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伏龍真經(jīng)》?
方休眼睛微微一亮,。
還有這種好事,?
這真是……他當場就想把老山監(jiān)給好好睡一睡,!
好好聽一聽,!
東羅宮的道童聽令,,奔去取書,,老山監(jiān)便先詢問在場眾人現(xiàn)下修為,。
問一圈,,其中以暫掛西宛山的麻衣真人最高,,聽尊號就知,已經(jīng)是先天圓滿的真人,。
余下修為皆跟張嶺不相上下,,最差不過只距離真人十余個元竅。
可見西宛山也不是隨便掛名,,不是準真人,,根本不入山監(jiān)法眼。
而跟麻衣真人同屬馬屁鏈中游的青衣,、朱雀兩道,,修為與眾人相仿,,并不多高超。
方休卻早聽出來,,這兩人是西宛山轄下另兩處道觀的住持,,才卓然出眾。
西宛山道門興盛,,老山監(jiān)自然問的也是道家修行,,旁邊兩個老和尚便被他冷落。
最后輪到方休,。
方休正猶豫自己要一竅不通,,還是通一兩個竅,何真人忽而低頭在老山監(jiān)旁耳語一句,。
“原來就是他,。”
老山監(jiān)點點頭,,朝方休道:“那你更要仔細聽經(jīng),,若是能跟我當年一般,以外傳入大羅正宗,,自然不會被一個無厭觀困住,。”
“老山監(jiān)說得輕巧,,大羅立派以百年記,,真經(jīng)流傳在外也以百年記,可古往今來,,也就只有您老山監(jiān)一人,,能無師自通,以這真經(jīng)成就真人??!”
“老山監(jiān)是以己度人,卻不知道,,世上哪有幾個人能有老山監(jiān)一般的道心呀,。”
都不用方休開口,,馬屁鏈下面諸人排著隊替老山監(jiān)謙虛,。
還是先抑后揚,以退為進,,以否定佐肯定的進階技巧,。
老山監(jiān)撫須輕笑,頗是受用。
道童抱來一摞書,,人手分一本,。
方休摸著嶄新書面,心說這《大羅伏龍真經(jīng)》廣為流傳,,一定少不了你老山監(jiān)的功勞,。
他在無厭觀抄一本都費勁,這里卻能隨便分發(fā)幾十本,。
東羅宮的日常修行,,就是抄經(jīng)嗎?
不等他多想,,老山監(jiān)已經(jīng)開始講經(jīng),。
修行入門,自然還是感悟氣息,、開辟竅穴的流程,。
與《呂祖說先天得道經(jīng)》不同的是,《大羅伏龍真經(jīng)》感悟出的氣息非比尋常,,稱之為伏龍氣息,。
伏龍氣息甚至已有幾分法脈真氣的玄妙,開辟竅穴自然也要比尋常氣息更見成效,。
只可惜,,經(jīng)文實在太過艱深。
即便老山監(jiān)逐字逐句講解,,也只聽得院中諸人腦袋昏昏,,領悟不到分毫。
難怪這《大羅伏龍真經(jīng)》會不被大羅派看重,,致使外傳,,連院中一干人都抵觸,空負真經(jīng)之名,。
如此,,到更顯得《呂祖說先天得道經(jīng)》的精妙。
方休還只是個抄書匠時,,得李溪三言兩語提點,就能領悟得道經(jīng)的玄機,,感悟氣息開始修行,。
而此時他已經(jīng)真人在望,有老山監(jiān)深入淺出講解,,卻還是不得真經(jīng)門戶,。
兩部經(jīng)文,高下立判,。
不過得道經(jīng)只是修行入門,,如酒鬼和尚所說便是道童啟蒙,,而伏龍真經(jīng)卻直指大道,完善無缺,,也不好簡單比較,。
倒是老山監(jiān),竟能自行領悟,,以外傳入正宗,,著實讓方休刮目相看。
看他現(xiàn)在老脫人形,,年輕時定然也是風華絕代的一方俊秀,。
一場經(jīng),一直講到天色轉晚,,老山監(jiān)請眾人吃一碗面,,繼續(xù)講。
“先天圓滿之后,,筑基修行完成,,接下來內相修行,第一步是法脈,,《大羅伏龍真經(jīng)》有伏龍,、換海、潑天三道法脈,,其中……”
老山監(jiān)正說著,,忽有一道清光從半空中躍來,竄入何真人掌中,。
“師尊,,是太微府的令信,宮中事情已了,,無需戒嚴了,。”
“既如此,,就不留各位了,。”
老山監(jiān)意猶未盡,,又補一句:“經(jīng)書都帶著,,回去后也要時時勤讀,若有哪處疑惑不解的,,盡可來東羅宮問我,。”
院中諸人齊聲應諾,忙不迭離去,。
什么破真經(jīng),,聽得腦袋都疼,回去便束之高閣,。
他們有的挑,,自然不愿意多聽這真經(jīng),可方休卻沒得選,。
《呂祖說先天得道經(jīng)》只到先天圓滿,,再往后頭修行,便唯有這《大羅伏龍真經(jīng)》,。
只不過,,他倒是想來東羅宮請教——他不是哪處疑惑不解,是哪處都疑惑不解——可他明面上還是“一竅不通”,,怎么好開口問法脈之事,?
