為了迎合普通大眾內(nèi)心平衡感的電視劇橋段并沒有在這里出現(xiàn)。
如何忽悠唐玄奘去西天取經(jīng),,成了擺在觀音面前的一大新的難題,。
唐玄奘不是太膿包的確不錯,但如果太優(yōu)秀的話依舊讓觀音煩惱多多,,她可是帶著最高領(lǐng)導(dǎo)人如來的任務(wù)過來的,,你唐玄奘各種佛法講的如此順溜,那還去西天取個錘子經(jīng),,有現(xiàn)成的高深佛經(jīng)可用,,傻子才會傻不拉幾的千里迢迢徒步到西天。
怎么辦呢,?觀音菩薩的小腦袋瓜子開始飛速運轉(zhuǎn),。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要搞定取經(jīng)的問題,,首先得搞定唐玄奘,要搞定唐玄奘,,就繞不過唐太宗李世民,,經(jīng)過了細(xì)致的思考和縝密的分析,觀音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既然對策已經(jīng)擬好,,那氣勢這一塊就不能輸,,先鬧出點動靜再說,動靜搞大了,,吸引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那么計劃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于是觀音直接走上前去大聲質(zhì)疑,先來一波嘴遁輸出,,大致意思是:你講的這些東西是小乘佛法,,不入流的,根本就超脫不了亡魂,,我這里有大乘佛法,,牛逼的很。
唐玄奘在某種意義上屬于絕對的三好學(xué)生,,先不管下面的這個苦行僧是不是在吹牛皮,,趕緊下來虛心求教。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這菩薩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么,?”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逼兴_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薄?p> 觀音的這種行為,就屬于明顯的搗亂了,,嚴(yán)重的違反了大會的規(guī)章制度,,她還沒講到一半就被幾個巡邏的官員制止了,兩個人直接就被揪到李世民面前,。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正講處,,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唐王道:“法師正講談妙法,被兩個疥癩游僧,扯下來亂說胡話,。”王令擒來,,只見許多人將二僧推擁進(jìn)后法堂,。”
觀音是何許人也,,見了皇帝李世民,,拜是不可能拜的,跪更不可能跪,,既然已經(jīng)夸下了??冢簧先ブv幾句肯定是不行了,,為了提升大乘佛法的真實性和威嚴(yán)性,,觀音放了個大招,直接變回菩薩真身,,拿著玉凈瓶就走上講臺,。
這里要說明一下,一般情況下神仙是不會輕易在凡人面前顯化的,,搞不好容易造成恐慌,,觀音這次為了完成如來交代的任務(wù)也算是下了血本,直接就露出了真身,,為了增加信服力,,甚至把自己的寶貝玉凈瓶也拿了出來。
大慈大悲的南海觀世音菩薩連真身都顯現(xiàn)了,,質(zhì)疑大乘佛經(jīng)的真假就沒了意義,,畢竟,專家怎么可能騙人呢,。
在臺上,,這個大乘佛法,觀音菩薩只講了個大綱,,然后就帶著徒弟木吒駕著祥云飛走了,。
這算哪門子事啊,要么就不講,,要么就講完,,大家剛聽出一點門道出來,你就一言不發(fā)跑路了,,這不是吊大家胃口嘛,。
當(dāng)然,菩薩肯定是罵不得的,觀音畢竟是高級菩薩,,還是很有禮貌的,,臨走之時,特意留下了一句話,,大致意思是:李世民,,大乘佛經(jīng)在西天,你想要,,那就派人來取?。?p>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那菩薩祥云漸遠(yuǎn),,霎時間不見了金光,。只見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張簡帖,,上有幾句頌子,,寫得明白。頌曰:“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里,大乘進(jìn)殷勤,。此經(jīng)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真是滿滿的套路??!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問世間什么最可怕,,當(dāng)然是陽謀,你明知道它別有用心,,但就是不得不咬套上鉤,。觀音的問題已經(jīng)拋出來了,就問你李世民接不接吧,,對于李世民來說,,他有必接的理由。
這里簡單的分析一波:觀音已經(jīng)說了,,小乘佛法無法超度亡魂(這個已經(jīng)不需要再驗證),,無法超度亡魂,,李世民陽壽一盡,他的魂魄在陰間肯定會遭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冤魂索命,,本來搞這場水陸大會就是為了解決這個隱患,,如今小乘佛法失靈了,亡魂只能靠大乘佛法超度,,而大乘佛法只有西天才有,,大唐到西天,路途遙遠(yuǎn),,要想獲得大乘佛法,只能派人去西天取,。
這可是關(guān)系到自己陰壽的大事情,,李世民不得不上心,立馬就問:誰愿意替我去西天把大乘佛教取回來(重重有賞),?
