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有才能之人
“此人父親應(yīng)該也認(rèn)識,,乃廣陵臧洪臧子源,,如今他正在袁冀州處寓居,。父親若是薦他為山陽太守,,則其必念父親之恩,為父親盡力,。臧子源與陳留太守張孟卓之弟張超甚有交情,,如此一來,父親與張陳留之間便多了一層關(guān)系,,日后有何事情也好說話,。”
劉岱現(xiàn)在身邊沒有適合擔(dān)任山陽太守的人,,與其把太守之位讓給別人,,不如主動把臧洪招來。
臧洪這個人比較念恩,,有才能,,比較得部眾擁護(hù),而且是個狠人,。
有他來當(dāng)山陽太守,,目前來說,比任何人都合適,。
劉達(dá)推薦他,,其實還有更深層的考慮,,只是現(xiàn)在還不能跟劉岱明說,。
劉岱想了一會,才恍然若悟道:“你是說,,酸棗會盟時那個登壇歃盟的臧洪,?”
“正是此人?!?p> “唔,,”劉岱不住點頭,,面露喜色,“若得子源主政山陽,,甚合我意,,我這就去寫信把他召來。哈哈……文弘,,不愧是吾兒,,在知人善任上,你比我強多了,?!?p> 劉達(dá)淡淡一笑道:“父親,還有一人,,希望父親也能把他召來,。”
“還有何人,?快說,。”
劉岱現(xiàn)在終于感覺到自己是那么的缺人才了,,之前用王肱,,結(jié)果把東郡丟了,現(xiàn)在身邊已是無人可用,。
聽兒子說還有人才,,不由急切地問道。
“不知父親是否知道,,中平三年,,我們東萊郡的奏曹史太史慈,前往雒陽于公車門外截毀州章之事,?”
中平三年的時候,,太史慈在東萊郡任奏曹史,主要負(fù)責(zé)郡里向朝廷書寫遞送奏章之事,。
當(dāng)時郡里和州里鬧矛盾,,是非難以分辨,于是各自向朝廷上奏章,,陳述自己理正,。
而當(dāng)時的規(guī)矩是,誰先向朝廷遞上奏章,,朝廷就可能支持誰,。
郡里聽說州里已經(jīng)派使去雒陽,于是派了時年二十一歲的太史慈日夜趕路,,到了雒陽,,在向朝廷遞交奏章的公車門,,見到州吏剛要遞章,便上前問道:“你是來遞奏章的嗎,?”
州吏不認(rèn)識他,,不知道他是東萊人,此處又是公車門,,以為是雒陽公府中人,,便回道:“是啊?!?p> 太史慈又問道:“奏章在哪,?”
“在車上?!?p> “奏章有沒有寫錯,?拿來我看看?!?p> 州吏做夢也不會想到,,這個敢在雒陽公車門外向他索要奏章的人,竟然是東萊郡的一個小吏,。
太史慈一拿到州章,,迅速從懷里掏出事先準(zhǔn)備好的小刀,把州章毀壞,。
州吏見狀大喊:“有人毀壞我的奏章,。”
太史慈忙把他拽到車上,,說道:“其實郡里只是派我來看看,,你們的奏章遞上去沒有,剛才我一時沖動,,把你們的奏章毀壞,,現(xiàn)在回去,恐怕郡里也容不得我了,。但是奏章是你親手交給我的,,我有罪你也會有罪,不如我們一起逃吧,?!?p> 州吏無奈,兩人一起出城,,結(jié)果太史慈又找借口悄悄潛回城里,,把郡里的奏章遞上去。
最后州里理虧,,因而怪罪于太史慈,,他不得不避往遼東。
當(dāng)時劉岱正在雒陽任侍御史,,這又是關(guān)于家鄉(xiāng)之事,,怎么可能沒聽說。
“當(dāng)然知道,,是黃縣的太史子義,,聽說他逃往遼東至今未歸。文弘難道與他相識,?”
劉達(dá)答道:“我與子義未曾相識,,只是聞知此人頗有高義,如今我們正是缺人之際,,如若子義回鄉(xiāng),,便可將他召來。如若其尚在遼東,,達(dá)兒知其母孤留家中,,父親可讓族中人往其家慰問,給其母多送些糧布,,待子義歸來,,或許念父親之誠意而來兗州投附也說不定?!?p> 劉達(dá)不知道太史慈是什么時候回的東萊,,但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因為他會幫孔融去平原向劉備求救,,而歷史上劉備明年末便會去徐州,。
甚至很有可能就是今年回來,如果得到太史慈相助,,那擊退黃巾就更容易了,。
劉岱知道太史慈截毀州章之事,卻不知道他有領(lǐng)兵殺敵的本事,,沉吟一會才問道:“太史子義與王朗將軍相比如何,?”
