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章 憂國憂民
楊釗抱著極大的好奇心,,對著杜甫多看了幾眼,。
杜甫三十歲出頭,,和自己年齡相仿,,卻面相顯老,看起來比自己大了好幾歲,。
面容消瘦,,眉頭苦鎖,。
才三十出頭就早早蓄起了長須,,不過那長須也是稀疏得緊,寥寥幾根孤獨地飄蕩著,,倒和后世語文課本上的畫像頗有神似之處……
難怪楊釗方才覺得他眼熟,,原來是在課本里見過。
不過杜甫竟然和博陵崔氏有這層關系,,倒是楊釗沒想到的,。
因為課本里,杜甫的詩總是凄苦悲慘的,,老師講述杜甫的身世遭遇時,,也總強調他的生活如何悲涼,人生是如何的不得意……哪知他竟是妥妥的豪門子弟,。
不過再一細想,,也合情合理。
杜甫多次參加科考不第,,卻能做到工部員外郎這樣的五品高官,,憑的是什么,?
要知道,杜甫被后世人尊為“詩圣”,,但他生前的詩名并不顯,。
生活在錦繡盛世的大唐人,極度自戀,、自豪的大唐人,,狂放不羈的大唐人,怎么可能喜歡嚴整考究,、還透著窮酸氣的杜詩,?
事實上,杜甫的名氣要到了宋以后,,伴隨著文人士大夫家國情懷的提升,,而慢慢提升起來的。
所以,,杜甫想要入仕,,只剩下舉薦一條路了。
而要得人舉薦,,便要有非同常人的家世,。
至于杜甫和崔氏的關系,楊釗至少知道有一句詩叫“崔九堂前幾度聞”,。
看來都是有出處的啊……
杜甫見楊釗賴著不走,,又一個勁盯著他看,眉頭鎖定更緊了:
“你沒見我正在寫詩嘛,?哪有工夫和你耽擱,!算我求你了,你趕緊去干的你正事吧……若是你再這般無禮,,休怪我叫人來趕你出去,。”
有幸得見詩圣本尊,,楊釗才不會輕易離開,。
聽杜甫說到詩……
楊釗知道該怎么和杜甫搭上話題了。
可問題隨之而來,,杜甫的詩他背了不少(不背能行嗎,?),但,,其中哪一首是杜甫在三十歲以前寫的呢,?
楊釗開動大腦,開始回顧他的中學生涯……
還真讓他想起了一首,不自覺地吟誦了出來: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p> 杜甫愣了半晌,這才拿正眼瞧了楊釗:“你竟然聽說過我的詩,?”
“何止聽過,?”楊釗緊急轉動大腦,“杜先生這首詩寫的是豪氣干云,,氣勢萬丈,。楊三初聞之下便驚嘆不已,深感大丈夫在世,,也當有這番凌云壯志和遠大抱負才是,,只可惜未能親耳聽先生吟誦,深以為人生憾事,,不曾想今日竟偶遇了先生,,又怎能不感到暢懷!
“杜先生大才,,請受楊三一拜,。”
說完真的彎腰一拜,。
“說了叫我杜甫便是,,‘先生’二字,愧不敢當,?!?p> 杜甫連忙扶起了楊釗。
再看時,,已有些知己之感了,。
畢竟被人當面夸耀了自己最得意也最在意的詩才,,心中如何不開心,?
“杜……兄客氣了?!睏钺撘岔槃莞牧朔Q呼,,“小弟不通文墨,本不該在杜兄面前多言,。但我每次吟到杜兄這首詩,,除了感受到其中的豪情壯志外,總能品到一些別樣的情懷,今日當著杜兄的面,,可是要鬧笑話了,。”
杜甫好奇道:“還能品到什么,?楊兄切莫見外,,快快講來?!?p> “獻丑了,。”
跟文人打交道,,話說得客氣點總是沒錯的,。
楊釗謙遜后道:“我另讀出來了四個字——憂國憂民?!?p> “憂國,,憂民……”
杜甫念叨著四個字,而后猛一拍大腿:
“知我者,,楊兄也,!
“我時常郁郁寡歡,旁人都道是我科考不第的緣故,,可他們哪里知曉,,和萬千百姓的饑寒相比,我個人的那點喜怒又算得了什么,?我總幻想著自己能建起千千萬萬間大廈,,能庇護得天下萬民俱是歡顏……
“今日和楊兄初次會面,竟一眼就洞穿了杜某的心事,,讓人好生欽佩,!”
楊釗心想,這有啥難的,,從小老師就教了,,凡是考到杜甫的詩,就答“憂國憂民”四個字,,保管能得分,。
憂國憂民……
楊釗正沾沾自喜,突然被這四個字點醒了,。
杜甫是一位心憂百姓疾苦的詩人,,這是肯定的了;而他此時干的,,不正是解決百姓賦稅苦的問題么,?
何不將此事說與杜甫,?
再結合杜甫在玉溪園里的特殊身份,說不定會有奇效,。
杜甫還在興奮地講述他的知遇之感,,楊釗已經在思考如何通過杜甫來解決土地問題……
楊釗想定了辦法,從懷里掏出劉老根的田契,,鋪在石座上:“不瞞杜兄,,我這次造訪玉溪園,為的便是一件百姓的事,。杜兄請看,。”
杜甫好奇地將田契拾起,,細細看了一遍:“這是一份……田契,?”
“正是。是貴莊奴仆丁大海和本縣百姓劉老根簽訂的一份買賣田產和宅產的約契,?!?p> “我知道,有什么問題嗎,?”
杜甫畢竟是位貴公子,,不熟悉底層百姓的事務,看不出田契上的端倪,。
楊釗指著金額處道:
“杜兄請看,。劉老根一家共有四十三畝田產,卻只賣得絹三匹,。按正常市價,,一畝田能賣一千一百文錢左右,折價絹兩匹,。也就是說,,丁大海所出的這三匹絹,正常情況下只能買回兩畝地,,而他卻買了劉老根一家全部的四十三畝地產,。這……正常嗎?”
“這個惡奴,!”杜甫明白過來后一聲怒吼,,朝亭內的老嫗喊道,“你現(xiàn)在就去把那個惡奴叫來,,我要當面質問,?!?p> 老嫗被嚇醒了,,立即動身去了,。
杜甫猶自憤怒不止,急得在廳內打轉:“這個惡奴,!可恨,,太可恨了!……”
楊釗反倒有些擔心杜甫太過嫉惡如仇,,寬慰道:“杜兄莫太心急了,,等那個丁大海來了先問明情況,或許他也有什么難處呢……”
杜甫擺著手打斷了楊釗:“這還有什么可問的,?這個惡奴,,竟敢魚肉百姓,還把我大舅家的家風都敗盡了,。你瞧著,,我今天定要拿他好看!”
正罵著,,丁大海來了,。
好巧不巧,居然就是先前引楊釗進莊的那個綠綢衫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