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此事先不說,,既然通判的兒子說了,文的武的,,他接了,,那我倒有幾句話問下他,,通判不介意吧?!?p> 那封德無可奈何,,今天這事,確實是自家姑丈有錯在先,,先辱及人家母親,,又惱羞成怒,率先出手,,盛紘說的沒錯,,即便是官司打到御前,自家也占不了理,,對方要是個平民就算了,,但盛長槐是揚州通判的兒子,這揚州通判,,又有一個觀文閣大學士的岳丈,,自從自家爺爺去世之后,已經(jīng)過了三十年,,朝中的依仗,,大多還是利益糾纏,人情早就用光了,。
盛紘皺了皺眉,,眼前這事,,加上之前的事情,還是要有些了斷的,,又怕盛長槐亂說話,,只能先看了看盛長槐,示意他不要亂說,。
“我家小兒無狀,,說了些大話,你有什么事情,,問我也是一樣的,。”
那封德有恃無恐,,自己要問的事情,,方才吵鬧了半天,雖然是臨時起意,,但自家姑丈分析的不錯,,還是有些人信了自家姑丈的話,不怕盛紘不就范,,若是執(zhí)意阻攔,,反而顯得心中有鬼。
“哦,,通判大人,,我并不會為難你家兒子,就是想要證明下,,是否真的是楊無端借你家兒子之手,,將詩詞散播出來,通判大人阻攔,,莫非知情,?”
盛紘也有些無奈,這封德說的有理有據(jù),,自己要在阻攔下去,,自家兒子假借楊無端詩詞求名的傳聞,估計要被傳的風風雨雨了,,將來的科舉都會受到影響,,再次看了看盛長槐,見他對自己點了點頭,,心中頓時放心下來,,看兒子這樣子,想必是心有成竹。
“好,,看著老太師的份上,,今天我就給你封家個面子,,只許問詩詞之事,,要是胡亂扯其他事情,今天這個臉,,我盛家不給也罷,,橫豎我們兩家已然無可轉(zhuǎn)圜?!?p> 聽完盛紘所言,,那封德心中暗喜,雖然是臨時想到的,,但自己的成算還是很大的,,必定要將盛長槐假借他人詩詞的事情坐實了。
“盛長槐,,你且上前來,,我問你幾句話?!?p> 盛長槐渾然不懼,,繞過父親,直接走到那封德面前,,故意離得非常近,,用戲謔的眼神看著封德,那封德覺得盛長槐眼神討厭,,兩人離得是在有些近,,只能向后退了一步。
這一退,,封德自己沒覺得啥,,但是在旁人眼里,分明就是封德被一個十一歲的孩子用氣勢壓倒,,不敢與盛長槐直視,,分明就是心中有鬼,盛紘也為自家兒子點了個贊,,之前只知道文采好,,想不到在遇事之時,還有這種急智,。
“我且問你,,那木蘭詞是否是你所做。”
“正是,?!?p> “為何做這首詩?!?p> “哪有什么為何,,聽見世上還有這等負心薄幸之人,盛長槐與之生在同一時代,,若不寫詩罵兩句,,實在意難平?!?p> 到了這個局面,,盛家和封家已然撕破了臉,所以盛長槐也無需在給封德面子,,絲毫不留情的諷刺到,。
“說的好,此子有我當年的風范,?!?p> 楊無端大聲喝彩,旁人雖然也覺得這話說的解氣,,但是沒必要得罪封家,,只能在心里贊同。
“那那首黃金臺上呢,,也是你寫的,。”
聽完封德的問話,,盛長槐有些疑惑,,自己寫出這首詞,覺得有些不妥,,一直沒對外說過,,這封德和侯文才是如何得知。
“我是寫過一首黃金臺上,,不知你說的是不是這一首,。”
“盛家小哥,,他說的那一首時你父親剛才念出來的,,想不到,這世上還有如此了解我的人,,要不是我還沒老糊涂,,還真以為這首詞是我寫的呢?”
