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四個異姓諸侯王:趙王張敖登場
劉邦突出重圍,,率軍往東南撤退。此戰(zhàn),,讓劉邦意識到一個問題的嚴(yán)重性:匈奴很強(qiáng)大,。
同時,,劉邦又有一個新的認(rèn)識:匈奴會成為大漢最強(qiáng)大的敵人。
劉邦南下,,經(jīng)過一個地方,,它有個名字:曲逆。
劉邦南歸,,登上城樓,,望見縣城的房屋很大。于是,,他發(fā)出一聲感慨:這個縣好壯觀,!
隨后,劉邦說了第二句話:我行遍天下,,只見到洛陽和這個縣是這樣,。
然后,劉邦回頭問御史:曲逆人口有多少戶,?
御史回答說:秦時,,有三萬多。連年戰(zhàn)亂,,很多人逃亡藏匿,,如今現(xiàn)存五千。
劉邦聽到這個數(shù)據(jù),,做了一個決定:命令御史,,改封陳平為曲逆侯。
并給陳平一項權(quán)力:盡享全縣各戶的賦稅收入,,取消以前所封的戶牖鄉(xiāng),。
從這個信息得出,劉邦能夠脫困,,陳平建立首功,,得到重賞。
有功者,,封,。這是劉邦能夠戰(zhàn)勝項羽,建立漢家天下的原因,。這一次,,劉邦夠大方,,把曲逆這塊能夠容納三萬戶的城賜給了他。
劉邦以這樣的方式,,認(rèn)可陳平的功勞,。
白登山,不僅是一座山,,還是漢匈大規(guī)模對戰(zhàn)的前緣陣地,。同時,也是漢家天子的恥辱,。而,,這個恥辱將會由劉邦的曾孫漢武帝劉徹來雪恥。
劉邦將曲逆賞賜給陳平,,短暫停留后,,又南下,來到趙國,。就這樣,,第四個異姓諸侯王登上歷史舞臺。
這個人就是趙王張敖,。
來說說,,張敖那些事。
先來看一下,,張敖的個人簡歷,。
生卒: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2年。
父親:張耳(助武臣稱王,、助趙氏后裔重建趙國,、支持項羽被封常山王、支持劉邦被封趙王),。
岳父:劉邦,。
岳母:呂后。
妻子:魯元公主,。
女兒:張嫣(漢惠帝皇后)
從這份簡歷來看,,張敖有個好父親趙王張耳,還有一個好岳父大漢皇帝劉邦,,還有一個霸道的岳母呂后,。其妻子是漢惠帝姐姐,其女兒是漢惠帝的皇后,。
張敖這份簡歷,,太優(yōu)秀了,。
來說說,,張敖成為趙王那些事,。
公元前341年,張敖出生于外黃,。但,,他趕上了魏國最不好的時光,正在走向滅亡之路,。
公元前225年,,秦亡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tǒng)六國,,兼并天下,建立大秦王朝,。其父張耳,,成為秦始皇點名緝拿的要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喪沙丘,,公子胡亥繼位,宣告秦始皇時代結(jié)束,,開啟了秦二世時代,。
秦二世繼位亂折騰,天下紛紛起義反秦,。尤其是陳勝大澤鄉(xiāng)起義,,發(fā)出來自貧民的吶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這句口號的感召下,,張耳投奔陳勝,,加入反秦事業(yè),張敖隨父伐秦,。
陳勝建立張楚政權(quán),,張耳投了反對票,還獻(xiàn)上以六國后裔為王的建議,。陳勝一票否決,,自立為楚王,號張楚,。
張耳覺得跟陳勝混,,沒前途,主張與武臣北上伐趙,,并勸武臣自立,。
武臣為趙王,封張耳為左丞相。
陳勝采納房君的意見,,離間趙王武臣與張耳的關(guān)系,,封張敖為成都君。成都君也是張敖第一個官方認(rèn)可的官職,。
武臣被李良弒殺,,張耳擁立趙氏后裔公子歇重建趙國。
趙王歇拜張耳為丞相,,提拔張敖為將軍,。
王離南下,將張耳圍困在巨鹿,。
能夠前來救援的軍隊,,唯有大將軍陳馀,還有收集代地之兵的張敖,。
