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秋收
入了互助社的人家,,都主動來到堿灘地幫助林引旺收秋,。既然是互助社,林引旺也將自家的牛,、毛驢等借出去,,供社員役使,,還讓這幾戶人家,抽空帶著人將他們自家的地收割,、播種,。
只是注意不要把牲口累著了。
等甜高粱成熟,,林引旺帶人去收割,,所有人站在田邊都對超乎常態(tài)的高粱桿兒驚呆了:“這么高!”
“這么粗,!”
“這么重,!”
小麥也沒想到,這甜高粱如此標(biāo)新立異,,空間商城里介紹說,,這種甜高粱是甘蔗和高粱雜交的,上面結(jié)籽,下面的高粱桿兒還能榨汁熬糖,,不想熬糖的話,,榨的糖汁能釀酒,榨汁后的渣還能糖化處理做飼料,。
資料夸這種高粱全身都是寶,,小麥立刻就動心了,忍不住種了十幾畝,。
甜高粱長出來時,,皮兒是紫色的,還好當(dāng)時所有人都特別忙,,除草,、松土、施肥,,沒人注意到這些,,后來高粱長大,掩蓋在一眼望不到邊的綠紗帳中,,也沒人注意,,直到大家來收割。
沒想到這高粱長得這么高,,是一般高粱的一倍,,而且莖稈特別粗,但這幾年林引旺種的莊稼經(jīng)常與眾不同,,大家驚奇了一陣子,,也見怪不怪了。
高產(chǎn)就要高投入,,幸好家里豬,、羊、牛,、馬比較多,,有足夠的肥料,不然,,莊稼肯定長不好,。
人多力量大,高粱桿兒一砍下來,,就立刻送回堿灘地,,家里來了好些女人和半大的孩子,幫著將高粱桿兒上面的葉子剝掉,,用小麥設(shè)計(jì)的簡單設(shè)備,,把高粱桿兒從中剖開,,切斷,送入榨槽,。
榨槽由牛牽引,,家里牛多,輪換使用,,日夜不息,,甜滋滋的汁水,從榨槽的出口流出來,。
林引旺心里還沒底兒,,先用馬勺接了一點(diǎn)榨汁,咕咚一大口,,眼睛都瞇住了:“甜,,好甜!”
老銀還有些不信,,林引旺就接了些遞給他,。
老銀喝了一口:“果然,怎么這么甜,?,!”
林引旺特別自豪:“這可是神仙給的種子!”
“你這兩三年都不出去了,,哪里來這么多神奇的種子,?”
“當(dāng)時人家才給了一把,我這幾年不停地種,,繁育多了,,才能拿去種大田里?!?p> 大院里,,小麥開了一片種子區(qū),,都是她親自打理,,就是配合爹爹這個說辭的,老銀果然信了,。
石槽能將高粱桿壓碎,,但榨得不干凈,還好有表叔提醒,,再用榨汁機(jī),,最后的榨渣才送到大甕里,混了高粱釀酒,。
又是榨汁,,又是秋收種麥,,還要釀酒,喂養(yǎng)牛馬豬羊,,活兒特別多,,來家里干活的人也就很多——互助社的人,互相幫忙不付工資,,但要管飯,。
老銀一家,除了王杏兒,,其余都在堿灘地吃飯,。
老銀的五十畝棉花長得非常好,現(xiàn)在的棉田里,,白花花一片,,秦氏每天帶著互助社的婦女去采摘,還要翻曬,、撿出雜質(zhì),,已經(jīng)夠累了,她還得給王杏兒做飯,。
王杏兒廚房無能,,已經(jīng)三次差點(diǎn)弄出火災(zāi)燒毀廚房了,秦氏不在家,,她連飯也吃不上,,可她還死要面子,不肯來堿灘地吃飯,,她說,,讓她感覺自己是討飯的叫花子。
當(dāng)時,,她家斷了頓,,靠尹大施舍,和叫花子有什么區(qū)別,?