好在,他還有一條出路可以嘗試,。
回到無厭觀時,,已是深夜。
今日抄書無收獲,,自然沒錢,,也就不好下藥修行。
存神進入識海,。
方休睜開眼,,天地一片清明。
眼前忽而一晃,,便又有一個方休出現(xiàn),。
這個新來的方休,披頭散發(fā),,渾身裹在一件天晴水清色的寬大道袍內,,衣面上隱約有蛟龍鬧海的紋路,不時泛起一陣水波漣漪,。
可一仔細瞧,,那紋路便不復精妙,好似孩童隨手作畫,,宛如一團污跡中的蚯蚓玩泥,。
《大羅伏龍真經(jīng)》。
方休對這部經(jīng)書連一知半解都不夠上,,識海中顯化的身影,自然如此寒磣。
“你當你是老山監(jiān)嗎,,也敢正眼看我,?”
伏龍方休瞥一眼方休,嗤之以鼻,。
“小賤人,,看本座怎么治你!”
方休哼一聲,,搬運意念,,從古樸宮殿里取出一枚法幣。
日月凈華法幣,。
佛門小神通日月凈華凝煉的法幣,,能催發(fā)一招仿佛高僧施展的日月凈華寶光,也能……化作一股精純的佛門念力,。
法幣化開,。
識海立時變化。
虛無縹緲處有佛音禪唱回蕩,,隨即無窮念力從天而降,,從地勃發(fā),從四面八方席卷而至,,涌入方休體內,。
念力,即是意念搬運之力,,是意識,,是神念,是精神運作的軌跡,,是一縷思緒升起到落下,,是一個念頭生出又消滅。
當,!
無明處有金鐘乍響,。
天地忽而一變,有日出東方,,萬千光霞映射,。
當!
又一聲,,光華一轉,,幽深僻靜,明月高懸,。
當,!
天地復歸清明,。
而方休已落盡煩惱絲,披一身瓔珞袈裟,,肩挑日月,,慈眉善目。
“你都成了禿驢,,還能參詳我道門真?zhèn)鲉???p> 伏龍方休呵呵笑道,不屑一顧,。
“日出潮落,,月升潮漲,世間一切際會,,皆是因果變幻,。”
方休舉目看去,。
左眼光明煌煌,,右眼清冷幽幽。
而伏龍方休身上道袍的水紋,,竟真在日月目光的注視下,,潮落潮漲,起伏不休,。
“潮汐去還,,日月亙古,世間無數(shù)因果,,唯有智慧分明,。”
方休又閉上眼,,日月光華消散,。
而伏龍道袍上,水紋浪濤愈發(fā)澎湃,,連蛟龍也擺動爪尾,,繞身游動,一圈復一圈,。
“你這賊和尚,,竟真有幾分智慧,能領悟我道門真?zhèn)??!?p> 伏龍方休開口,話里意思似乎驚訝,,神情卻笑嘻嘻,,頗為欣喜,。
不知多久過去,日月凈華法幣的念力耗凈,。
方休又成方休,。
伏龍方休也原樣如初,道袍作蚯蚓玩泥圖,。
還是有點不同,蚯蚓粗壯些,,隱約有須有尾,,倒像只泥鰍。
方休細細體會,,不多時,,忽見那泥鰍睜開眼,一股別樣氣息升騰,。
“伏龍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