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姚大兵的轉會
雖說奧德赫維里后防缺人,但是該走的程序卻不會少,,測完姚大兵的身體數(shù)據(jù)后,,讓他加入一線隊主力與替補的對抗訓練。
他們需要更了解姚大兵的技術,,觀察一下他在比賽中的表現(xiàn),,由此可以看出,他們的工作十分謹慎,。
鄧光耀也清楚,,后防線上的人員相比前鋒更需要豐富的經(jīng)驗,所以無論如何,,還是要看到他現(xiàn)場表現(xiàn)才能放心,。
目前這家俱樂部是有中后衛(wèi)的,主力隊伍中一個是7月份免簽轉會過來的33歲球員德勒克,,還有一位則是9月初免簽過來的29歲巴西中后衛(wèi)羅布松,,另外一個是27歲正值當打之年的雷莫克斯。
這樣一條老得快要退役的后防線,,實在難以讓人放心,,加上磨合不足,配合上肯定會出現(xiàn)問題,。
當然,,他們也更愿意給青年球員機會,若是年輕球員踢出較出色表現(xiàn),,俱樂部無論從哪方面都是賺到了,。
試訓的對抗賽才進行半個小時,,就已經(jīng)結束了,,因為俱樂部方面已經(jīng)看到了姚大兵的技術特點。
卡位,、頭球,、攔截不錯,對抗能力也是達到了比甲水平,,可惜經(jīng)驗不足和配合失誤,,導致造越位失敗,前鋒收獲了一次單刀球,。
經(jīng)過觀察,,他們認為姚大兵會是后防線上一個很好的補充,并不介意引進一位華夏球員,所以希望能就他的合同進行磋商,。
為此,,鄧光耀告知他們,姚大兵目前的合同仍屬廣州富麗俱樂部,,不過目前已被掛牌轉會市場,。
對于轉會球員方面沒有意見,但奧德赫維里想達成這個轉會還需與富麗那邊溝通,。
在電話里聯(lián)系了廣州富麗之后,,第二天,奧德赫維里便派出工作人員飛往廣州,,進行姚大兵的轉會方面的工作,。
盡管談判過程不是很滿意,富麗俱樂部認為姚大兵有足夠優(yōu)秀的天賦,,他是球隊的未來之星,,奧德赫維里方面也知道這是準備漫天要價,但他們并沒有上當,。
他們認為,,首先,球員需要比賽鍛煉,,而他并沒有為富麗俱樂部出席過任何一場一線隊正式比賽,,引進一位這樣沒有證明過自己的年輕球員他們同樣需要承擔極大風險。
其次,,球員目前仍是青訓合同,,在待遇上并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這也表明他并非是富麗所說的將球員當作未來基石培養(yǎng),。
這時,,富麗俱樂部方面的代表可謂有苦也說不出,他們俱樂部上下的確十分看好姚大兵,,但是一線隊后衛(wèi)無論數(shù)量還是質量都實在夠應付國內比賽,,況且他家長不愿意在續(xù)約合同上簽字,這能有什么辦法,?
最終,,富麗俱樂部只得到了20萬歐的培養(yǎng)費,而奧德赫維里方面也同意富麗要求分成下次球員轉會費25%的條件,。
盡管心有準備,,但這個轉會還是讓俱樂部將原來的青訓主管降了職務,并將此次轉會信息的一切能遮掩的盡量遮掩,。
這次轉會俱樂部方面認為鄧光耀為俱樂部帶來了一個實力和潛力都不錯的球員,,因為他們認為姚大兵還很年輕,,他有足夠的時間成長,俱樂部方面對此十分滿意,。
俱樂部方面希望下次如果有機會繼續(xù)合作,,他們會希望鄧光耀能繼續(xù)帶來他旗下有實力的華夏球員,最終他們給了姚大兵一份為期四年的職業(yè)合同,。
而鄧光耀終于首次拿到轉會費抽成,,也不至于每天都是負收入營業(yè),他只向俱樂部索要了象征性的1萬歐,,雖少,,但也讓他更憧憬未來。
從一個毫無經(jīng)驗,,未簽下任何球員,,剛注冊不久的菜鳥經(jīng)紀人,到如今操控一筆對球員成長有利的轉會,,并且產(chǎn)生超過數(shù)萬華夏幣的收益,,鄧光耀只用了短短兩個月。
這是他的經(jīng)紀人生涯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筆收入肯定了自己的工作,,也更加堅定了幫助國內球員同時成為經(jīng)紀大鱷的決心。
經(jīng)紀人:鄧光耀
旗下球員:2
球探卡:無
功能卡:無
成就點數(shù):0
任務:首秀(請為你的球員尋到一家合適的俱樂部,,球員在正式比賽上場,,成就點100)
卡片商場:已開啟
處理好姚大兵的租屋方面和語言教師方面的問題后,看著系統(tǒng)上的任務,,鄧光耀陷入沉思,。
任務獎勵不多,也就堪可讓自己購買一個球探卡(銅),,或一張普通的功能卡,,至于特性卡,那是不用想了,。
至于成就點的獲取途徑,,目前只有完成任務才給,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增加,。
比如各項賽事獎杯,、球員榮譽,、轉會費破紀錄等等,,不過,當下對這些他也只能想想,。
自己旗下的兩個球員就這點實力,,并不足以在比甲獲得個人榮譽,,而他們所在的俱樂部雖然說保級問題不大,但聯(lián)賽之中進入前幾位都十分困難,,畢竟這兩個俱樂部也不是什么強隊,。
雖說已經(jīng)兩個球員加盟比甲的所有事情已經(jīng)處理完畢,但鄧光耀認為自己仍需要留在比利時,。
旗下的球員才剛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而且兩個球員都是第一次出國,至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習慣這邊的生活,。
這一點,,留過學的他在這方面也有些經(jīng)驗,再者,,有個可以信任的人在這邊,,起碼能加快他們適應這邊的環(huán)境。
當然,,期間少不了拍一些兩個球員的訓練照和生活照,,然后發(fā)回工作室,讓工作室運營一下微博和公眾號,,吸引一些粉絲,。
目前為止,在兩個平臺上的宣傳并不起眼,,粉絲加起來也才堪堪過百位,,也不知道這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是活躍的。
這也是表明國內新生代群體中,,起哄罵華夏足球的多,,實際上并沒有多少真正能關注足球的人。
當然,,鄧光耀對此也不氣妥,,他明白這種情況要改變的話,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事,。
想要全民參與進這一項運動,,在華夏根本就不可能,場地制約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生活壓力,,讓每個人都不得不繃緊神經(jīng)。
好比大多數(shù)在工廠里上班的工人來說,,連看場電影的時間都是種奢侈,,對足球,只是他們在網(wǎng)上發(fā)泄對自己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之一,。
想要改變,,只有讓國內出現(xiàn)更多的天才球員,,讓更多的球員成長為國際級別球星,讓這些球星再重現(xiàn)當年華夏國家隊橫掃亞洲的實力,,才能得到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