她就是這樣,,只要自己在家,別人送上門來,,就不算是討飯,。
秦氏表示,很后悔兒子娶了王杏兒,,讓她去鋤地,,她分不清草和苗,去摘棉花,,秦氏摘一百斤,,王杏兒摘不到二十斤,,還被蚊子叮得到處都是包。
恰好那幾天,,尹大回來一趟,,看到媳婦這么慘,在秦氏面前發(fā)了好大脾氣,,把秦氏氣得要死:“你老娘天天賣到地里,,也沒見你心疼一下,你媳婦摘個棉花都不行???”
尹大雖然說不過老娘,但就是不讓王杏兒去地里干活,。
“覺得臉上癢癢,,不會拍一下?就任由蚊子叮咬,?”秦氏也是無語了,,“小麥,嬸兒知道你有辦法,,幫我把這個活祖宗給安置好,,好歹讓嬸兒喘口氣,你老銀叔瘋了,,今年種了那么多棉花,。”
小麥打算幫王杏兒找到一個工作,。
這年月,,崇尚多子多福,年紀(jì)尚輕的婦女,,都有小孩子要照顧,,尤其是小麥看上的幾個婦女不能來干活,讓她很遺憾,。
小麥干脆將一個庫房收拾出來,,弄了個幼兒班,交給王杏兒,,算是個幼兒園吧,。
不到一天,,王杏兒就哭了兩次鼻子,,一次是有小孩拉褲子里了,她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孩子哭,,她還一個勁地干噦,,慌亂中叫來了那個孩子的母親,才解決了問題,。
還有一次,,就是有個孩子特別調(diào)皮,把她的發(fā)髻拉散了,。
王杏兒哭著找到小麥,,說她不干了。
小麥笑呵呵地:“你不是念過書的嗎,?念書人不是比一般人聰明嗎,?怎么連小孩子都應(yīng)付不來?還不如一個不識字的大嬸,?”
王杏兒特別討厭小麥,。
因?yàn)樾男脑诩铱偸前研←湌煸谧焐希←溄憬阕鲲埲绾稳绾魏贸?,小麥姐姐給我做的頭花,,小麥姐姐教我跳繩,小麥姐姐教我說順口溜……
王杏兒很不服氣:“這都是什么呀,,我會教你念詩,。”
朗朗上口的詩文,,心心也很喜歡,,但是,她還是將小麥排在王杏兒前面,。
“小麥姐姐也會念詩的,,她還和小槐哥哥對著念,你一句我一句,,可好玩了呢,。”
王杏兒憤憤不平:“她會什么呀,?能記幾首詩,?十首八首了不得了?!?p> “不是,,小麥姐姐會很多,很多的,?!?p> “大字識不了一斗,不過聽小槐念詩跟著學(xué)的,,能會多少,?哼,,嫂子比她強(qiáng)多了,瞧見沒有,,嫂子能把這一本唐詩都背下來,。”
心心瞪著大眼睛,,非常吃驚,,后來就原話傳給了小麥:“我嫂子比你認(rèn)字多,比你背詩背得多,?!?p> 小麥聽見了,哭笑不得,,你個小家伙,,無端給我惹麻煩。
聽小麥說自己還不如一個大嬸,,王杏兒的不服氣被激發(fā)了:“大嬸認(rèn)字嗎,?大嬸會背詩嗎?會寫字嗎,?”
小麥反唇相譏:“那你為何不把背詩的能耐拿出來,,鎮(zhèn)住那些小破孩?連小孩都看不了,,你還能干啥,?”
王杏兒最討厭別人說她什么也不會了,她辯解道:“我教了好幾遍都不會,,咋都那么笨呢,,那樣孩子怎么教?”
“你當(dāng)那是你爹的學(xué)堂呀,?又不是要他們?nèi)タ夹悴?,一天能背一首詩就不錯了,一天不行,,兩天還不行嗎,?你急什么?再說,,你一首詩背多久,?若是你很厲害,怎么沒有像李清照那樣,,也寫出絕代名句呢,?”
