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大羅派還開門收徒時,,何繼斌來燕山拜師,,卻因天資太差被拒之門外,是程師兄看中他連跪三天不肯離去的韌性,,將他收入座下,?!?p> 連跪三天?
方休聽來,,也不由暗贊一聲何真人的心性,。
“程師兄領他入門,將他教成真人,,允他自立門戶,,又提攜他接任山監(jiān)。何繼斌今日所有,,都是他這師傅給他的造化,,這般恩情,他自然要銘記于心,侍奉恩師如血親長輩,?!?p> “那老山監(jiān)怎么會說,他們已經(jīng)不是師徒,?”
方休更是訝異,。
“這便是可憐之處?!?p> 陸逢嘖一聲,,問道:“你可知,燕山大羅并不止一道傳承,?”
“我之前抄《大羅國師》,,書中有提到過?!?p> 方休點點頭,,回憶道:“大羅國師在燕山立下山門,傳七部經(jīng)書,,也就是七道傳承,。其中三部經(jīng)書已經(jīng)失傳,現(xiàn)下燕山只有焚天,、云海,、青澤三峰,算上流傳廣眾的伏龍真經(jīng),,一共四脈傳承,。”
“方小弟博覽……博抄群書,,倒是見多識廣,。”
陸逢贊許頷首,,接著道:“何繼斌已經(jīng)洗去一身伏龍氣息,,轉(zhuǎn)投青澤一脈?!?p> “他改換師門,?”
方休眼睛微微一睜。
老山監(jiān)如此厚待,,他竟做這等背棄師承之事,?
換做手段殘忍些的民間幫派,可是要受三刀六洞的大罪,!
這哪里可憐,,這是可恨,!
“不必苛責?!?p> 陸逢搖搖頭,,飲一杯酒,接著道:“伏龍真經(jīng)難解,,程師兄這等天縱奇才,,也要困居內(nèi)相,而何繼斌本就天賦平平,,成就真人已經(jīng)殊為不易,,遑論內(nèi)相?他若不改投青澤一脈,,終其一生都無望勾結法脈,。”
“這么艱難,?”
方休吞一口唾沫,。
“所以我才提醒你,趁早回頭,?!?p> 陸逢盯他一眼。
方休不應話,,也裝模作樣嘆一口氣,。
有的選嗎?
你跟我說這些咸的,,怎么不給我個改投師門的機會?
陸逢也知道方休處境,,咳嗽一聲,,繼續(xù)道:“他此舉雖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也就此埋下心結,,難得道果,。”
方休如今好歹是位真人,,已不是一問三不知的道門初哥,。
道果一物,他早從各種經(jīng)書上了然,。
道門起源,,是呂祖于昆侖坐論后,傳下《道藏》與道心修煉之法,。
何謂道心,?
洞悉自己所求何道,,堅定不移,萬劫不改,,便是道心,。
種下道心,來日開花結果,,便得大道,。
于是又有道種、道果兩詞,,都是道心的別稱,。
只不過,興許是求個來日得道的好兆頭,,道門弟子往往以道果來稱呼道心,。
呂祖所傳道心,如今稱元始道果,,是最通澈明凈的求道之心,,因至純至簡、至高至深,,后人心境遠不及呂祖,,再無法重現(xiàn),便假托許多喻品,。
喻品大體分作三,。
一是喻道,道果為所求之道,,如長生果所求為長生,。
二是喻求,道果為求道之法,,如頑心果指游戲人生,,頑中求道。
三是喻果,,既是所求之道,,又是求道之法,如護法果所求是道法傳承,、師門昌盛,,又通過維護師門來求道。
道門對天地法理的解法為三千大道,,天地萬物皆由三千大道演化,,無論是何喻品,皆是三千大道之一,,求到最后都能得道,。
只有凝結道果,,才是真正的道門修行,才算得上是道門真?zhèn)鳌?p> “他埋下心患難得道果,,那他改換師門又有什么用,?”
方休下意識道。
若何真人果真已有心患,,別說改投青澤一脈,,就是拜入掌教天師座下,也絕無前路,。
“有用,。”
陸逢卻反駁,,道:“他心結是愧對師恩,,以他師徒情誼,只要化開此結,,十有八九能成一顆道果,。”
道果是一顆絕頂執(zhí)著的求道之心,,但絕非執(zhí)念,。
看中要看開,有情再無情,,入世又出世……
道果玄之又玄,,無人能講個分明。
但確實有些喻品,,是以“拿起又放下”為規(guī)律,。
“怎么化開?”
方休忙問,。
道果并不苛求修為,,無論何種境界都能凝結。
修為卻倚重道果,,不凝結道果,便要困居內(nèi)相,,不得向金丹前行,。
他眼下雖然隱約摸到內(nèi)相境界的路數(shù),對道果卻仍是一竅不通,。
陸逢不急,,慢悠悠喝酒,開口道:“我程師兄亦有心結,,才修行停滯,,何繼斌若是能助他化開心結,,凝結道果,自然還清師恩,?!?p> 這還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呢?
“老山監(jiān)的心結,?”
方休疑惑道,,忽而領悟,脫口道:“他要傳伏龍真經(jīng),?”
“不錯,。”
陸逢點點頭,,道:“他當年以伏龍真經(jīng),,從外傳入正宗,驚才絕艷,,名列燕山三秀之首,,不知多少顯赫。但他入門第一天,,就被長老要求改換道法,,他不服氣,反而立誓光復伏龍一脈,?!?p> “怕是難如登天?!?p> 方休搖搖頭,。
老山監(jiān)講經(jīng)這么多年,哪有人愿意聽,?
“不是難如登天,,是無頭死路?!?p> 陸逢直接下斷語,,對他口中那風華絕代的程師兄,他根本半點也不看好,。
“既然如此,,那何真人反出伏龍一脈,不是更損老山監(jiān)的道心,?”
方休皺眉問道,。
“何繼斌是反其道而行。他不愿見他師尊徒勞無益,,含恨而終,,于是孤注一擲改投青澤一脈,,倒逼他師尊趁早放手?!?p> 陸逢對何真人倒是有幾分看中,,點著頭道:“我程師兄若真能因此看開,放下伏龍真經(jīng),,立時就能突破,。他何繼斌亦能借此契機,凝結道果,?!?p> 方休聽得嘖嘖作聲。
這何大孝敬是真孝敬,,自己背棄師承,,還要拉著師父一起下水。
“那陸右使以為,,何真人能成功嗎,?”
方休又問。
這連環(huán)套,,若是真如陸逢所說這般解開,,大羅派立時能多兩位真?zhèn)鳌?p> 陸逢不應話,默默飲一杯,,好一會兒才幽幽道:“一個可憐人,,說不清?!?p> 方休聞言,,忽而醒悟陸逢話里可憐人的含義。
他口中的三位可憐人,,他陸逢自己,,老山監(jiān)以及何真人,三人有一個共同特征,。
心有心患,,難結道果!
“原來陸逢也未結道果,?!?p> 方休心中暗暗想到。
兩人一時無話,。
正這會兒,一個人影邁入無厭觀,。
“方道長,,別來無恙否,?”
那人原本病懨懨蒼白的臉上擠出幾分笑意,與方休打過招呼,,便跟陸逢行禮道:“陸右使,,我聽御傳宮之人說你在無厭觀作客,特來謝你搭救之恩,?!?p> 竟是張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