這個時候,,哪怕是頭豬都明白,最好的人選就是玄奘法師,,李世民就差沒當(dāng)場點他名了,。唐玄奘不是豬,他心里明鏡似的,,先不管自己愿不愿意,,這一趟苦差事他是百分之百跑不了了。不接吧,,身敗名裂不說,,搞不好還得被皇帝隔山差五的穿小鞋,接吧,,長路漫漫,,兇險未知,萬一半路上碰到意外,,小命也是難保,。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當(dāng)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lǐng)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jīng),?”問不了,,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愿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jīng),祈保我王江山永固,?!薄?p> 這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觀音陽謀了李世民一把,李世民現(xiàn)學(xué)現(xiàn)賣又陽謀了唐玄奘一把,,都說做領(lǐng)導(dǎo)的總是不讓下屬省心,,這句話放在這里一點毛病都沒有。
如何能讓別人替自己死心塌地的干活,?答案是:收買人心,。
蕓蕓眾生,逃不過貪癡嗔,,跳不出錢權(quán)名,,商賈之人重利,朝堂之臣貪權(quán),,大儒之家好名,。
唐玄奘一個出家的和尚,錢這么庸俗的東西,,他肯定看不上,,若沒幾分淡泊名利之心,怎敢枯禪久坐吃齋念佛,,權(quán)利嘛,,對于一個敲鐘的和尚而言,頂天了也就是一方主持,,所以重點還是得放在“名”上面,。
要想馬兒跑,先讓馬兒多吃草,,唐太宗李世民立刻當(dāng)著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的面,與唐玄奘拜了把子結(jié)為異性兄弟,,這可把唐玄奘感動的,,當(dāng)時就腦子一熱,當(dāng)即發(fā)下毒誓:如果沒取到真經(jīng),,死都不回國,,死后魂魄打入十八層地獄。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玄奘感謝不盡道:“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jīng),,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彪S在佛前拈香,,以此為誓?!?p> 唐太宗李世民算是徹底放下心了,,不過唐玄奘必須為自己的一時沖動買單,他表面說的好聽,,實則慌得一批,,西行之路畢竟路途兇險,妖魔鬼怪虎豹豺狼無數(shù),,自己這細(xì)皮嫩肉的小身板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此行肯定是有去無回,奈何又發(fā)了毒誓,,不得不去。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與幾個徒弟,,早聞取經(jīng)之事,都來相見,,因問:“發(fā)誓愿上西天,,實否?”玄奘道:“是實,?!彼降艿溃骸皫煾负牵瑖L聞人言,,西天路遠(yuǎn),,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無回,,難保身命,。”玄奘道:“我已發(fā)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經(jīng),,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兇難定,?!薄?p> 挑了個好日子,,唐玄奘就準(zhǔn)備出發(fā)了,臨行前,,唐太宗李世民給了他一份通關(guān)文牒和一個紫金缽盂,,兩個幫忙拿東西的行腳僧,一匹跑長途的健馬,,喝了幾杯踐行酒,,賜了他個“三藏”的雅號。
美酒踐行只是個幌子,,對于李世民而言,,他更關(guān)心的是唐三藏能不能回來?什么時候回來,?
走完踐行流程后,,李世民瘋狂暗示,大致意思是:三藏啊,,外面的花花世界雖然很精彩,,但你不能忘記自己的使命啊,不要被沿途的美色和錢財迷花了眼,,一定要幫大哥把真經(jīng)取回來,。
李世民暗示完之后,還是不太放心,,又問了唐三藏大概幾年能夠回來,,得知只有兩三年,他這才算是徹底放下心來,。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飲此一杯,,以盡朕奉餞之意?!比夭桓也皇?。接了酒,方待要飲,,只見太宗低頭,,將御指拾一撮塵土,彈入酒中,。
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御弟呵,這一去,,到西天,,幾時可回,?”三藏道:“只在三年,徑回上國,?!碧诘溃骸叭站媚晟睿竭b路遠(yuǎn),,御弟可進(jìn)此酒:寧戀本鄉(xiāng)一捻土,,莫愛他鄉(xiāng)萬兩金?!薄?p> 兩三年還好,,唐朝人的平均壽命是59.3歲,李世民作為一國之君,,吃得好,,喝的好,玩的好,,養(yǎng)尊處優(yōu),,他的壽命比一般的普通老百姓要長不少,不過李世民此時年紀(jì)也不小了,,做皇帝和如今的長途出租車司機(jī)差不多,,都有一個毛病:坐的久缺乏運動,。況且唐朝老百姓也沒有飯后跑步健身的習(xí)慣,而且后宮六院三宮的嬪妃侍妾爭奇斗艷,,可肥可瘦,,可花可葉,要青春活潑有青春活潑,,要端莊賢淑有端莊賢淑,,一個個如狼似虎,恨不得把皇帝老兒的身子骨掏空,,想要做到雨露均沾,,公平公正,唯有千古一帝了,。
如此分析,,李世民的外部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但是他有信心與唐三藏一起同甘共苦,,抗過這幾年,。
最后說明一下,很多人對通關(guān)文牒上的內(nèi)容很好奇,,上面肯本不可能寫:親愛的妖怪們,,我唐三藏給大家送外賣來了,。通關(guān)文牒其實就是一張簡單的通行證,上面蓋了李世民的大印,,標(biāo)注了唐三藏西行途中需要路過的地方,,寫明唐三藏是奉旨西行取經(jīng)的,大家好生優(yōu)待,,放他通行,。
小靈仙仙
今天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