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幾次共患難的經(jīng)歷,豬八戒算是徹底的融入取經(jīng)班子了,,作為新人的沙和尚,不得不面臨豬八戒之前面臨的問題,。豬八戒和孫悟空路上不停的嬉笑打鬧斗嘴,,沙和尚則一句話不說,顯得存在感特別低,。
沙和尚是這樣想的:既然是新人,,那就少說多聽多看。
取經(jīng)隊伍只有唐三藏和孫悟空的時候,,是孫悟空負(fù)責(zé)挑行李,,豬八戒加入后,挑行李的工作就由豬八戒負(fù)責(zé)了,,如今沙和尚加入了取經(jīng)隊伍,,按道理來說,隊伍里有了新人的加入,,挑擔(dān)子的苦力活應(yīng)該交接到新人沙和尚的身上。
沒看過原著的人基本上都以為挑行李的工作是由沙和尚負(fù)責(zé)的,,在86版西游記,,負(fù)責(zé)挑行李的就是沙和尚,這其實是編劇對沙和尚這個人物做了改編,,原著中基本上是豬八戒在挑行李,。
沒有欺負(fù)新人,并不是因為豬八戒慈善,,取經(jīng)路遠迢迢,,妖魔鬼怪眾多,散伙的概率還是很大的,,有行李在手,,分起來比較占便宜,如果真的取到真經(jīng)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一路挑行李的辛苦也可以當(dāng)做加分項,。
從流沙河出來,唐三藏師徒四人就一直趕路,,不知走了多少個日夜,,肉體凡胎的唐三藏終于扛不住了。孫悟空是石頭里蹦出來的,,就是連續(xù)走上個一年半載也沒啥感覺,,豬八戒早就想休息了,,畢竟挑行李十分辛苦,而且現(xiàn)在取經(jīng)班子有四個人,,行李也越發(fā)的多了,,但是師傅唐三藏沒有開口,他也不好說要休息,,否則唐三藏和孫悟空又要拿“是不是想回高老莊”說事,,至于沙和尚,現(xiàn)在的他就是一個新人,,新人是沒有話語權(quán)的,,于是一直保持著少說多聽多看的原則。
唐三藏突然要求找戶人家借宿一晚,,情商稍微高點的都能明白這是師傅累了,,想要休息一下。
可惜孫悟空不屬于這個行列,,不僅沒有明白唐三藏話里的意思,,還反過來教育唐三藏:師傅你是不是想偷懶了,歇啥歇啊,,出家人風(fēng)餐露宿,,隨處是家。
豬八戒則堅決擁護唐三藏,,一來是拍馬屁,,二來休息對于挑擔(dān)的他來說確實是剛需。
沙和尚既不贊同也不反對,,一副“你們隨意,,我都可以”的表情。
孫悟空雖然不敢指責(zé)唐三藏,,但說說豬八戒還是可以的,,于是又把豬八戒想回高老莊的陳詞濫調(diào)拿出來說了一遍,這下豬八戒不干了,,再次據(jù)理力爭,,理由也很充分,第一,,師傅肉體凡胎身子骨弱,。第二,孫悟空啥都不干,,挑擔(dān)牽馬的事情都落在豬八戒和沙和尚身上,。沙和尚還是老樣子,你們隨意,我只看戲,,你們別說吵架了,,打起來都可以。
此時師徒四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就好比一個部門的人員情況,。
唐三藏是部門領(lǐng)導(dǎo),,是部門的精神領(lǐng)袖,絕對的核心,,本事沒多少,,但部門缺他不行。孫悟空屬于能力特別突出的員工,,但是情商特別低,,不僅揣摩不出領(lǐng)導(dǎo)話里的意思,在其他員工面前還經(jīng)常不給領(lǐng)導(dǎo)面子,,這種員工往往領(lǐng)導(dǎo)不太喜歡,,但部門又不能缺少。豬八戒屬于那種有一定的能力,,情商也不錯的員工,,是領(lǐng)導(dǎo)的忠實擁護者,這類員工與那些能力突出的員工往往關(guān)系一般,,處于競爭關(guān)系,,他們往往跟領(lǐng)導(dǎo)關(guān)系不錯,但難以被委托重任,。至于沙和尚,,他屬于那種部門中非常不起眼的員工,情商是最高的,,他們既不突出拔尖,也不怎么犯錯誤,,部門有事的時候不會主動去抗,,部門沒事的時候也不會跟領(lǐng)導(dǎo)拍馬屁,就這么混日子,,雖然存在感低,,但往往在部門中待的時間最長。
對孫悟空而言,,他只負(fù)責(zé)保護唐三藏,,師傅要是出事了,他責(zé)任最大,,豬八戒和沙和尚負(fù)責(zé)看好行李馬匹,,行李要是丟了,豬八戒和沙和尚負(fù)主要責(zé)任。至于挑行李辛不辛苦,,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如果行李有遺失,他還要給兩人幾棍子以作懲戒,。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行者道:“錯和我說了,。老孫只管師父好歹,你與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但若怠慢了些兒,孤拐上先是一頓粗棍,!””