他這是想確定太史慈到底有沒有本事。
王朗將軍攻敵可能不行,,但治軍守城還可以,,劉達(dá)想了一下才答道:“兩人各有所長,若是對比,,這么說吧,,王朗將軍可殺敵一千,太史子義可殺敵一萬?!?p> 意思就是太史慈比王朗將軍勝十倍,。
“竟有此等才能嗎?你如何知曉,?”
劉岱的問題讓劉達(dá)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不過他反問道:“父親以為,達(dá)兒有才能嗎,?”
“哈哈……這還用說,,當(dāng)然有?!?p> “那父親如何知曉,?何時知曉?你知達(dá)兒,,信達(dá)兒,。達(dá)兒知子義,信子義,??v使子義無甚才能,多一個人也算是多一份力,,何樂而不為呢,?”
劉岱展顏一笑:“你所言極是,我這就寫信給族中老叔,,讓老叔給他母親多送些糧布,。”
劉達(dá)補充說道:“父親還須給子義留書,,讓他見書即刻來兗,,助父親擊退黃巾,若是立了大功,,將來守相之位自然無憂,。”
“好,,我都依你,。”
劉岱寫了書信,,分別讓人送到冀州鄴城和青州東萊,。
第二日,劉達(dá)早早起來,,特意穿上鐵鎧甲胄,,騎著高馬,,到了大營。
他想讓自己看起來威風(fēng)一點,。
張峻昨日已經(jīng)挑選出六百名壯勇之士,。
此刻,六百名勇士列隊而立,,劉達(dá)站在一處土筑高臺上,,旁邊是同樣身穿鎧甲的張峻和吳白,,還有呂虔和滿寵,。
臺下六百勇士知道,今日劉少君是要從他們這些人之中,,選出百人,,以為兩鎧車士。
他們聽說,,若是能被選為兩鎧車士,,待擊退黃巾,每人可得糧十石,。
若是戰(zhàn)死,,則再給糧十石,未死的則有可能被任為屯長曲長等軍目,。
十石糧,,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足以讓這些人心動,。
他們翹首而待,都希望自己能被選為兩鎧車士,。
軍旗飄揚,,軍鼓雷鳴,臺下軍姿威整,。
劉達(dá)手扶劍柄,,面色嚴(yán)峻,目巡眾士,,良久,,鼓聲止息。
眾人等著劉達(dá)發(fā)話,。
“我是誰,?”
劉達(dá)第一句話竟是問出這個問題。
“劉少君,?!?p> 臺下眾士沒有猶豫,齊聲答道。
“我是哪里人,?”
劉達(dá)第二個問題,,或者不算是問題,誰不知道他是哪里人,。
“青州東萊人,。”
臺下眾士又答道,。
“不錯,,我是青州東萊人,我父親,,也就是兗州刺史,,你們的劉使君,也是青州東萊人,,而黃巾也是青州人,。前次之戰(zhàn),使君舍命殺敵,,為的是什么,?為的還不是我們兗州的百姓嗎?連身為青州人的使君都不懼死,,你們懼死嗎,?”
劉達(dá)大聲喊出最后一句話。
“不懼,!”
六百勇士齊聲高喊,。
“我和使君不因與黃巾同是青州人就有所放縱,不管是哪里人,,只要他們來到兗州,,威脅到我們兗州百姓的生命,我們就一定要把他們趕出兗州,?!?p> “我相信你們都是真勇士,但是戰(zhàn)場之事,,生死難料,,你們?nèi)绻袘炙赖模F(xiàn)在可以站出來,,我不希望鎧甲軍中有懼死之人,。你們之中,有懼死之人嗎,?”
劉達(dá)再次聲嘶力竭地喊道,。
“沒有,!沒有!沒有,!”
臺下眾士連答三聲,。
劉達(dá)身旁的滿寵和呂虔對視一眼,都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們對少君的鼓氣之語有點佩服,。
很多時候,士氣比士力更重要,,士氣漲則力漲,。
“很好,果然如我所料,。我知道,,你們都想成為兩鎧車士,,因為當(dāng)了兩鎧車士,,便能顯示出你們的與眾不同,說明你們是真勇士,,真英雄,。”
“兩鎧車士需要二十名善駕車者,,四十名善弓者,,四十名善長矛者。我就不一個一個挑選了,,我讓你們自薦,,想要成為兩鎧車士者,向前一步出列,?!?p> 劉達(dá)話音未落,臺下六百軍士全部齊刷刷地向前跨出一步,,無一人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