“你,你還知道李清照?”
小麥翻了個白眼,,我碩士學(xué)位好不好?你連個小學(xué)畢業(yè)的水平都沒有,,在我面前擺什么譜兒,。
王杏兒被小麥說了一通,好勝心又被激發(fā)了,,第二天繼續(xù)當(dāng)幼教,,好歹她有個事兒做,不然,,成天在家專職帶心心,,秦氏和老銀特別害怕心心也變成她那樣,什么都不會,,還特別酸,。
雖然在這里,心心也跟著她,,好歹孩子多,,比天天面對她一個要好。
還有更大的孩子,,都跟著大人干活,。
小麥每次看到那些童工吃力的模樣,心里都很酸澀,,就讓小槐把十歲以下六歲以上的孩子組織起來,,每天早上學(xué)習(xí)兩小時,然后再干活,。
看到對自家孩子這么好,,那些家長都干勁十足,他們稍稍多出一點(diǎn)力,,都把孩子學(xué)習(xí)時間干的活兒的趕出來了,。
他們之所以讓小孩過來,就是為了能混個飽飯吃,,如今,,還能學(xué)著認(rèn)字,都感激得不行,。
源源不斷得糖水榨出來,,放到外面的大甕里,在陽光下曬去水分,,然后,,放到大鍋熬糖,雖然有小麥照著資料來回指導(dǎo),但依然有熬糊的,,后來,,大家干得多了,有了經(jīng)驗(yàn),,質(zhì)量就好起來,。
熬糖的事情,也不是誰都能做的,,性格要沉穩(wěn),,人還要可靠,最后就確定了林時田,、林豐旺,、趙川、趙六兒四個人,,他們當(dāng)組長,,每人手下帶四個人,日夜輪班,。
林時田是時字輩最小的,,林引旺要叫他小叔,是五曾曾祖的孫子,,林豐旺是林老四的小兒子,,他兩個和林澤旺、林新旺,,是族人中對林引旺最好的,,人品也好,為人善良,,知恩圖報(bào),,趙川和趙六兒是貧困戶里表現(xiàn)最好的。
這幾個人嘴巴嚴(yán),、做事做人都比較靠譜,,如今,是合作社的中堅(jiān)力量,。
每天,,大鍋里都會熬制出大量的糖漿,除了做紅糖,,小麥還讓林新旺和林澤旺的弟弟林敏旺學(xué)做糖果,。
沒人會做糖果,小麥先看了資料,,然后再指導(dǎo)他們工作,。
剛開始當(dāng)然非常艱難,要用手將滾燙粘稠的糖漿拉伸、折合起來,,再拉伸,,直至糖漿變成均勻的細(xì)長條,這才放到案板上,,把涼下來不再粘手的糖搓成長條,,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段,冷卻后,,用紙包裹,,這才是小孩子嘴里最甜美的零食,。
為了顯檔次,,小麥花高價買的生宣紙,用安全無毒的染料,,通過版畫印刷的形式,,印出花色,做糖果的包裝紙,。
包裝好的糖果,,全都放進(jìn)去皮的柳枝編成的小箱子里,堆放在倉庫,。
印刷,、包裝,分裝,,還有編制柳條筐,,都需要人手,而且,,還是心靈手巧的女人,。
小麥鼓勵這些婦女帶孩子過來,這樣,,她們才不會被婆婆挾制,,干活也沒有后顧之憂,而且,,這些孩子在這里,,可以學(xué)習(xí),還能吃到糖果,,他們非常喜歡來這里,。
半個月之后,小槐收了秋假,,上學(xué)去了,,小麥就又安排了個利落干凈會說話的婦女,看著那些大點(diǎn)的孩子,王杏兒接替小槐,,教那些大孩子認(rèn)字,。
王杏兒不會算數(shù),只會背詩,,她學(xué)過《女戒》,、《千字文》、《百家姓》,,能誦讀《論語》,,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