豬八戒打不贏孫悟空,,只能講道理了,在這件事情上,,他跟沙和尚是一條戰(zhàn)線的,,但看這情形,沙和尚是完全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以理服猴”,。
一說到馬,豬八戒又有主意了,,跟孫悟空說唐三藏騎的白馬高大威猛,,完全可以幫忙馱一部分行李,這叫做物盡其用,。當(dāng)然,,這話他是不敢直接跟唐三藏說的,只能由孫悟空出面,。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八戒道:“哥啊,,不要說打,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曉得你的尊性高傲,,你是定不肯挑;但師父騎的馬,,那般高大肥盛,,只馱著老和尚一個,教他帶幾件兒,,也是弟兄之情,。””
還是吃了來得晚的虧,,豬八戒一直以為唐三藏騎得是馬,,當(dāng)聽孫悟空說這匹馬是一條龍時,,驚訝不已,就連新人沙和尚也來了興趣,,忍不住開口詢問,。
為了證明白龍馬是龍,孫悟空準(zhǔn)備給白龍馬的屁股一棒子,,這下白龍馬可慌了神,,抬起四個蹄子健步如飛,“嗖”的一聲就跑了,,可憐的唐三藏還在馬上,,只能死死的抓住韁繩。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那沙僧聞言道:“哥哥,,真?zhèn)€是龍么,?”行者道:“是龍?!卑私涞溃骸案绨?,我聞得古人云,龍能噴云曖霧,,播土揚沙,。有巴山捎嶺的手段,有翻江攪海的神通,。怎么他今日這等慢慢而走,?”行者道:“你要他快走,我教他快走個兒你看,?!焙么笫ィ呀鸸堪粢粧?,萬道彩云生,。那馬看見拿棒,恐怕打來,,慌得四只蹄疾如飛電,,颼的跑將去了。那師父手軟勒不住,,盡他劣性,奔上山崖,,才大步走,。”
還好唐三藏韁繩抓得緊,,要是真的跌下馬摔死,,估計如來佛祖的取經(jīng)計劃就要泡湯了,。
還別說,被孫悟空和豬八戒這么一鬧,,唐三藏還真發(fā)現(xiàn)一座莊院,。徒弟還沒到,只能先等等了,,孫悟空和沙和尚先到,,沙和尚哪壺不開提哪壺,見到唐三藏就問:“師傅你難道沒從馬上摔下來,?”唐三藏不管有沒有從馬上摔下來,,都不可能回答這個愚蠢的問題,為了避免尷尬,,于是轉(zhuǎn)移話題大罵孫悟空不懂得尊師重道,,完全不顧他的安危。豬八戒挑著行李還沒到,,孫悟空趕緊把主要責(zé)任撇到豬八戒身上,。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那師父正按轡徐觀,又見悟空兄弟方到,。悟凈道:“師父不曾跌下馬來么,?”長老罵道:“悟空這潑猴,他把馬兒驚了,,早是我還騎得住哩,!”行者陪笑道:“師父莫罵我,都是豬八戒說馬行遲,,故此著他快些,。””
白馬一溜煙跑了,,嚇到唐三藏不說,,還苦了豬八戒,他挑著行李,,累的氣喘吁吁,,好在找到了一戶莊院,今晚有地方借宿,,也算是對他辛苦的一種彌補,。
荒郊野嶺的,哪有什么正經(jīng)人家居住,,像這種景色優(yōu)美,,裝修豪華的莊院,不是神仙搞得鬼,,就是妖怪根據(jù)地,。孫悟空是有火眼金睛的,,看這莊院四周的祥瑞之氣,就明白怎么一回事了,,反正也沒有危險,,干脆順著唐三藏的意思去借宿一晚。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長老道:“徒弟啊,,你且看那壁廂,,有一座莊院,我們卻好借宿去也,?!毙姓呗勓裕碧ь^舉目而看,,果見那半空中慶云籠罩,,瑞靄遮盈,情知定是佛仙點化,,他卻不敢泄漏天機,,只道:“好!好,!好,!我們借宿去來?!薄?p> 從這段可以看出,,原著中唐三藏師徒四人之間的關(guān)系并像86版西游記中描繪的那般和睦。
唐三藏膽小怯弱,,遇到事情就哭哭啼啼,,他的唯一動力就是取真經(jīng),對待孫悟空,,念起緊箍咒的時候毫不嘴軟,,對待豬八戒,也是動不動就提高老莊的事情,,沙和尚來的晚,,以他對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態(tài)度為參考,估計唐三藏對沙和尚也就那樣,。
孫悟空呢,,保護唐三藏到西天取經(jīng)的真心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頭上金箍的原因,,也算是聽話,,雖然不敢跟唐三藏動手,但在言語上就不那么客氣了,,生氣的時候罵起唐三藏“膿包”來也是十分的順口,,與豬八戒雖然斗嘴,但他跟豬八戒的關(guān)系反而是最好的,,至于沙和尚,,那就可有可無了,沙和尚本事不大,,話又不多,,基本上就邊緣化了。
豬八戒呢,,跟孫悟空一樣,,第一要素是要保唐三藏去西天取經(jīng),這是觀音菩薩安排的,,他不得不聽,,該輪到自己出力的時候絕不含糊,但如果唐三藏真的出現(xiàn)意外,,他也會第一個選擇退出,,算是個不錯的兩面派,性格上比較圓滑,,但絕非奸詐,,在隊伍中,對師傅最好的應(yīng)該就是他了,,與孫悟空比較合得來,,在隊伍中也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至于對沙和尚的態(tài)度,,和孫悟空差不多,。
沙和尚呢,他只想著把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做好,,既不主動承擔(dān)責(zé)任也不犯錯誤,,反正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如果孫悟空和豬八戒都不行了,,他頂不頂事都沒有意義,,頂起來多一條亡魂,不頂也情有可原,。
至于白龍馬,,他都成一匹馬了,獨立思想對他來說是一種奢侈,,只要唐三藏不是從馬背上摔死的,,其他的他都無所謂,師徒之間鬧矛盾也好,,唐三藏被妖怪抓了也好,,他管不了,,也管不著。
徒弟都全了,,得試試唐三藏的本心,,萬一唐三藏都不愿意取經(jīng)了,三個徒弟再堅決也米有意義,。
小靈仙仙
申請簽約失敗,,還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