盛紘皺了皺眉頭,這楊無端,,真是豬隊友,,只能自己開口替盛長槐分辨兩句。
“諸位賢達,,盛某不敢隱瞞,,之前犬子做完那首木蘭詞,我還曾經(jīng)怪罪過他,,怕他恃才傲物,,不知進退,犬子對無端先生好奇,,我便講了無端先生的故事,犬子聽完之后,,便寫了這首詞,,不怕無端先生怪罪,這也是為了拿無端先生的經(jīng)歷警醒自己,,只可學習無端先生才華,,不要胡言亂語?!?p> “通判不必如此,,我酒后胡言,惹的官家不快,,此事在揚州汴京盡人皆知,,我之前聽到幾句話,覺的我輩讀書人,,當以此為志,,無論是長槐小哥,還是揚州諸位學子,,千萬不要學我,。”
楊無端一點也不在意,,反而為盛長槐背書,,又說出幾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p> “這不正是師弟的名言嗎,楊博當日便說過,此生以此為志,,致死不移,,恩師還給我賜字為不移?!?p> 今日酒會,,楊博也被邀請到頂樓,無他,,因為楊博乃是開春之后春闈之中,,揚州公認的進士種子。
楊無端驚訝的看著盛長槐,,對他愈發(fā)感興趣了,。
“想不到這竟是通判公子說的,老兒久不出門,,竟然不知,。”
盛紘心里驚喜,,無論今日盛長槐能不能拜托嫌疑,,這四句話在這里再次提起,可比自己收徒的時候更能為自家兒子揚名,,畢竟自己收徒的時候僅邀請了相熟了,,而今天這里聚集了幾乎揚州所有的名流鄉(xiāng)紳,還有少部分外地的,,甚至有汴京來的名匠,。
而盛長槐心里則是苦笑了一下,看來這四句話要和自己捆綁了,,搶了大哥老師的名言,,實在是有些愧疚。
看到這四樓的人,,都被這四句話吸引了,,封德豈能讓盛長槐如意,今日一定將他的罪名給坐實了,,于是大聲喊道,。
“諸位,這盛長槐不過十一歲小兒,,這四句話不會又是抄來的吧,,不如我們先將他的才華確定了,在討論不遲,?!?p> 話雖如此,,但揚州眾人已經(jīng)沒有幾個懷疑盛長槐了,有誰會將如此名言給一個少年揚名,,若不是盛長槐說道,,能說出這四句話,若是一個名儒,,幾乎可以立地成圣了,,又怎么會將這種機會讓給別人。
立德,、立功,、立言,讀書人能做到這三樣,,便可以不朽,,這里的不朽,是史書上的不朽,,也就是立地成圣,,哪朝出現(xiàn)這種人,都可以稱為文華盛世,。
眼見揚州鄉(xiāng)紳不信,封德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說道,。
“我有個疑問,,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那黃金榜上,,任誰聽來,,都是一個落榜不如意的舉子所做,這盛長槐并沒有參加過科考,,連個秀才都不是,,又怎么會有這樣的感悟,至于那煙花陌巷,,我倒是相信的,,說不好這小兒從小就貪戀美色,偷偷光顧過暗門子了,?!?p> 封德說完,也對自己這個急智感到驕傲,,趁機詆毀盛長槐,,不等其他人反應過來,盛長槐突然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你笑什么,,可是被我說中了,,在這里裝聾作啞?!?p> 盛長槐理都不理他,,笑了半天才說的。
“我笑的是庸人總是是用自己的想法揣測別人,,我曾聽說過一句話,,心中有佛,眾生皆佛,,心中有屎,,這個世界在他心里便是一個大茅廁,想必封先生便是那心中有屎之人,?!?p> 此話一出,眾人哪里還忍得住,,哄然大笑,,那封德氣不可耐。
“管你如何狡辯,,沒有參加過科舉之人,,做出如此詩句,我是不信的,?!?p> 盛長槐又哈哈大笑了一會,等眾人安靜下來,,看他如何解釋的時候才停下來,,還是沒有理會封德的質(zhì)問,而是問了一句,。
“封先生可知道李白,,看封先生那樣子,估計心里也只裝得下廁籌等物,,詩仙李白想必聽都沒聽過吧,。”
不等那封德說話,,盛長槐突然向四周分別拜了一下,。
“諸位,詩仙李白在《蜀道難》里面有一句,,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難道詩仙上過青天,?!?p> “還有詩仙曾有一首長詩,,里面有這么一句,仙人撫我頂,,結(jié)發(fā)受長生,,難道李白真的是謫仙人?!?p> “有句話說的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我朝太祖有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可以明理知事,,長槐雖然沒考過科舉,也沒進過什么青樓楚館,,但自小喜歡看書,,尤其是雜書,科考之路,,有多艱難,,上榜之后,有多春風得意還是知道的,?!?p>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說的便是科舉之事,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之前在戲園子長大,,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也看了不少,所以有些感悟,?!?p> “不說其他,就是市井中的說書人,,隋唐演義大家都聽過吧,,要知道,寫書的也是讀書人,,又如何寫出那種金戈鐵馬,,亂世爭雄的情節(jié),有此可見,,無論寫詩,,還是講故事,,都不必親身經(jīng)歷,感悟到了,,便文思如山崩,,有句話和大家分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盛長槐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尤其是最后一句,,眾人深以為意,尤其是楊無端,,興高采烈的為盛長槐背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句話說得沒錯,,若是想象力再加上偶然得知的靈感,作詩賦詞便如吃飯喝水一般容易,?!?p> 沒沒有人比楊無端說這句話更合適了,唐代有李白斗酒詩百篇,,本朝也有楊無端盞茶賦十詞,,這也是楊無端悲劇的開始,就是那次,,楊無端說出了科舉考試不如寄情于風月,,惹惱了官家,五十歲才得以中了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