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程龍和李練杰這兩位享譽全球的動作巨星第一次合作的“鴻篇巨制”,,陣容堪稱豪華夢幻,。
導(dǎo)演羅伯·明可夫和編劇約翰·福斯特野心勃勃,,一邊為電影披上了老套好萊塢式的外衣,,一邊又借鑒了《西游記》里的歷史框架,,拿來填充了華夏元素,,打著一手“中西通吃”的好算盤,。
但一番折騰之后,,這兩位“臥龍”和“鳳雛”卻只拍出了個不中不洋、連程龍都直呼“stupid”的“大制作”,。
影片以一個熱愛功夫的國外少年為視角,,通過孫悟空、白發(fā)魔女,、玉疆戰(zhàn)神等神話人物來串聯(lián)整體劇情,,看起來似乎在努力進行著“文化交融”。
但事實上,,無論是燈塔還是華夏,,沒有一個地區(qū)的影迷愿意為這部影片而買賬。
5500萬美元的預(yù)算不可謂不高,,但它的北美票房僅有5200萬,,華夏的年度票房也只有1億7千萬人民幣,甚至只能排到當年內(nèi)地的票房第六名,。
這樣不叫好也不叫座的表現(xiàn),,實在是對不起兩位“功夫之王”在大銀幕上的初次合作。
更滑稽的是,,排在《功夫之王》前面,、口碑與票房齊飛的,也是一部描寫“功夫”的電影。
它既沒有功夫巨星,、也沒有國人出演,,只是講述了一只笨拙的熊貓立志成為武林高手的故事——
這部電影叫做《功夫熊貓》。
究竟是用心致敬,,還是用腳圈錢,,觀眾們的眼睛總是雪亮的,
在張勃龍的眼里,,《功夫之王》這部電影除了打斗部分之外,,其他簡直是一無是處。
它存在的唯一意義,,可能就是完成了很多華人功夫迷心中的夙愿:有生之年能看到程龍和李練杰這兩位巨星的巔峰對決,。
只可惜,屎味的巧克力和屎也沒多大差別,。
曾經(jīng)的張勃龍一點都不懂,,那個長相平平無奇的燈塔男主,何德何能居然讓這么多華夏影星來做配角,?
程龍的“魯彥”和李練杰的“默僧”為他保駕護航,,連劉菲兒的“金燕子”都對他芳心暗許,擦出愛情的火花,。
好家伙,,他寧愿看上一百二十分鐘的程、李對打,,間歇時候讓劉菲兒舉著“Round 1/2/3”的牌子路過,,這多少還能養(yǎng)養(yǎng)眼。
但現(xiàn)在他大概懂了,。
就像是曾經(jīng)打遍歐洲無敵手的“籃球莫扎特”,,德拉岑·彼得洛維奇。
在四年的時間里,,他在南斯拉夫聯(lián)賽場均37.7分,,在歐洲賽場場均33.8分,還有著名的單場60投40中得到112分,。
單單1986這一年,,他就有一場51分10次助攻和一場45分25次助攻的瘋狂表演。
1989年的歐洲聯(lián)賽決賽,,彼得洛維奇面對當時FIBA規(guī)則下的大魔王,、也是奧運會和男籃世錦賽歷史上的得分王巴西人施密特,一人砍下了62分,。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牛人來到NBA之后,卻一直都蹲在開拓者的替補席上。
真的是實力不夠么,?
只是因為老美看不上卑微的外鄉(xiāng)人罷了,。
連當時的“滑翔機”都為他打抱不平:“他每天訓(xùn)練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他確實努力,!“
直到去了網(wǎng)隊,,彼得洛維奇才終于熬出頭,得到了穩(wěn)定的出場時間,。
但是,,他卻始終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
在每場出戰(zhàn)的37分鐘時間里,,彼得洛維奇能夠貢獻20.6分,并且投出了52%的命中率和聯(lián)盟第二的44%三分球命中率,,整個賽季他總共127記遠射得手,,表現(xiàn)非常優(yōu)異。
可全明星的大門依然對他緊閉,。
下一年,,他場均22分,當選NBA年度最佳陣容第三隊,,卻還是沒能入選全明星,。
而在當年場均得分排名前十三位的球員中,只有彼得洛維奇一人沒有參加1993年的全明星賽的資格,。
同年,,他車禍逝世,年僅28歲,。
當時的彼得洛維奇正在考慮離開網(wǎng)隊,,因為網(wǎng)隊沒給他續(xù)合同。
……
生不逢時,,時運不濟,。
比起這位曾經(jīng)的先驅(qū)者,如今聯(lián)盟中的外來球員大多已經(jīng)能夠得到老美球迷的認可和喜愛,,至少是平等對待,。
像是納什、諾維茨基,、加索爾,、帕克、吉諾比利,,還有大姚和張勃龍自己,,他們在聯(lián)盟中都擁有著很高的人氣,成為了各自主隊球迷心中的偶像和寶藏。
顯然,,從這一點來看,,NBA的包容性還是比好萊塢更強的。
畢竟沒有多少好萊塢的大制作會用華人甚至是其他國家的優(yōu)秀演員來挑大梁當主角的,。
就算是龍叔《尖峰時刻》和李安《臥虎藏龍》的成功,,也不能掩蓋東西方在文化審美上的巨大差異。
其實對張勃龍而言,,茜茜去參演這樣一部妥妥的爛片,,對她未來的幫助并沒有多么大。
但他知道,,自己沒辦法勸茜茜什么,。
身為演員,哪怕在好萊塢接爛片,、演配角,,也像是華夏球員能在NBA的爛隊里揮毛巾、打替補,,依然會被國內(nèi)的影迷或球迷津津樂道,。
畢竟,這一行業(yè)的最高標準和評判標尺就握在人家的手里,。
燈塔國的文體娛樂行業(yè),,放眼全球都是巨無霸的存在。
哪怕是一腔愛國熱血的張勃龍都不得不承認,,無論是影視還是體育,,老美都遠遠地走在了我們前頭。
能夠贏得年輕人的喜愛,,也就意味著贏得了未來,。
這也是為什么郭嘉一直在強調(diào)文化自信,要搞文化輸出,,要利用好我們優(yōu)秀的資源,,不能一味放任對方入侵,在潛移默化中把我們的年輕人帶歪掉,,把我們的根基腐蝕掉,。
真論起底蘊來,華夏五千年的積累比老美不知高到哪里去了,,這才是真正璀璨的瑰寶,。
一旦我們找到了正確的打開方式,今后未必沒有機會和燈塔好好掰一掰腕子,。
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至少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與奮斗。
張勃龍在腦海里回憶著《功夫之王》的劇情,,越想越覺得那白人小子拉胯,。
“這特么還不如換我來演呢……”
他正想著,一旁的手機突然響起了鈴聲,。
一個陌生的號碼給張勃龍打來了電話,。
電話的那頭開門見山:
“你好,龍,,請問你想演電影嗎,?”