二十三歲的張敖,,已經(jīng)成為統(tǒng)帥萬人的將軍,還得到趙國政權(quán)的官方認(rèn)可,。從這個信息可以得出一點:這是一位有能力的人,。
巨鹿一戰(zhàn),出了一位蓋世英雄項羽,。
張耳,、張敖父子,也加入戰(zhàn)局,,摘取勝利果實,,并跟隨項羽西進(jìn)亡秦。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張耳被封為常山王,,張敖成為常山國太子。
可惜,,好景不長,。
陳馀借兵,擊敗張耳,,常山國被滅,。
張耳做出了人生之中最重要的選擇:西投劉邦。
劉邦定三秦,,常山王張耳來投,,他很高興。除了常山王張耳和劉邦都是諸侯王的身份,,還有就是張耳曾是劉邦的偶像,。
劉邦一高興,,就把女兒許諾嫁給張敖。
彭城大戰(zhàn),,張耳也是支持者,。
彭城戰(zhàn)敗,張耳依然跟隨劉邦,。
公元前204年,劉邦以韓信為將東進(jìn),,殲滅北方諸侯,。為了減輕趙地反抗的阻力,張耳也跟隨韓信出征,。
韓信很能打,,背水列陣,大破趙軍,,擒殺陳馀,,斬殺趙王歇,平定趙國,。
劉邦在滎陽打了敗仗,,北渡黃河,剝奪韓信,、張耳的軍權(quán),。為了分化韓信的影響力,劉邦封張耳為趙王,。
就這樣,,張耳繞了一圈,又回到封地,。只不過他從項羽分封的常山王,,變成了劉邦分封的趙王。
張耳是趙王,,張敖也成為了趙國的太子,。
公元前202年,趙王張耳死,,謚號景王,。其子張敖繼承爵位,成為第二代趙王,。
張敖繼位,,做了第一件事:迎娶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為后。
公元前201年,,項羽烏江自刎,,結(jié)束了西楚霸王時代,。
趙王張敖及其他諸侯王聯(lián)名上書,恭請劉邦稱帝,。同年正月,,劉邦在定陶汜水繼位,建立大漢王朝,,成為大漢開國皇帝,。
劉邦成為皇帝后,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其中,,張敖爵位不變,被封為趙王,。就這樣,,張敖開啟了被大漢政權(quán)認(rèn)可的趙王人生。
會盟結(jié)束,,張敖回到封地,,治理趙國。
劉邦攻打燕王臧涂,,他出兵支持,。
劉邦擒拿楚王韓信,他也支持,。
劉邦平定韓王信,,北上擊匈奴。他也出兵,,表明態(tài)度,。
張敖個人簡歷優(yōu)秀,還有一個很好的岳父,,一個很好的丈母娘,。按照劇情發(fā)展,趙王張敖的一生順風(fēng)順?biāo)?。畢竟,,他和大漢皇帝是一家人。然,,歷史沒有塵埃落定,,總會發(fā)生意外。
劉邦從白登山脫困,,南下抵達(dá)趙國,。
張敖聽說岳父來了,十分恭敬,。他做了兩件事,,來犒勞岳父,。
1.獻(xiàn)上一個美人。
這個美人叫什么名字,,史料沒有記載,。后世,給這位美人取了一個名字,,叫趙美人(趙姬),。趙美人運(yùn)氣不錯,被劉邦臨幸,,懷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劉邦第七子淮南王劉長。
2.以執(zhí)子婿禮,,親自接待劉邦。
史料是這樣記載:張敖脫去外衣,,戴上袖套,,從早到晚親自侍奉飲食,態(tài)度很謙卑,。
此時,,張敖已經(jīng)四十多歲。他娶了劉邦的女兒,,用女婿的禮來照顧岳父,,也沒錯。
按照劇情發(fā)展,,張耳態(tài)度甚恭,,劉邦見了應(yīng)該高興。翁婿二人,,其樂融融,,應(yīng)該把酒言歡???,史料告訴我們,劉邦是這樣做的:席地而坐,,像簸箕一樣,,伸開兩支腳責(zé)罵,對張敖非常傲慢,。
張敖禮遇劉邦,,卻遭到辱罵。是個人就會覺得奇恥大辱,,會很生氣,。
張敖被罵,,也沒有脾氣頂撞,反而很謙恭,。
當(dāng)事人不覺得怎么樣,,但,其他人看不下去,。其中,,有兩位六十多歲的老年人看不下去了。一位叫貫高,,另一位叫趙午,。
貫高是趙國的國相,趙午是張耳的門客,。這兩位老人是跟隨其父打江山的人,。看見少主受辱,,他們?nèi)滩幌氯?,做了一個決定:刺殺劉邦。
他們性格生平豪爽,,不能見家主受辱,,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的趙王是個懦弱的人,比其父差遠(yuǎn)了,。
在這些人眼中,,自己身死事小,不能讓家主受辱,。所以,,他們又說了這樣一句話:天下豪杰并起,有才能的先立為王,。你侍奉陛下恭敬,,陛下卻對你粗暴無禮,讓我們?nèi)⒌羲?p> 趙王張敖聽后,,第一反應(yīng)是拒絕,。
他是女婿,被岳父罵幾句,,也能接受,。
當(dāng)他聽到跟著父親混的那些大臣,想要殺劉邦,,把手指咬出血來,,說了這樣的話:你們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
隨后,,他又說了,,不能殺的兩點理由:
1.再造社稷之恩,。
先父亡國,倚靠劉邦,,才能夠復(fù)國,,恩德澤及子孫。劉邦對我張氏父子,,情深義重,。我怎么能殺掉他。
2.迎娶劉邦之女魯元公主,。
劉邦是他岳父,,女婿怎能做出大逆不道,殺自己的岳父,。
除了這兩點,,還有一個原因:張敖性格懦弱,沒有大功勛,,更沒有更大的政治野心,。
他能夠成為一方諸侯王,已足矣,。
張敖不想殺岳父,,就應(yīng)該把這些人抓起來,,送到岳父面前,,表明態(tài)度。然,,張敖態(tài)度不明,,又念及這些人是跟隨父親打天下的人。他連訓(xùn)斥的話都沒有,,只說了一句:你們不要說了,。
這些人是從亂世之中打出來的人物,對時局把控相當(dāng)明了,。他們說了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就是死罪。
刺殺劉邦,,必須去做,。否則,泄露出去也是死,。
這些人是聰明人,,見做不通張敖殺劉邦的思想工作,他們又說了這樣的話:好,,聽你的,。我們不殺劉邦,。
但,這兩位老臣私下又拉攏十幾位大臣,,對劉邦辱罵張敖這件事,,發(fā)表意見。
貫高來個總結(jié)發(fā)言:
趙王,,有仁厚長者的風(fēng)范,,不肯背負(fù)恩德。他不會做出刺殺劉邦的事,。但,,我們是家臣,不能讓趙王受辱,。
接著,,他直接表明態(tài)度:劉邦悔辱我王,所以要殺掉他,。
他提出一個問句:劉邦玷污我王,,你們能忍?
眾人表情一致,,不能忍,。
貫高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又說了一句話:刺殺劉邦,,事情成功了,,功勞歸趙王所有。失敗了,,我們自己承擔(dān)罪責(zé),!
眾人皆說:好,就這樣干,。
這里有個問題:劉邦為什么要辱罵張敖,。
原因有兩個:
1.劉邦性格使然。
2.白登山脫困讓劉邦很憋屈,。
張敖,,運(yùn)氣不好,出現(xiàn)在劉邦面前,,不罵他,,罵誰。
劉邦辱罵張敖,,貫高準(zhǔn)備刺殺劉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位高權(quán)重,也不要亂辱罵人。否則,,禍從口出,,人頭落地。
劉邦運(yùn)氣比較好,,罵了張敖,,吃了點東西,睡了一覺,。貫高等人尚沒有準(zhǔn)備好刺殺流程,,劉邦就離開趙國,前往洛陽,。
貫高望著劉邦一行人的影子,,心想:劉邦,你等著,,我會找個機(jī)會殺了你,。
張敖的內(nèi)心表情:
刺殺之事,沒有執(zhí)行,。嚇?biāo)牢伊恕?p> 劉邦,,你別來了。
我不敢殺你,,其他人敢,。
劉邦也有這樣的想法:張敖,恭喜你,,登上歷史舞臺,。你是我要除掉的第四個異姓諸侯王。
但,,我暫且放過你,。
你的江山,,我早晚會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